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黄允松:云是一项改天换地的技术 而非阶段性潮流

青云与友商的不同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青云认为云是一个深刻的、极其底层性的改变,而不是一个阶段性的概念或潮流。第二,青云在为用户提供云服务时是非常诚恳的,做云设计时,不仅仅把它作为一个纯商业的项目去做,而是努力让IT变得更加平易近人和敏捷。

ZDNet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自2013年7月正式上线以来,青云QingCloud公有云平台注册用户数已达15000家。作为一家云计算初创公司,青云QingCloud始终以技术领先性见长,目前,青云QingCloud已成为国内首家完整覆盖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四大要素的公有云平台,并实现了资源秒级响应和按秒计费模式。

在谈到青云QingCloud的与众不同时,青云联合创始人及CEO黄允松对ZDNet表示,青云是一家非常专注技术的公司,与友商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关于云计算对整个IT行业的影响,青云的看的更加严肃。青云认为云是一个深刻的、极其底层性的改变,而不是一个阶段性的概念或潮流。在青云眼中,云是一个改天换地的东西,要从最底层的东西上进行改造。第二,是青云的诚意。我们知道,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传统IT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青云在为用户提供云服务时是非常诚恳的,在做云设计的时候,青云不仅仅是把它作为一个纯商业的项目去做,而是努力让IT变得更加平易近人和敏捷,把IT的成本变得更加低廉。

目前,青云QingCloud提供的是IaaS服务。在黄允松看来,只有把底层的IaaS层面做得非常开放,SaaS和PaaS服务才能迎来更好的发展。至于未来青云是否会涉及SaaS和PaaS服务,黄允松表示还不确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涉及PaaS领域,青云也只会做纯技术的工作,也就是底层的技术层面支撑。

云市场已经走过了概念期,用户已经可以非常理性地看待这个市场。随着云技术与服务逐渐深入人心,用户对云的认知也不断成熟,对云计算的选择和使用更加熟练,对云计算服务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黄允松在第六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上将现阶段的IaaS服务定义为“云计算2.0”时代,QingCloud为代表的IaaS服务已经具备满足苛刻的企业级IT要求的能力,将成为新型企业IT形态。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ZDNet云计算视频系列访谈节目,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青云联合创始人及CEO黄允松先生。

黄允松:大家好,非常荣幸接受ZDNet的采访。

主持人:黄总,我们知道在云计算行业可以说有非常多的竞争者,但是对于青云来说我们感觉青云是一个新来者,算是一个新兵,您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青云的发展历程,包括您个人创始有没有一些小故事可以分享?

黄允松:青云创建,我们公司成立是在2012年年初的时候,我们选了4月1日,算是一个节日,就成立了。发展过程其实挺顺利的,我们创始的三个成员,除我之外另外两个一位来自百度,一位来自腾讯,其实我们以前就认识很久了,很多年了。

我们在一起交流技术,有各种各样的一些合作性开发,有很长时间,因为工程师们虽然来自不同公司,但是大家经常喜欢在一起交流,这是在北京非常常见的现象。其实在这之前我们之间以前也合作过别的项目,比如说好多年前我们曾经尝试过做搜索引擎之类的,但是都是技术的探讨。这次云计算这个东西起来,因为不管是我们三个各自的公司做不做这方面的业务,实际上我们都有相应的内部研究,各种尝试。

而且从工程师的角度都有这个主观能动性,所以我们在开发过程中是相当顺利的,因为大伙都不是新手,都做了很多年了。

这个里面小故事也挺多的,比如说刚开始我们最发愁的事情是谁都不知道到哪里去找投资,因为我们没人认识投资商,这是很大的一个挑战。我觉得有很多事情是机缘巧合。我们团队另外一个同事,甘泉,他恰好认识一个,就一个,做投资的朋友,就通过这么一个人物色到了投资,这个事情就很有意思了。我自己的感受就是一个项目在起来的过程中有很多巧合,所有巧合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你在过去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里面铺垫好的,不管是技术的还是非技术的,我觉得都是很有意思的。

主持人:我听了黄总刚才讲述的时候我觉得在您的言语中充满了创业的激情。我们在青云的网站上注意到有这样一句话,感觉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句话是希望你能感受到我们的与众不同,这句话其实我觉得放在任何人来说都有不同的感触,从您的角度青云到底要给大家提供什么样的与众不同?

