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Net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与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联达”)于杭州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作为建筑、建设及施工领域的两大软件供应商,双方将共同深化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中国施工领域的应用,推动行业进步和创新。
欧特克公司与广联达公司高层领导人在签约仪式上合影
欧特克公司建筑及协同集团副总裁Jim Lynch与广联达公司董事、总裁贾晓平先生代表双方在战略合作备忘录上签字。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工程建设业总监兼制造业总监李邵建、欧特克中国研发中心(ACRD)高级总监赵凌志、广联达公司董事长刁志中先生、副总裁袁正刚博士也一同也出席了签约仪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已逾15万亿元,市场规模巨大。然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中国建筑业仍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偏低的信息化水平和生产效率。由此,BIM作为一项深受赞誉的能切实提高信息化和生产效率的技术,其大规模的深入的普及愈发重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已强调要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形成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纲要》同时指出“在施工阶段开展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进BIM技术从设计阶段向施工阶段的应用延伸,降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衰减”。尽管,BIM技术的在国内的应用仍有待进一步的深化与拓展,但可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BIM技术定能在中国施工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与深度应用。
广联达是中国建设工程软件的领先企业和BIM技术研究及开发的先行者,公司坚持关注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和工程项目每一阶段的应用,拥有完善的基于BIM的解决方案组合。
根据合作内容,欧特克和广联达将充分利用彼此优势,开展双赢的合作关系。在研发方面,双方将通力合作以提升软件间的互操作性。同时,双方还将在市场活动中展开充分合作,扩大加深中国施工行业对BIM技术的认知与理解。
广联达公司董事、总裁贾晓平先生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全球知名的BIM技术提供商欧特克公司建立合作。欧特克BIM技术与广联达的BIM技术有很强的互补性。我相信,通过此次合作,双方将能合力促进BIM技术在中国施工市场的应用,加速市场发展与行业转型升级。”
欧特克公司建筑及协同集团副总裁Jim Lynch表示,“一直以来,欧特克始终致力于为中国市场和本土合作伙伴服务,此次与广联达的合作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亦对此感到非常荣幸。广联达是中国工程建设行业的表率,相信双方的强强联合会进一步推动BIM技术在中国施工领域的应用,最终帮助双方客户实现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的提升。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科技亿万富翁拉里·埃里森资助的研究团队将向英国牛津大学投资1.18亿英镑,用于将AI技术应用于疫苗研究。牛津疫苗研究小组将领导这一项目,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对严重细菌感染和抗生素耐药性的反应。该项目由曾主导新冠疫苗试验的安德鲁·波拉德教授领导,计划采用人体挑战模型,让志愿者在受控条件下接触细菌,然后运用现代免疫学和AI工具来精确识别预测保护效果的免疫反应,以开发针对致命疾病的创新疫苗。
伦斯勒理工学院研究团队通过网络科学方法首次系统揭示了大语言模型的内部"认知架构"。研究发现AI模型采用类似鸟类大脑的弱定位架构,模块间通过分布式协作而非专业化分工来处理认知任务。这一发现颠覆了基于功能模块优化的传统思路,指出应充分利用网络级协作来提升AI性能。
据报道,ChatGPT开发商OpenAI计划在印度建设一座耗电量超过1吉瓦的数据中心,目前正寻找当地合作伙伴。该设施预计可容纳至少5.9万片英伟达B200芯片。这可能是OpenAI全球数据中心计划的一部分,旨在为国际用户提供更低延迟服务。OpenAI CEO奥特曼将于下月访问印度,公司还计划年底前在新德里开设办事处。
腾讯和清华研究团队首次从数学理论角度解释了为什么AI需要外部工具。研究证明纯文本AI存在"隐形枷锁",无法突破预训练的能力边界,而工具集成能打破这种限制,让AI获得全新的问题解决策略。团队还开发了ASPO算法,解决了训练AI更早使用工具的技术难题。实验显示配备工具的AI在数学问题上全面超越纯文本版本,展现出三种新奇认知模式,为构建更强大的AI系统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