ZDNet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共同举办、清华大学出版社协办的“第二届微软云计算教学研讨会”于2014年4月18日-19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以微软公有云Microsoft Azure为主题,通过技术讲座、上机实践、教学经验交流及应用案例分享,进一步帮助各高校、科研机构利用云平台拓展云计算教学与科研能力。此次研讨会共吸引了近200位全国知名高校师生,九位教师获颁“微软云计算教学先锋奖“。同时,清华大学出版社向与会代表赠送了最新出版的微软云计算系列丛书。
上机实践
中国科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李卫平教授研讨会开幕致辞中表示,“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工程中心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取得了很大成绩。我们在搭建完成云计算实验环境的同时,还开发出了相应的课程,计划在2014年秋季学期向全校学生开放。本次研讨会在中国科大的召开,也彰显了工程中心在云计算学术交流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期待和微软一起持续投入,将软件工程中心建设成为国内教学和科研机构的云平台排头兵。”2013年7月,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强联合,在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了“中国科大-微软软件工程中心”,依托科大的基础科研优势及微软在云计算领域的技术优势,以资源互补的形式培养云计算优秀人才,提升教学科研力量。
在研发集团的协助下,中国科大-微软软件工程中心正以云计算为核心方向,努力培养”云人才”,构建”科学计算云”、”信息服务云”、”企业服务云”及”政府服务云”,微软亚太研发集团的工程师们将为建设合肥高新区智慧城市献计献策,并提供平台支持,向安徽省乃至全国提供先进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推动科技和产业创新。工程中心还与微软创投加速器探讨合作的可能性,利用中心资源支持加速器中创业团队的创新项目。
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云计算与企业级工程部及中国云计算创新中心总监梁戈碧女士表示,“云计算正为各行各业带去革新,对中国来说,云计算将带来蛙跳式的发展新机遇,同学们毕业前应多学习并尝试在最新云平台上开发应用和服务。作为全球唯一能提供混合云解决方案、第一个将国际公有云落地中国的IT厂商,微软希望继续与各高校和科研机构深入合作,激发创新活力,共同提升中国的云计算教学、研究和应用水平。“
因翻译《微软云计算系列丛书》,并率先在上海交通大学开设云计算课程而荣获“微软云计算教学先锋奖”的邹恒明教授表示,“相比于其他云平台,Microsoft Azure在规范性、易用性、稳定性和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学生通过研读教材和使用Azure,理解了云计算重要概念,掌握了在云平台上的具体操作,从而激发了进一步研究云计算的兴趣和毕业后从事云计算工作的渴望。”
至此,微软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在云计算的合作已初具规模:协助全国十多所高校开设云计算课程;设计、开发MicrosoftAzure教学课件;协助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搭建“云计算教学与科研平台”;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微软云计算系列丛书》;为高校和研究机构举办多场云计算培训研讨会;通过“Microsoft Azure科研云助推器学术合作计划”资助32个科研项目;以Azure为决赛主题的“编程之美”全国挑战赛等等。扎根中国一直是微软不变的承诺,随着Microsoft Azure在中国正式商用,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将一如既往地长期投入、助力中国云计算教学、科研应用的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全新搜索方式出现,字节发布宽度优先搜索基准WideSearch,垫底的竟是DeepSeek
阿里巴巴团队推出DeepPHY,这是首个专门评估AI视觉语言模型物理推理能力的综合平台。通过六个不同难度的物理环境测试,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物理推理任务中表现也远低于人类,成功率普遍不足30%。更关键的是,AI模型虽能准确描述物理现象,却无法将描述性知识转化为有效控制行为,暴露了当前AI技术在动态物理环境中的根本缺陷。
GitHub CEO声称AI将承担所有编程工作,但现实中AI编程工具实际上降低了程序员的生产效率。回顾编程语言发展史,从Grace Hopper的高级语言到Java等技术,每次重大突破都曾因资源限制和固有思维遭到质疑,但最终都证明了抽象化的价值。当前AI编程工具面临命名误导、过度炒作和资源限制三重困扰,但随着技术进步,AI将有助于消除思想与结果之间的障碍。
AgiBot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开发出Genie Envisioner机器人操作统一平台,首次将视频生成技术应用于机器人控制。该系统通过100万个操作视频学习,让机器人能够预测行动结果并制定策略,在多个复杂任务上表现优异,仅需1小时数据即可适应新平台,为通用机器人智能开辟全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