黄允松:有好多,首先一个是在技术层面上。我们行业里面有很多前辈,像美国的亚马逊是做得最早的,也是投入力量,不管是资金还是工程师团队,投入力量都是非常大的,这是非常让人敬佩的事情。前辈们开天辟地,花了很大的精神。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个行业从来不缺少追随者,包括我们其实也算是追随者之一,但是在追随的过程中很遗憾发现,其实绝大部分的追随者并没有真正地认为这是一个改天换地的技术方向,可能是因为比如说很热门,概念很热,大伙觉得我们可以做这些东西。

但实际上我是觉得在一个行业里面,从最底层的技术起步,所有的一切都要用尽心血去做,让它成为最好的技术方案,这个过程中其实真正在这里面投入大量力气的团队和公司并不是特别多。所以我在讲的,写出来的与众不同上面,我觉得第一点是我们对于cloud computing它对于整个IT行业的影响,我们的看法会比别人要更严肃一些,我们会认为它是一个深刻的极其底层性的改变,而不是一个阶段性的概念和一个阶段性的潮流。它是一个改天换地的东西。所以我觉得第一个与众不同就体现在技术层面,我们非常严肃,非常认真地从最底层的,包括纯硬件,比如说各种CPU,不管是Power的还是X86,还是ARM,到各种包括网络设备芯片,到各种存储方案,各种接口,SSD还分好几种接口,再到网络设备,不管是哪一个厂商的网络设备,这些东西我们必须要深入去琢磨它们并且去做好相应的功课。

往上层走到操作系统,比如核心层,这些东西我们都会花大量的心血,我觉得这是我们表现的第一点,就是我们对于技术上面的坚持和我们的看法是非常严肃而且非常底层的,这一点极其重要。我们不可以出于一个缝缝补补的心态,不是做成一个很漂亮的东西,仅仅漂亮而已,我们是要从最底层的东西上进行改造,这是非常关键的。

另外一个与众不同我觉得是在于非技术层面的,它其实涵盖内容很多,我觉得第一个就是诚意,非常诚恳地为大家提供服务。这一点表现在好多方面,当然这个东西其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不一定说青云做得就一定对,我觉得没有对错之分了,只是大家表现得手段不太一样。

我举一个小例子,比如说计费周期,我们最早的时候计费周期是按月和按星期的,但是我们做了大约两个月的测试之后我们决定放弃它,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大概长达两个星期的内部讨论,到底计费周期应该改成什么样。讨论两个星期其实没有一个特别好的结论,因为我们都没有人做过生意,所以我就开始打很多电话去问人,问我所有能问到的又懂技术又做过生意的人。我就问他们希望计费周期是什么样子的,后来我经过好长时间一轮的调查之后,我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其实大伙都这么看,说在可能的情况之下,总体拥有成本也就是TCO最低的情况之下计费周期越短,人们一般会最喜欢。

所以我们当时就想到底短到什么程度呢,按小时算短吗,我们测试的时候也执行了一段时间,但效果并不好。后来我们就想要不按分钟,后来有一天我们就觉得既然是想要做一个短的计费的话,我们实际上是可以按秒钟来算的,只不过我们的数据量更大而已。这是一个小的例子,我觉得表达所谓的诚意的方面。

