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Net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当2013年淘宝天猫“双十一”当天销售额达到350亿元的时候,当我们开始把钱放在手机钱包里并习惯使用手机支付的时候,当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时候。很多先知先觉的传统企业已经开始“触网”,寻觅着自己的互联网+,以及为用户创造建立新的使用场景,来逃脱“传统企业不互联网创新转型必死”的魔咒。他们一路踉跄地做着电商、新媒体营销、新互联网产品的创新尝试,但似乎都没有太好的效果。
作为全球最大PC生产厂商的联想近期也开始进行互联网转型的创新尝试,新成立的NBD(新板凳)事业部,意在通过互联网与硬件的链接,建立一个智能硬件、物联网和PC相连接的场景,其实就是“云服务+智能硬件平台”物联网组合,来帮助联想完整互联网转型和思维模式的转换。
那联想物联网的互联网转型策略,跟以往联想产品研发推广的区别是什么呢?
NBD更多地是承担一个平台的角色,通过参股、协作等多种方式与创新公司一起,向拥有核心技术能力的创业团队开放联想软硬件开发、市场、渠道、服务等资源,在智能家居和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拓展联想的新业务。
简单来说NBD就是一个开放平台,为开发者和创业者搭建一个智能创业平台。这样对联想有个好处就是节省自身资源成本,可以更多地整合社会上的资源,借助联想产业链的优势,帮助创业者的技术在这个平台上快速产品化、推向市场,而不再是联想单纯的自产自销的独立体制。
不过在联想之前,国内已经有过相似的开放平台策略,包括京东“JD+”计划、百度Baidu Inside,都是希望以自身的渠道优势吸引新硬件创业者向自身的靠拢。其实联想应该好好思考的是,自身互联网转型是否只是再立这样一个并无差异化的开放平台?应该如何结合自己的硬件、渠道优势,找到自己的互联网+新应用场景?
面对如何结合自己的产品为用户建立适合自身的新应用场景的这个问题?大部分传统企业普遍患上了一种病—“互联网焦虑症”,在“不明觉厉”的互联网创新转型的恐慌中摸索着,都在谈自己主观意识里的“互联网思维”。
论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创新转型,如何更好地、更有效的找到互联网+用户新应用场景?11月27-28日将在深圳举办的2014易观互联网创新大会上,易观国际将围绕“创新制胜”的主题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家会更深入地讨论此话题,敬请期待。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Stripe联合创始人John Collison最近与Anthropic CEO Dario Amodei(达里奥·阿莫代)进行了一次对话。
哈工大和360研究团队联合开发了Light-IF框架,成功解决了大型语言模型在处理复杂指令时的"偷懒思维"问题。该框架通过教AI学会"预览和自检"的工作方式,显著提升了AI对多重约束条件任务的处理能力。Light-IF-32B模型在四个权威测试平台上均取得最佳成绩,超越了多个知名大型模型。研究团队已开源相关模型和代码,为AI助手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GPT-5是OpenAI于2025年8月发布的新一代多模式大模型,兼具高效应答与深度推理能力,并在安全性、准确性和多语言表现上取得显著提升,尤其在医疗、内容安全与防越狱方面展现突破性进步。
T-Tech实验室开发出革命性的VL-DAC训练方法,让AI机器人能够通过观看简单模拟环境学会复杂的现实世界技能。该方法将AI的"观察思考"与"实际行动"分开训练,避免了传统方法需要复杂参数调整的问题。实验证明,AI在导航、卡牌游戏等简化环境中训练后,在真实世界的游戏控制、空间规划和网页操作任务中性能分别提升50%、5%和2%,为降低AI开发成本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