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Net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基础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等国产替代能力有限,但应用软件国产化率很高,通过应用带动软件是可行的策略。”近日,用友软件高级副总裁郑雨林在2014首届国产软件产业链合作峰会上表示。用友已在交通银行、财政部等部署“应用牵引”国产软件替代。
自上而下“应用牵引”
6月18日,海比研究与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分会发布《大型企业信息系统的国产化路径》白皮书。
白皮书提出了大型企业信息系统国产化的三大新思路和原则,即应用牵引、平台重构、分阶段实施,以及直接采用、对等替换、系统性替换、平台替换四条国产化路径。
从“去IOE”以来,中国信息化行业快速掀起了国产化浪潮。业内专家认为,要实现信息系统的国产化,必须打破“单飞”的观念,实施“应用牵引”,在国产软件产业链之间架起一座互通有无的桥梁,构建新型合作模式。
今年4月,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分会、中国软件网、用友软件、拓尔思、致远软件、广联达、360、明朝万达、中标软件、神舟软件、云通讯、正益无线、达梦数据库等50家重点国产软件企业成立中国信息化应用安全联盟。
此前,浪潮信息也提出国产主机产业联盟,主张从主机、操作系统、中间件、软件应用等自下而上的替代模式。此次用友软件等提出的应用牵引则为自上而下的替代模式。
郑雨林指出,目前ERP国产化率超过80%,但操作系统、中间件、基础软件国产替代的能力较弱,可以通过应用牵引分阶段实现国产化替代。
存在适配优化难题
按照白皮书的设计,首先实现外围应用软件的替代,然后是重点业务系统、行业应用软件、工业软件的替代,最终实现信息系统的整体国产化。不过,也有分析人士对国产化替代增加的企业成本表示担心,这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积极性。
“不能纯粹为了替代而替代。”郑雨林指出,当老的平台和架构不能满足企业需要,在采购新的信息系统时点可实现替代。同时,新业务、新应用也可以先行国产替代。
郑雨林认为,未来全面实现国产替代,成本需要厂商、政府共同承担。国产替代的步骤应分不同领域、产业进行,需要考虑国产基础软件厂商的能力以及客户的业务、信息安全的紧迫性,预计在2020年之前,可实现信息系统的整体国产化。
不过,郑雨林指出,应用牵引模式也存在国产应用软件与国产基础软件的适配、优化难题。
在国产替代市场,阿里云服务来势汹汹。郑雨林指出,互联网平台公司目前主要是推出公有云服务,而用友软件则是向企业售卖产品,企业可以通过其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搭建自己的私有云,而这些服务在金融、电信、能源等领域均有市场。(中国证券报 王荣 )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ContextGen,这是首个能够同时精确控制多个对象位置和外观的AI图像生成系统。该系统通过情境布局锚定和身份一致性注意力两大创新机制,解决了传统AI在多对象场景中位置控制不准确和身份保持困难的问题,并创建了业界首个10万样本的专业训练数据集,在多项测试中超越现有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SR-Scientist系统实现了人工智能在科学发现领域的重大突破。该系统能够像真正的科学家一样,从实验数据中自主发现数学公式,通过工具驱动的数据分析和长期优化机制,在四个科学领域的测试中比现有方法提高了6%-35%的精确度。这标志着AI从被动工具转变为主动科学发现者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