另外,关于钱,我们到底应该精确到小数点后面几位?实际上元角分,分是小数点后第二位了,但我们觉得精确到分这个级别是不够的,最后决定精确到了小数点后第四位。这也是另外一个体现,我们觉得要把这些东西做到极致。因为我们要看一看我们为什么要做云计算,我们做云计算绝对不是说因为这个东西很潮流,很有乐趣我们想做它,而是因为我们发现了过去传统IT太多不合理的地方,不合理的地方并不是因为我们传统的IT厂商们故意那么做的,而只是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所限。现在到了一个很好的时候,我们有足够技术手段和能力能够让IT变得更加平易近人,变得成本更加低廉,敏捷性变得更好,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做整个云的设计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充分体现我们这样一个用意,就是我们不能够仅仅是为了一个纯商业的目的去做一个项目,这样是很难取得生态型的改变的。不管是技术的还是非技术的层面上,你都要为它去提供一个可替代的而且可行的一条路径。

那么,青云毫无疑问是在往这条路上去走,不管是从技术的还是从非技术的层面上,我们都是在做这样的尝试,所以实际上这些东西我们觉得有那么一点点与众不同。

我们写这句话在更大程度上不是为了去表扬自己,也是为了招募新员工,因为你也知道现在工程师并不是那么好招募的。所以我们觉得还是应该尽可能表达自己的特点,然后以便于吸纳对我们这个方向有热情有野心的工程师去加入我们。所以我们想出来这句话,实际上第一目的是为了招募工程师。

主持人:我觉得这句话可能也传递出当下非常流行的一种说法,比如说哪家企业或者某个产品特别有诚意的时候,就用业界良心这四个大字来形容。刚才您也多多少少提到了青云所做的产品和服务,当然我也多多少少有些了解,您能详细介绍一下,比如说青云在提供云服务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样的服务,比如是IaaS,或者PaaS,SaaS,您给简单介绍一下。另外这些服务有没有针对某些特定的行业,或者说企业?

黄允松:实际上我一直试图去寻找一个机会,去让大伙更加好地去认识我们QingCloud这样一个项目,以及我们现在面临的逐渐正在扩大,包括我们在内其他各个兄弟厂商们大家在努力推进的新IT行业这样一个时代。

首先要讲的是我们自己一直这么来看待这样一个机会,目前来说我们正处于有点类似于当年六、七十年代的时候,计算机、计算行业、IT行业的硬件的浪潮,我觉得在目前这个阶段青云更像是一个硬件厂商。如果你现在登录到qingcloud.com这个平台上去,注册一个帐号并且做一些操作,你能明确感知到一点,我们实际上在做硬件生意。实际上我们所销售出来的东西是什么?我们卖出来的东西是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还有包括各种各样的围绕着这些硬件所产生的一些组合,实际上是这么一些东西,比如包括一些元器件,硬盘之类的。

当然还有一些在传统IT的领域称之为叫解决方案的东西,比如说备份,一些方案,就是一些关于灾难的保护的方案。但是我们从这些名词上看得出来,青云在目前这个阶段我们所提供出来的东西都是硬件,但只不过这个硬件有那么一点点不同,第一你看不见摸不着,第二它非常敏捷,第三它极其廉价,当然第四它的性能是好得超乎你的想象。在某些时候,当然目前现在还不多,但我们会逐渐让它变得更多,在某些时候它甚至比你直接买到硬件的性能还要高,这个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会尽我们的努力在技术上进一步创新,然后让云基础硬件它不管从稳定性、可靠性还是性能各方面都会要逐渐地达到并超过硬件的水平,这样的话消费者才会更加喜欢。

所以,你会看到在目前这个阶段我们讲青云是一个新的硬件供货商,我们如果一定要去套一套目前云计算这个单词,毫无疑问它属于IaaS,就是基础设施这个层次。但是这个地方我需要去小小声明一下,我自己一向并不是特别认同就是将云计算一定要分成三个层次的,首先第一我觉得云计算这个东西它实际上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业,云计算它压根就是IT行业,它只是IT行业一个新的阶段而已,我们通过自己开发我们的设计,我们这些行业里面的工程师们大家做了一些新的技术手段来去推动IT行业变得更加平易近人而已。

