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Net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IBM软件集团近日宣布2014大中华区战略,提出“成客户之需,就软件之力”的理念,旨在以“业务为中心”,帮助企业实现向客户导向型企业的转型,同时表示将持续投入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移动领域创新,推动洞察分析体系(System of Insights)的建设。针对不同行业的需求,IBM将企业的参与互动体系与传统业务体系数据结合建立洞察分析体系,帮助企业获得全新的直达行动的业务洞察,提供高业务价值。其中在金融领域,IBM近期发布的全新软件及服务,可以利用大数据与分析帮助企业减少每年因诈骗和金融犯罪引起的3.5万亿美元的损失。通过复杂的商业专业技术与分析,企业可以全面解决由欺诈引起的经济损失,同时维护自身的品牌价值。
IBM全球副总裁,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胡世忠表示:“IBM致力于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成长,时刻关注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在金融行业我们正在利用领先的策略、技术帮助商业组织全面认识日益增长的安全威胁。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快速处理公司里出现的危机。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大数据与分析技术,使企业有能力规避金融损失,维护品牌利益,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IBM同期还发布了“智慧反欺诈”解决方案。“智慧反欺诈”汇集了众多专业技术与创新,这些技术与创新来自超过500位欺诈咨询专家、290项欺诈相关的研究专利以及IBM自2005年以来在大数据与分析领域的软件及服务能力上的240亿美元的投资。“智慧反欺诈”解决方案扩展了IBM在大数据与分析、云领域的领导能力,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防范、识别并调查欺诈行为。
新一代犯罪分子正在借助包括移动设备,社交网络以及云平台等数字渠道发现企业的技术弱点和缺陷。这种威胁正在持续的增加——2012年有超过1200万个人受到身份欺诈的影响,导致将近21亿美元被盗。美国医疗保健业每天因虚假的索赔和赔偿损失高达6.5亿美元。最新发布的“智慧反欺诈”正是为了应对这一类的犯罪。
为了应对复杂的形势,IBM发布的全新软件帮助企业增加洞察,提早采取行动,全盘布局,打击欺诈行为。新软件的能力包括帮助企业整合来自移动、社交与线上等不同的来源大数据,并实现对欺诈指标连续监测的负责分析。该新产品增加了特色分析能力,能够识别企业之间内在的联系与合作。强化的可视化技术,能够识别与欺诈模式相近的操作,新产品的学习能力,能够自助参考先前的攻击与欺诈行为,以做到防患于未然,预防潜在的欺诈。
领先分析机构预测针对欺诈与风险的解决方案的的需求在迅速增长。根据Gartner研究显示,到2016年,使用大数据分析进行安全或欺诈探测的国际企业,将从今天的8%增加到25%,同时在部署大数据分析之后的前六个月即可获得可观的投资回报。IDC预测,到2014年,金融犯罪解决方案的市场将增至47亿美元,并在2014到2017年以5.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加。
IBM的独特优势在于它能够将业内领先的软件,服务与研究能力融入处理各种的欺诈与金融犯罪的过程中,例如漏税,洗钱,网络攻击以及企业内部出现的危机。举个例子,新的解决方案能探测到跨渠道的移动欺诈,并防范网络钓鱼等网络犯罪。有了这些方案,保险公司能实时检查成千上万个索赔请求,并快速在合法请求中标记处潜在的欺诈行为,或者是帮助全球银行按照法规更加精确地探测和调查洗钱行为。IBM对研发进行了巨大的投入,并在近年收购了Cognos、i2、SPSS、Q1 Labs、Trusteer 和SoftLayer等,共同构筑了此次发布的反欺诈能力。全新的IBM反欺诈软件和服务包括:
n 反欺诈管理软件:这款产品集成IBM大数据与分析能力,帮助企业从内外部资源搜集数据,运用复杂的分析预防、识别并调查可疑的行为。该产品包含:能够识别企业之间内在的联系的分析方法,能够识别更庞大的欺诈模式的可视化技术,以及能够自助参考先前的攻击与欺诈行为预防潜在欺诈的机器学习能力。为了能更好的应对新的危机,IBM成立了一个新的反欺诈智能工作组——IBM Red Cell,IBM Red Cell可以与IBM X-Force协作,不间断的研究趋势、开发策略并向软件与服务研发团队提供新的强化能力。
反欺诈服务产品:行业匹配服务集合了IBM咨询、软件和技术方面的专业意见,帮助客户提升反欺诈程序,包括:
成果导向的加速器:评估企业的反欺诈能力,提供速模型,以显示其在企业安全方面的商业价值。
目标操作模型:设计组织的构念,操作的管理以及技术架构,来更好地探测欺诈,进行有效的应对与调查。
测量与管理:策略和技术维度的快速执行,以给每一位客户量身定制并执行反欺诈程序。
欺诈探测组件:可定制的,基于研究开发的整套组件,能够通过分析发现数据密集型产业和部门的欺诈,浪费,滥用与失误等行为。这些组件通过分析企业内部数据,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与制定的参照数据进行对比,以发现存在疑点的异常现象。根据结果会制定一个调查建议。不同产业的企业都可以使用这个组件在企业内进行欺诈探测。欺诈探测组件可以通过IBM SoftLayer在云端部署,并专注于以下领域:
反欺诈即服务:IBM提供4个等级的反欺诈能力服务,包括托管、应用管理、行为建模与评分、分析与参照。这些服务采用以预约为基础的模式,为客户提供灵活的选择,满足他们业务需求和技术方面的要求。IBM反欺诈技术能力中心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国际化服务,包括欺诈领域专业知识,先进分析能力,技术落地服务。
目前,IBM已经与数以百家客户建立了反欺诈领域长期的合作。比如伦敦市卡姆登自治区,一直以来在借助IBM的大数据与分析技术简化流程,改善服务,减少税收欺诈,增加收入。与IBM的合作中,卡姆登自治市已经建立了“居民指数”,将多重服务信息汇集起来,将包括居民接受服务的全面数据整合为统一的视角。
卡姆登市信息和通信技术业务合作部门的负责人Hilary Simpson表示:“过去我们认为难以获得的信息现在已在我们的掌控中, IBM大数据与分析技术帮助我们利用“居民指数”识别到了至少12个确切案例。据我们评估,该解决方案能帮助我们让个人的家庭税欺诈减少了5%,为城市节省不菲的潜在支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