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Net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从黑板+粉笔到电脑+课件,教室的变革远远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传统教育的变革也迎来新机遇,教育行业也将进入互联网化时代。
互联网来了,如何解决线上线下的博弈是传统教育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如何打造差异化的内容生产模式,最终树立品牌又是需要思考的。
抛开依托于PC互联网的在线教育。易观国际认为,未来手机将成为在线教育的重要角色之一,未来移动端的教育产品也将涌现出更多形式。
比如,以云校为代表的移动教育产品将成为K12类教育的主流。移动教育产品会通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帮助中小学提升管理水平和教学能力,探索基于课堂O2O的个性化模式,主要的目标用户为学生家长和老师,目的为了监督和管理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是一个老师向家长公开学校工作、子女学校生活等的交流平台。
未来K12类移动教育产品,将基于移动客户端的智能化校园交互平台,实现手机端+PC端的全程可操作模式,同时专注于O2O的学生学习生活管理模式,成为一个校园培训+交互的平台。
中国在线教育仍处于蓝海阶段,且处于萌芽阶段,满足广大潜在用户需求的产品和平台还没有规模化出现,因此BAT三巨头也先后进军中国在线教育市场意在分得一杯羹。
互联网究竟会怎样改变传统教育,以及如何更好地打造在线教育产品?11月27-28日将在深圳举办的2014易观互联网创新大会上,易观国际将围绕“创新制胜”的主题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家会更深入地讨论此话题,敬请期待。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科技亿万富翁拉里·埃里森资助的研究团队将向英国牛津大学投资1.18亿英镑,用于将AI技术应用于疫苗研究。牛津疫苗研究小组将领导这一项目,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对严重细菌感染和抗生素耐药性的反应。该项目由曾主导新冠疫苗试验的安德鲁·波拉德教授领导,计划采用人体挑战模型,让志愿者在受控条件下接触细菌,然后运用现代免疫学和AI工具来精确识别预测保护效果的免疫反应,以开发针对致命疾病的创新疫苗。
字节跳动团队开发了首个AI研究助手评估系统ReportBench,通过对比AI生成报告与专家综述论文的引用质量,并验证陈述准确性来评估AI助手表现。研究发现OpenAI Deep Research引用准确率38.5%,Gemini为14.5%,两者都存在陈述和引用幻觉问题。该系统为AI研究助手建立了标准化质量检测工具,推动行业发展。
据报道,ChatGPT开发商OpenAI计划在印度建设一座耗电量超过1吉瓦的数据中心,目前正寻找当地合作伙伴。该设施预计可容纳至少5.9万片英伟达B200芯片。这可能是OpenAI全球数据中心计划的一部分,旨在为国际用户提供更低延迟服务。OpenAI CEO奥特曼将于下月访问印度,公司还计划年底前在新德里开设办事处。
台湾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ovieCORE数据集,这是首个专门训练AI深度理解电影内容的创新工具。该数据集通过多AI智能体协作生成复杂问题,采用认知分类法测量思维深度,99.2%的问答需要高层次思维。研究还开发了ACE增强技术,可将AI性能提升25%。实验显示现有AI在深度视频理解方面仍存在显著不足,为未来AI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