我们从IT行业角度来说,虽然我们可以分比如硬件行业,当然硬件行业包括服务器,就计算设备,存储设备还有网络设备之类的;我们还分软件行业,软件行业又分很多东西,比如说操作系统,还比如说中间件,应用层软件,而应用层软件又可以分得非常细,比如说按行业来分就有金融系统的,还有比如说做流程控制管理的,还有做零售,工业控制,还有包括农业相关,各种各样的东西都会有。而且这只是一种分割标准而已,但是你要换一种分割标准的话,大家又能说出好多不同的名词。

所以我觉得讲云计算如果你一刀切,就说云计算一定是IaaS,PaaS,SaaS,当然这个简单明了,也有利于像你们ZDNet这样的媒体去写文章,实际它只是一种划分方式。所以未来我们长期来看云计算毫无疑问是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界限的,简单来讲这是一个完整的生态,有人去提供硬件服务,比如说像青云。但是我们是一个虚拟出来的,因为你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它是一个虚拟出来提供这样硬件服务的方式。 

从PaaS层角度来说,基本上拿来对应的就是我们传统IT行业叫中间件这个层次,中间件这个层次实际上它的范围可以是非常宽泛的,包括像传统的比如说关系型数据库,还有现在最近流行起来的非关系型数据库,比如我们一般叫noSQL叫得比较多一些。还有包括各种运行时的容器,包括像应用服务器,还有包括像PHP的非常多。这是从技术层面的划分,但实际上我们看得到,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公司它做得非常专业,比如说有人专门为金融行业提供相应的应用软件的平台,就是中间件层次,还有人专门去做ERP或者CRM,你可以说它是应用层的软件,实际上如果你把它做得非常通用,在很多时候它有一点像中间件,有一点像带有行业属性的中间件了,有很多这样子的一些系统出来。

所以我觉得PaaS层毫无疑问也会变得非常复杂,目前来说你会看到像比较流行的框架,比如说红帽公司所主导的OpenShift,还有VMware公司所主导的Cloud Foundry,还有新近目前最近一年多两年以来在美国非常流行的Docker。像这些大家的关注还是比较多在技术层面上,就是前面讲到的类似于这些运行时的容器,还有这些数据库的东西。但我相信将来的PaaS应该在几年的时间就会变得非常五彩缤纷,会有越来越多人去参加这场新的浪潮,然后去改造这些带有行业属性的中间件成为一些我们所叫的PaaS层面的各种服务。而SaaS是更加丰富多彩的一个世界。

从青云的角度来说,因为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考虑我们要去为这个新的IT时代所奠定一个良好的生态的感觉,所以我们目前主要的关注在中间件层面的服务开发和提供,并且我们会非常开放地将我们所有的API没有任何保留和限制地开放给所有人,而且不会产生任何的费用。这个原因就像当年IBM公司做了很多各种接口的规范,比如说PCI。一个新的IT时代也需要一个极其开放的硬件的供应者,我们青云毫无疑问要成为这方面的供应者,就像当年IBM所做的这种开放的胸怀一样,对于各种接口的开放,我们也是这样子来做。

我们渴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影响到行业里面的各位前辈和各位兄弟厂商们,我们能够一起共同推进IT行业这个新的生态的建设的过程,这样我们在IaaS层面上,也就是硬件层面上我们如果能够把新的硬件时代做得非常开放,我们相信会迎来一个良好的SaaS和PaaS的发展。如果到那个时候,像梁总你们要问我说到底青云可不可能去涉足一定程度上的PaaS领域东西,这个问题真的是有点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未来有可能我们会涉足,但是也有可能我们不会涉足,但是如果就算我们涉足PaaS领域,我们的脚步应该会止步于纯技术,非常底层的这些技术层面的支撑。

主持人:刚才黄总谈了非常多的青云有关自己业务的话题,其实对于用户来说他们现在对云计算的认知远远不像前几年,可能谈起云计算大家还是觉得停留在概念层面,现在用户已经非常理性来看待这个市场,而且也会有一些甄别。我不知道在用户变得冷静的时候,青云会有哪些策略来推广自己的产品,或者来打动他们?

