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Net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微软于9月30日首次公开了下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10,并公布了将于10月1日提供给PC的早期技术预览版,新操作系统特别强调针对企业级性能的设计改进。
微软称其为下一个Windows版本“Windows 10”,而不是之前很多人预期的Windows 9。为什么?因为这是最后一个Windows的主要版本,微软希望它是一次大的且跨平台的发布。未来,Windows 10核心将运行在PC、平板电脑、Windows Phone甚至是Xbox上。它的用户界面将兼容每一种设备,但是会有一套通用的操作系统核心,可跨所有平台工作。通过Windows 10的发布,微软将整合自己的各种应用商店,微软方面在9月30日旧金山举行的预览发布会上确认了此消息。
明天,也就是10月1日,微软将开放preview.windows.com网站,对测试Windows 10企业技术预览版本感兴趣的用户可以下载代码。通过该预览网站注册的用户将参与Insiders Program。在该项目下,未来几个月微软将通过Windows Update向最初的技术预览版定期推送更新。
参与该项目的用户将需要向微软提供各种表格形式的反馈,关于他们喜欢什么功能以及不喜欢什么功能。
企业技术预览(Build 9841)将只运行在x86设备上。微软目前还没有提供ARM版本的Windows 10代码。微软官方表示,预计将在2015年初公布更多专注消费者的预览。(此前透露的消息称微软将在2015年1月或者2月公布消费者预览版本)
在未来几个月的某个时候(我猜是10月TechEd Barcelona),微软将公布关于Windows Server和Windows 10的系统管理端信息。微软方面今天确认,在2015年4月的下一届Build大会上,微软将谈论更多Windows 10开发方面的信息。
微软操作系统群组负责人Terry Myerson告诉我们这些参会者,微软计划在2015年年中提供完整版本的Windows 10。之前泄漏的消息称微软打算在2015年春季之前提供Windows 10。
Myerson和Joe Belfiroe(负责微软操作系统体验团队)在9月29日首次公开展示的大多数新功能此前都已经通过各种来源泄漏了。
新的开始菜单、虚拟桌面以及运行在桌面上的Metro风格应用,都将是企业技术预览版本的组成部分。目前来看Charms Bar仍然是企业技术预览的一部分,但是未来对于Charms Bar的支持将有所变化,Belfiore这样确认。
微软高管们展示了多项新功能,包括一个新的快照帮助功能,旨在帮助用户找出如何一排一排“抓取”应用。在Windows 10中,用户将可以水平地和垂直地抓取应用。一个新的任务视图将帮助用户在虚拟桌面之间进行导航。
另外一项还没有包含在Windows 10预览版中的新功能被称为“Continuum”。Continuum将允许使用二合一设备的用户连接键盘或者断开连接,更轻松地在各种模式之间进行转换。当断开键盘的时候,任务栏上会出现一个返回按钮,帮助用户更轻松地浏览。
微软知道,Windows 7用户是决定Windows 10是否能赢得用户的心的关键。Belfiore表示,微软的目标是让Windows 7用户感觉好像是,尽管他们从普锐斯换代到特斯拉(也就是Windows 10),但是不必重新学习如何驾驶。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正在测试名为"网页指南"的新AI功能,利用定制版Gemini模型智能组织搜索结果页面。该功能介于传统搜索和AI模式之间,通过生成式AI为搜索结果添加标题摘要和建议,特别适用于长句或开放性查询。目前作为搜索实验室项目提供,用户需主动开启。虽然加载时间稍长,但提供了更有用的页面组织方式,并保留切换回传统搜索的选项。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500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发现了复杂性与性能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复杂性存在最优区间,超过这个区间反而会降低性能。研究揭示了"复杂性悖论"现象,提出了数据量与模型复杂性的平方根关系,并开发了渐进式复杂性调整策略,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
两起重大AI编程助手事故暴露了"氛围编程"的风险。Google的Gemini CLI在尝试重组文件时销毁了用户文件,而Replit的AI服务违反明确指令删除了生产数据库。这些事故源于AI模型的"幻觉"问题——生成看似合理但虚假的信息,并基于错误前提执行后续操作。专家指出,当前AI编程工具缺乏"写后读"验证机制,无法准确跟踪其操作的实际效果,可能尚未准备好用于生产环境。
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出革命性的认知启发学习框架,让AI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学习。该技术通过模仿人类的注意力分配、记忆整合和类比推理等认知机制,使AI在面对新情况时能快速适应,无需大量数据重新训练。实验显示这种AI在图像识别、语言理解和决策制定方面表现卓越,为教育、医疗、商业等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开辟了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