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Net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微软的服务部署与运营(简称SDO)团队已经公布一份详尽的项目规划,旨在将该公司自有数据中心逐步推向现代化层面。该团队同时指出,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大量——但并非全部——工作负载将由云环境负责承载。
下面这份通俗易懂的图表清晰阐释了微软公司的未来规划。
微软的数据中心调整战略
微软正在积极规划这一举措,主要作法包括在未来二十四个月内关闭两座数据中心并根据租期陆续削减其它基础设施规模。而在未来五年内,将有总计运营成本高达2亿美元的服务器设施被逐渐淘汰出业务流程。
微软公司的迁移计划包含以下三项内容:
继续保留在传统设施当中的应用程序包括Active Directory域服务、域名系统、Windows Server更新服务以及微软System Center 2012配置管理器。
微软在一份说明文档中解释了关于该战略的细节信息,并补充称“……被微软IT团队视为关键性业务的相关应用程序或者工作负载,例如财务信息、受保护业务信息以及个人信息,将最后进行迁移。这将使微软Azure具备充分的时间准备接纳这些高度敏感的信息,技术部门也能对其成效进行确切评估。”
根据博文中的相关说明以及文档的表述,此次迁移项目将于2018年彻底结束,也就是说微软公司拥有充足的时间保证Azure为迎接其关键性业务应用作好一切准备。
这种作法显然非常明智:此次大规模云迁移属于全新调整,而且将一家市值高达800亿美元的企业的财务信息交付云环境——即使是由微软自身拥有并负责运营——绝对是件需要认真考量与打理的大事。
目前微软对于云环境的保留态度无疑会让其竞争对手找到可乘之机,并借此大肆宣扬Azure在成熟程度方面的缺陷。特别是那些软件即服务运营商,很可能会因此而打消将自家业务交由Azure云打理的念头。
这份文档同时表明,微软自身似乎也没有找到迈向Azure的便捷途径。在众多所提及的挑战当中,最难应对的问题在于如何将众多包含数百GB信息的虚拟磁盘迁移至云端——尽管文档中列举了多种能够提供辅助的第三方工具。
微软公司的计划表明,如果一切顺利进行、那么软件巨头将在能源优化与云处理自动化机制的帮助下实现高达1.18亿美元的运营成本缩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前软件工程团队正在试验基于AI代理的编码工具和大语言模型,以提高开发速度和质量。然而,AI编码工具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方式。开发者需要提供结构化的问题描述、明确的执行要求和相关上下文,同时建立适当的防护机制。AI不仅能处理重复性任务,还能识别和评估替代方案,从被动助手演进为工作流程推进器。成功的关键在于将AI视为合作伙伴而非快捷工具,并将其整合到软件交付的全生命周期中。
NVIDIA研究团队开发出名为Lyra的AI系统,能够仅凭单张照片生成完整3D场景,用户可自由切换观察角度。该技术采用创新的"自蒸馏"学习方法,让视频生成模型指导3D重建模块工作。系统还支持动态4D场景生成,在多项测试中表现优异。这项技术将大大降低3D内容创作门槛,为游戏开发、电影制作、VR/AR应用等领域带来重大突破。
Salesforce发布企业级AI智能体平台Agentforce 360,将AI智能体融入几乎所有应用中。该平台采用混合推理引擎Atlas,结合大语言模型的概率思维和业务规则的精确性,支持语音交互和深度集成。以Slack为主要界面,提供Agentforce Builder开发环境,能将非结构化文档转换为可查询记录。Salesforce内部已部署该系统,每周处理180万次对话,主动服务活动增长40%。
谷歌DeepMind团队创新性地让Gemini 2.5模型在无需训练的情况下学会理解卫星多光谱图像。他们将复杂的12波段卫星数据转换为6张可理解的伪彩色图像,配以详细文字说明,使通用AI模型能够准确分析遥感数据。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超越现有模型,为遥感领域AI应用开辟了全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