黄允松:实际上我们一直渴望这个市场变得冷静并且健康起来,这个极其重要。如果是一个概念的市场,实际上像小团队是没有太多机会的。因为我们实际上首先我们的业务模型是不能烧钱的,我们如果烧钱我们所有的开销都是回不来的,像传统意义上来说很多非常偏2C这种消费市场应用,他们可以非常大手笔去铺开,铺天盖地去做一些概念层面的营销,这些东西都是非常容易去做的事情。而且他们也极具有机会能够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可以把所有的开销,就是所有的投资都收回来。

但是,我们是没有办法做这样事情的,所以如果我们这个云市场还是处于一个概念期,毫无疑问我们是完全不适合在这个领域来做,不光是我们,所有在云计算行业进行创业的团队,都不可能获得成功,因为这是非常花钱的行业,因为它资产很重。但是它所吸引到的注意力是没有办法变现的,简单来讲就是流量无法变现,但是所有的经典意义上的互联网创业项目,一般说来他们对流量变现都是有各自的方式方法的,而且有一整套的系统我觉得都是搞得非常成熟了。

但是,云这个东西,尤其是像IaaS层,我觉得PaaS层也是一样的,是没有办法将流量变现的,尽管关注度很重要,但是它跟完全偏消费的互联网创业方式路线图是不一样的。所以,毫无疑问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时间点,为什么?就像梁总你刚才讲到的,我们目前整个行业上的消费者的心态变得开始冷静并且成熟下来,他不会被概念所忽悠,这个非常重要。

实际上你看早年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大家其实大伙就像我们这种写代码的人我们其实也理解什么叫市场营销,其实市场营销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实际上我讲简单的意思就是市场营销的第一法宝就是你要说出来。什么叫你要说出来呢,即使你还没有,你也得说出来,就算你有的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形你也需要把它讲得非常完美,这就是典型的市场营销需要做的一些非常基础的功课。

但实际这样对整个市场是有极大伤害性的,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每一个公司每一个团队都去声明自己我们拥有A功能,B功能,C功能,D功能,F功能,everything我们都拥有,但是实际上你看到就是用户在尝试去使用的时候,虽然每一个供应商都声称自己拥有这样子的功能和那样子的功能,但是当消费者去使用的时候,他往往会跌入很多的陷井,这就是典型的概念期的问题。

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这样的时期,我们会使得整个行业失去市场,就整个市场会对这个行业产生不信任感,市场不会单纯对某一个供应商产生不信任感,它会对整个行业产生不信任感。

所以现在我为什么说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时期,我们可以去做这个云相关的创业项目,去做这样子的创新,原因就在于市场变得冷静和成熟起来,这个非常重要。在这里面怎么去吸引用户使用青云,我觉得这么来讲,其实现在客户都是超级聪明的,根本用不着你去吸引,因为我们是一个纯技术方向的项目,在IaaS层面所卖的东西从本质意义上它就是硬件,换了一种更好的方式去销售而已提供给客户而已。

在这种模式之下其实用户选择的能力超级强,为什么呢?你看IaaS千变万化只有四个东西:计算、网络、存储、安全。超级简单,你不管是亚马逊提供的东西还是青云提供的东西,还是Google提供的东西,大家出来东西都一个样,我们要对他们这三家厂商提供的东西进行比较的时候也极其单纯和简单,因为测试工具都是现成的,因为我们过去如何测试IBM,HP,SUN,包括国内的像联想,浪潮,还包括网络设备领域的华为,华三,思科,我们过去怎么测试它们我们今天依然用同样的方式来测试他们。

