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Net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随着中国集团型企业的不断快速发展,集团组织架构纵向加深。面对复杂业务架构带来的管理难题和监管政策日渐趋同的现状,我国企业在管理制度与手段上也不断创新,日趋与国际接轨。近年来,一批管理领先的企业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引入,并取得了积极的应用效果。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日渐成为中国企业集团管控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为大型企业、集团企业在财务管理创新上的核心内容,财务共享服务能够实现公司内各流程标准化和精简化的一种创新手段。但同时,企业在引用、落地和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过程中,涉及内容极其广泛,企业如何做、怎样做,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来完成财务共享服务的引入也困扰着企业的领导者。
用友软件助理总裁付建华指出,财务共享服务的建立核心内容应当是两部分,即在企业管理中的引入方法和支撑财务共享服务创新的信息技术。并且她认为,正是中国企业在内部的精细化管理、创新管理和商业模式调整,驱动了共享服务在企业中的运用。同时,经营管理团队对财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使得国内许多企业在财务管理上不断进行升级、变革。
作为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很早就意识到管理调整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自2008年开始,便通过用友公司NC系统进行全行统一经费业务核算,并在2009年实现全行的财务共享服务。通过该服务,迄今为止已实现了财务核算集中、财务报告集中、采购与应用集中、资产核算集中、薪金管理集中、通过账户集中方式进行资金支付集中,同时辅助各分支机构进行税务计算。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已将国内及海外分支机构的经费管理业务,都纳入到共享服务中心统一管理。费用报销从原来的7 ~ 12 天提升至5 天以内;基础财务处理人员节省17%,基础财务处理人员比例下降10%; 两年不增加人员,在集团扩张增加分支机构的情况下,实现了财务业务30% 增速的共享消化。
通过先进企业的实践不难看出,财务共享服务使企业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同时降低了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其实,这仅仅是财务共享服务功能中的一部分。 “每个企业都可以在财务共享服务中,获得不同的价值诉求”付建华如是说道。“在共享服务的实践过程中,每个企业都要结合自身情况来考虑应用,在共享服务的实践过程中,组织人员,流程和技术进行实施。”
财务共享服务是一种管理方式,同时也是技术的融合体。运用B/S架构管理软件支撑全球共享应用;充分的信息共享和授权机制,引导岗位分工;通过影像技术解决异地机构原始单据的传输,从而开展共享服务,等等一系列的技术才能支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高效的工作。
用友NC财务共享服务系统,提供与专业影像系统的集成,完成对原始业务单据的自动扫描、压缩传输、二维码或条码的快速对照定位处理功能。公司本位币满足公司当地报告需要,集团本位币、全球本位币满足集团预算管控、统计分析的需要。同时支持中国、国际会计准则,并可设置针对同一业务不同会计准则核算的账簿,从而满足集团企业多种会计制度并存,且能够互相转换财务信息的需求。
在中国的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已经成熟落地,进入可规模化开展开发的时代。其实践的内容、服务的目标日渐增多。伴随技术的不断延展和创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还可在会计管理领域、管理会计领域、资金管理领域广泛应用。也正因为如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正在一步步的推进中国企业大集团财务管理的提升和管理效率的改变。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开源数据库服务商Percona为PostgreSQL推出透明数据加密(TDE)扩展,填补了该数据库在企业级安全功能方面的空白。该pg_tde扩展目前已包含在Percona PostgreSQL发行版中,可加密磁盘上所有数据库文件,并支持与主流密钥管理服务集成。Percona正努力将此功能纳入PostgreSQL主发行版,帮助用户满足GDPR等法规的加密要求。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SPIRAL框架,通过让AI与自己对弈零和游戏来提升推理能力。实验显示,仅训练AI玩简单扑克游戏就能让其数学推理能力提升8.6%,通用推理提升8.4%,且无需任何数学题目作为训练材料。研究发现游戏中的三种推理模式能成功转移到数学解题中,为AI训练提供了新思路。
西部数据首席产品与工程官Ahmed Shihab表示,公司HAMR技术进展顺利,OptiNAND能提供容量优势。HAMR技术物理原理已突破,正进行制造工艺优化。相比希捷10盘片技术,西数11盘片设计提供更大发展空间,可更快推向市场。OptiNAND结合UltraSMR算法可实现更高单盘容量。公司采取保守策略,注重可靠性,客户已完成相关软件认证。硬盘在数据经济中仍是基础,在视频监控等写密集型应用中具备成本和耐久性优势。
同济大学团队开发的GIGA-ToF技术通过融合多帧图像的"图结构"信息,创新性地解决了3D相机噪声问题。该技术利用图像间的不变几何关系,结合深度学习和数学优化方法,在合成数据集上实现37.9%的精度提升,并在真实设备上展现出色泛化能力,为机器人、AR和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更可靠的3D视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