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Net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文/蒋湘辉): 微软4月24日发布了该公司2014财年第三财季财报,报告显示,该财季微软收入204.03亿美元,同比去年轻微下滑0.4%;净利润为56.6亿美元,同比去年下滑7%。不过微软该季度在云计算领域表现出色,整体商用云收入同比去年增长101%,Azure公有云季度收入同比大增150%,商用Office 365的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而家用Office 365用户在一个季度内增加了近100万,使用户总数达到了440万,目前Office 365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了25亿美元。
微软该财季其它好消息还包括:Xbox游戏机售出了200万台,其中Xbox One卖掉120万台;Surface平板电脑收入为5亿美元,增长超过50%;必应(Bing)搜索在美国市场份额升至18.6%,搜索广告营收增长38%。此外微软该季度微软研发投入27.43亿美元,同比增长4%。
图一、微软2014财年收入、利润和研发投入(数据来源:微软财报)
从微软目前新划分的五大产品线细分来看:
包括消费类Windows和Office在内的微软设备和消费者授权部门收入为43.82亿美元,增长0.7%;运营利润为39.06亿美元,下滑0.6%。Windows OEM收入同比增加4%,其中:Windows OEM Pro收入增长19%,Windows OEM non-Pro收入下滑15%(中国市场Windows OEM non-Pro收入下滑9%)。消费类Office收入增长15%。
包括Xbox和Surface在内的微软设备和消费类硬件部门收入为19.73亿美元,同比增长40.7%;运营利润为2.58亿美元,下滑34%。其中Surface收入为4.94亿美元,收入增长50%以上。Xbox游戏机售出了200万台,其中Xbox One卖掉120万台,Xbox平台整体收入增长45%。
包括BIng搜索和家用Office 365在内的微软其它设备和消费类产品部门收入为19.5亿美元,增长17.8%;运营利润为5.41亿美元,增长25.8%。其中家用Office 365用户在一个季度内增加了近100万,使用户总数达到了440万。必应搜索在美国市场份额升至18.6%,搜索广告营收增长38%。
包括企业级Windows、商用Office和服务器、数据库在内的微软商用授权部门第三财季收入为103.23亿美元,同比增长3.45%;运营利为94.30亿美元,增长3.8%。其中SQL Server数据库收入增长15%,商用Office收入增长6%;Lync、SharePoint等产品增长也达到两位数。微软披露,目前Windows 7和Windows 8已占微软企业级用户桌面操作系统份额的90%。
包括Azure和Office 365在内微软其它商用部门第三财季收入为19.02亿美元,同比增长31%;运营利润为4.75亿美元,同比增长80%。整体商用云收入同比去年增长101%,Azure公有云季度收入同比大增150%。
图注:微软五大产品线的收入及运营利润(数据来源:微软财报)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4月24日表示:“这一季度的业绩证明了公司业务的实力,同时也呈现出我们在移动为先、云服务为先(mobile first和cloud first)的环境中所拥有的机会。必应和Office 365 Home等消费者服务正在取得进展,商业客户则继续采用我们的云服务解决方案,这将令我们取得长期增长。我们将把重点放在迅速执行和交付大胆而创新的产品上。”
图注3:微软CEO纳德拉在4月24日财报发布会上强调这是一个移动为先、云服务为先的世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全新搜索方式出现,字节发布宽度优先搜索基准WideSearch,垫底的竟是DeepSeek
阿里巴巴团队推出DeepPHY,这是首个专门评估AI视觉语言模型物理推理能力的综合平台。通过六个不同难度的物理环境测试,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物理推理任务中表现也远低于人类,成功率普遍不足30%。更关键的是,AI模型虽能准确描述物理现象,却无法将描述性知识转化为有效控制行为,暴露了当前AI技术在动态物理环境中的根本缺陷。
GitHub CEO声称AI将承担所有编程工作,但现实中AI编程工具实际上降低了程序员的生产效率。回顾编程语言发展史,从Grace Hopper的高级语言到Java等技术,每次重大突破都曾因资源限制和固有思维遭到质疑,但最终都证明了抽象化的价值。当前AI编程工具面临命名误导、过度炒作和资源限制三重困扰,但随着技术进步,AI将有助于消除思想与结果之间的障碍。
AgiBot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开发出Genie Envisioner机器人操作统一平台,首次将视频生成技术应用于机器人控制。该系统通过100万个操作视频学习,让机器人能够预测行动结果并制定策略,在多个复杂任务上表现优异,仅需1小时数据即可适应新平台,为通用机器人智能开辟全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