所以说你看IaaS层面它是很简单的一个东西,像包括你们公司旗下的中关村在线它有完整的硬件频道,它会告诉用户怎么去选择硬件,实际上中关村在线那些文章,那些指南,它是告诉你选择的是传统硬件,但实际上那些东西可以很简单进行改变之后它就可以用于选择新时代的硬件,就所谓的Cloud硬件,它是可以非常容易去甄别去选择的。

而这样实际用户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中他会拥有非常多的机会去识别每一个服务供应商它背后每一个功能所表达出来真正的那个指标,各种各样的数字指标,各种各样的性能的指标。所以我觉得从这个问题来说,我们如何让更多的消费者去认识到青云,毫无疑问,我们需要花更多的力气,需要去宣传我们的名字,给更多人知道。对我们工程师们来说我们的责任在于让我们的东西变得更加的杰出,就像我前面讲的我们觉得我们肯定不能止步于我们的能力和传统的硬件能力相近,我们一定要去继续改造它并且让它变得更好,这个毫无疑问是要做到的。

因为这是一个强比较。我瞎讲一个分数,比如说传统的路径是10分,如果青云提供了一种云硬件的模式,我们假设是15分,实际上用户的感觉并不是非常强烈,他的感觉就是你还不错,用户的感觉仅此而已,但假设你的分数是100分或者90分,比传统硬件要多好多倍的话,这个时候实际上用户的感觉是这个有点意思,要不我试一下。但实际上这个过程它对于那种超级严肃的客户和那些具备有自我传播能力的,就是具有广播属性的客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通过这些途径,我们渴望能够吸引到更多非常严肃的客户能够进一步去认知并且去使用,并且帮助我们去传播青云这样的一种服务。

主持人:你看我们这个标题有“云计算2.0时代”,“云计算2.0”据我所知是您提出来的,目前来说我们看比如说WEB 2.0,什么2.0,2.0非常多,我不知道在您所讲的云计算2.0里面它到底有哪些特点,能给最终的用户带来什么,请简要回答。

黄允松:这个其实非常简单,我觉得云的第一个阶段是偏概念,偏信心建立,偏验证的一个阶段,主要代表的厂商就是AWS,它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第一它做得非常早,第二它会引导大量的比如说像web hosting这些做托管的用户去使用它的服务。我觉得通过这么些年的努力,包括亚马逊在内,还有诸多小厂商,包括一些VPS的厂商,大家共同努力验证了这个概念,并且也磨炼了这些技术,不管是服务器端的还是操作系统的,还是网络的存储的。

“Cloud 2.0”我其实不是刻意要起这个名字的,我要强调的是说概念验证期已经过去了,技术的验证期也过去了,我们现在要大规模去深入把这些技术和能力都要从底层起贯彻好并且要投入力量去把它做好之后,能够大规模应用到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和企业的场合下面去,这个是我对2.0的一个期待。就是说我们要大规模去推这个东西而不仅仅让云计算仅限于一个小规模的使用,仅仅限于各种各样的hosting,因为实际你看IT的产值,你可以看2013年的报告,就是IT行业中Cloud的产值可能都不到5%。因为整个IT行业中Cloud还不是一个主流,它是一个非常小的玩家,所以我觉得2.0最主要的含义就在于我们将我们过去已经验证好的东西全面铺开,贯彻始终去做,然后让它成为一个安全可替代的可靠的方案,就是这样子的意思。

主持人:刚才您讲的这个过程中,其实反复提到几个名字,比如说AWS,包括您可能也来自IBM,创始团队也有来自百度,其他一些国内外的云相关的巨头,其实据我们观察目前中国云计算市场可以说处于一种水深火热的状态,比如说像IBM,微软,亚马逊AWS,包括最近VMware都纷纷进入了中国云计算市场的竞争,再加上本土的互联网巨头,比如说BAT,加上一系列这些厂商,青云可能也搅和在里面,您怎么看国内外巨头交火的这种状态,青云如何在这么竞争激烈的过程中来取胜?

