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Net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在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栏目曝出多地居民健康档案造假的消息后,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活档率等信息质量问题再次唤起各界医疗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诚然,惠及全民的健康档案电子化是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健康卡、电子病历等多项应用的基础,如果从根源上就无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那么很难想象未来的“ 46312”工程(建设国家级、省级、地级市、县级4级卫生信息平台,依托于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支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计划生育、综合管理6项业务应用,构建电子监控档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全员人口个案数据库3个数据库,建立1个安全的卫生网络,加强卫生标准体系和安全体系建设。)如何真正发挥便民惠民作用。
目前,很多地区的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工作都集中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村卫生院,但中国幅员辽阔加之乡镇人口迁移,仅靠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人工填报、手动整理几乎很难在短期内达到合规的建档率。于是,为了完成指标,一些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想到了造假、滥竽充数的办法应付上级要求。这暴露出了卫生医疗信息如果完全靠人工填报、主动推送的方式来进行采集,将无法从根源上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那么对于地方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来说,如何从根源上解决电子健康档案的信息质量问题呢?显然,人工填报的方式是不可靠的。既然人工的方式不可控因素较多,最好的就是依靠专业的设备来实现。近几年,已经有一些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上建设上走的比较靠前的卫生厅局,选择与国内专业的卫生信息数据厂商合作,通过对接各卫生医疗系统的方式完成对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和实时共享交换。
此外,从整个国家的角度,卫生部与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合并也使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更具真实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两大部门的合并将带来卫生系统与计生系统的大融合,具体到居民健康档案上,其个人基本信息、社会经济学信息、亲属信息、社会保障信息已可以从人口信息数据库中获取,大大降低数据采集的工作量。
然而,居民健康档案的质量问题却不仅仅体现为建档过程中的造假。在中国之声《新闻纵横》记者的采访中,来自基层的李医生就表示:“健康档案更新起来我们一直存在一些问题,很难对居民的动态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的跟踪,或者起到一个指导性的作用。纸质档案也在逐步被淘汰的过程当中,电子健康档案在医院,包括各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间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医疗信息很难做到共享,共同来维护使用这个健康档案,还是比较割裂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地区都在着力做好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及信息“互认”和系统“互操作性”的标准规范,并将信息收集融入到卫生计生机构的日常服务工作中,实现日常卫生计生服务记录与健康档案之间的动态数据交换和共享利用,最大限度的避免“死档”产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Brave Software开始为其AI助手Leo提供可信执行环境(TEE)技术,以增强云端AI服务的隐私保护。目前该功能仅在测试版本中支持DeepSeek V3.1模型。TEE技术能为数据处理提供可验证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保障,解决传统云端AI模型处理用户请求时数据暴露的隐私风险。该技术采用Intel TDX和Nvidia TEE方案,让用户能够验证服务提供商的隐私承诺,确保AI响应来自声明的模型,未来将扩展支持更多AI模型。
谢菲尔德大学研究团队通过系统性"拆解"实验发现,AI语言模型的注意力机制并非所有组件都不可或缺。研究证实信息混合是核心要素,而数学计算方式和动态适应能力可适当简化。最重要的发现是混合策略的神奇效应:让标准方法与简化方法交替工作,不仅保持性能还显著提高效率,为开发更经济实用的AI系统开辟了新路径。
OpenAI宣布与富士康合作,专注于下一代AI基础设施硬件的设计和美国制造准备工作。双方将结合OpenAI对AI模型需求的洞察和富士康的制造专业知识,共同设计多代数据中心硬件,强化美国AI供应链,并在美国本土构建关键AI数据中心组件。此次合作旨在满足先进AI模型对专用物理基础设施的需求,加速先进AI系统的部署。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ContextGen,这是首个能够同时精确控制多个对象位置和外观的AI图像生成系统。该系统通过情境布局锚定和身份一致性注意力两大创新机制,解决了传统AI在多对象场景中位置控制不准确和身份保持困难的问题,并创建了业界首个10万样本的专业训练数据集,在多项测试中超越现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