黄允松:目前云计算我觉得这个行业表面热闹,但实际比较不那么热闹,为什么呢?就是说每个人去谈论它这是好事,实际上我这人做事情很实际,因为我写代码出身的,都写了十好几年了,我看事情一般比较简单,投资有多大,别的厂商我不是太了解,我的前东家IBM我还是比较清楚的,应该是去年的时候他们收购Softlayer。然后今年IBM做了一系列的PR,我就讲一个数字很有意思,说IBM将会投巨资在Softlayer这个项目身上,下面的数字是10亿美金。

主持人:投了好几个十亿。

黄允松:对,但是你想想看,IBM是一个多大的企业呢,IBM正常情况下一年一千亿美金的运营金额肯定是有的,如果比较差的话八、九百亿也是有的,多一点的话一千好几百亿也是有的,一年就有这么多的运营金额。投资,这么重要的云计算,大家把这云计算说得跟朵花一样,之后投资了十亿美金,接下来又追加了十亿美金,就算你再追加十亿美金,加起来好像也就三十亿,这个是非常不成比例的,这是第一。

第二,我们再看其他的厂商,我们看国内不管是互联网行业的BAT,还是传统厂商,比如说浪潮、曙光、联想国内比较有名的服务器厂商,就是经典的IT的供应商。具体因为这些公司我都没有为他们工作过,认识的人也不太多,所以我讲不出来具体的数字,但是我相信各位你们做媒体的人肯定能调查得到,他们在做云计算的投资占他们公司的利润的份额绝对是一个小数字,简单来讲就是你看各国,包括不管是美国,中国,还是其他的国家,云计算这个词大家挂在嘴边,但实际上这个投资的钱有多少,这是要打很大问号的。

我曾经拜访过一个很大的企业,中国的,超大企业集团,非常有名,他们也要做云计算。我过去不是要做他们生意,我纯粹就是过去了解客户需求的,因为朋友介绍的,说是他们的IT投资新一年度的预算可能是在一亿人民币左右,我其实就觉得这个好大的手笔,我说您这边听说有云计算的需求,不知道您这云这一块的资金预算有多少。好问题,300万,一亿人民币里面有300万是云计算的,你觉得这个云计算到底是真热还是假热?所以说为什么我经常讲,我说云计算现在处于超级幼稚的时期呢,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投入量,所以这个远远没有到所谓的竞争的时候,现在所有的竞争仅仅停留在媒体层面的竞争,就是大家在营造这样子的一个势力范围,就是每个人都在透过各种PR的手段,透过各种市场的手段去促进自己的势力范围,仅此而已。相信我,真正真枪实干地砸工程师,砸美金和人民币从最底层,做海量的大规模的部署和超级多的调度和管理系统的自动化,然后做机器智能,人工智能,去让这一切变得成为一个统统是新的模式的,还没有到那个时候。

所以我说现在,为什么我前面讲到这是一个时间点,原因就在这里,因为大家都营造这个概念的时候,这对我们来说首先拥有了一个叫话语权,就是云蛮重要的,但是这些巨头们其实都没有真正大规模地投入。也不能说都,极少的巨头们是在真正大规模投入这个云计算,中国和美国各有那么几家是真心实意认可云计算的,但数量不多,大概就是我能叫得上名的不超过10家。真心实意觉得这个事情一定要大规模投入,而不是一个赶潮流赌博的事情,而是真心实意认为这个事情是正确的一个做法。十家肯定太少,我们需要有更多的供应商加入这个浪潮,加入这个游戏,这是非常关键的。

什么时候说是一个真正竞争的时候呢?什么时候我们看到那些第三方的数据提供公司,提供出来数据表明,我随便拍脑袋说个数字,2014年全球的IT总支出一万亿美金,其中有三千亿或者是五千亿是云计算相关的,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谈多么残酷的竞争啊,那个时候就可以谈这个了。现在远远没有到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进一步大规模投入,我们需要鼓励各种各样的传统的厂商,新型的厂商,各种各样的前辈,各种各样的新型的团队加入这场IT改造的浪潮。

主持人:我始终感觉如果你不抓住这个话语权,你很难在日后出人头地。

黄允松:但是实际上我们现在觉得技术好是必须的,是NO1,也是第一优先级。但是,服务好,运营好也很重要,相应的市场PR方面的工作我们都是需要做的,这个就像梁总您刚才讲的话语权也是蛮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去平衡,就是所有的事情我们都需要去覆盖需要去做,希望让自己能够获得一个良好的位子。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简单问您一下,因为您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对于青云来说您未来会把它做成一个什么样的公司?现在有很多公司,比如说我们谈到IBM或者微软,他们都是大而全,包括惠普、戴尔这些可能都是大而全的公司,还有很多特别小而精或者小而美的这些公司,未来青云会是怎么样一个脉络?

黄允松:毫无疑问我们要选择小而美,小而精的。大公司好不好?挺好的,安全。但是我们不需要这个安全感,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觉得挺安全的。为什么要选择小而精的模式,因为在目前这个阶段来看,我们应该要选择跟其他的人合作这样一个路径来做。

我举个简单例子,比如说我们做云计算,但是我们下面肯定得要跑真的硬件,就是真实的硬件,我们目前起步阶段毫无疑问会选择市场上可以买得到的硬件,但是毫无疑问我们也需要自己去设计硬件,因为不管是从更进一步提高性能,和更加好去降低这个成本,我们都需要去自己设计自己的硬件。而且目前整个行业在流行的趋势叫融合型设备,就是融合了计算,存储的这样一款设备,青云会做得更加进一步,我们会融合计算、存储及网络这样子的一个设备,我们现在有自己硬件的设计,并且我们现在也在广东的一个工厂我们正在生产样机,我们今年年内就会有样机上测试线。但是你会看得到我们虽然自己设计硬件,但是第一我们不会重新发明,就是我们会尽可能去考虑基于现有的一些开放的做法,比如说OCT;第二我们虽然会设计硬件,但是我们肯定不会考虑去建造自己的工厂流水线,而是透过已经非常成熟的中国南方的流水线去生产。所以这是很明确的,这是在我们青云的管理层,就是IaaS层之下的。

在我们层次之上我们开放了所有API,就是为了鼓励包括偏向各种行业应用的或者技术层面表现的PaaS服务通过青云的API,去开发各种各样非常便捷的、非常好的有竞争力的平台服务层,去给予这个行业和客户和市场。

所以我们自己的看法是什么呢?就是小而精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做非常专业的事情,在我们这个领域,我们要把它做到最好而不是说我们是比较好,或者是什么什么之一,不能这样,我们就要做到最好。做到最好的前提条件有好多了,但是其中我觉得非常非常重要可以排在第一名的,就是专注,极其的专注于它,所以我觉得小而精这种团队的组成模式带给我们最大的便利条件就是可以保持我们在技术上面的绝对领先。当然我不敢保证说它是永久领先的,但至少在我们还比较幼小,在逐渐建立自己的市场位置的时候,我们能够保证这样一个绝对领先的地位。所以我觉得毫无疑问要选择小而精的模式,未来应该也是这样子,我相信应该说通过合作的方式让整个生态建立起来,而不是由一家公司吃掉所有的层次,这不对,这是过去老一辈革命家们做的事情,我相信下一代的人,80后,或者90后,甚至00后的人他们做事的方法会更加小而精,我认为是这样。

主持人:通过对黄总的采访我们发现青云是一家非常专注也专业的这样一个技术领先的公司,我们也希望青云通过在技术上的专注换来更大的营收或者是开拓更大的市场。今天也非常感谢黄总的光临,也谢谢各位网友的收看,谢谢大家,再见。

黄允松:谢谢大家。

来源:ZDNet软件频道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14

07/30

16:43

分享

点赞

邮件订阅
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