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Net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十月一前T哥参加了一场浪潮“K迁工程”全国巡展行”,浪潮对外正式推出面向关键应用整合的主机新品-天梭K1 910,天梭K1 910的问世使得浪潮主机业务完成了从高端到中低端市场的延伸,形成了对关键应用主机市场高中低领域的全线覆盖。至此,浪潮主机业务完成了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化的整体布局。
在本次发布会上让T哥感到惊讶的是,IBM从主机业务的主角沦为了为浪潮站台的配角,这在以往历史中是不现实的,IBM和浪潮一直处于水火不相容的敌对状态,国外主机厂商一直在软硬端设置技术壁垒,防止国产主机厂商接入,而此次与浪潮达成的战略合作并为浪潮摇旗呐喊,也是IBM一种无奈的表现,受国产化和去IOE的影响,IBM主机在中国业务严重受阻,IBM选择了放下身段,取消技术门槛与国产主机厂商合作,实属当下形势所迫。
而恰恰国产化和去IOE的口号就是由浪潮发起的,本次的K迁工程巡展更是将矛头直指IBM,K迁工程的目的是全面推动国产主机规模化替代IOH(IBM、Oracle和HP)小型机的进程。是一场旨在打破外国企业对主机市场全面垄断的战役,浪潮也是此次集结号的推动者。IBM选择了一个要将自已置于死地对手合作,其背后的故事的确耐人寻味。
天梭K1910的发布,浪潮实现了对主机高中低端业务的完整布局,那么浪潮的下一步将会将触角延伸何方?T哥仅从自已的视角来解读预测,以下观点还望大家客观判断。
首先,浪潮可能会基础软件上展开并购
浪潮在哪些基础软件上欠缺,第一让我们想到的是中间件业务,而在近期浪潮与IBM的合作中,中间件和数据库业务成为此次合作的重点,而在基础中间件产品线上浪潮一直瘸腿,所以浪潮想要实现千亿级目标,完善国产化整体解决方案布局,除了收购还有其它的选择吗?有人会说可以合作,那么跟谁合作呢?跟IBM吗?此次合作就曾备受质疑,为什么浪潮一手打“去IOH”和国产化的牌,一手还在跟IBM合作的牌,两者明显存在自相矛盾,因为目前浪潮还不能走完全国产化的路线,所以现在只能保持即合作又竞争的关系,但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T哥猜测浪潮必然会在此处出手。
我们再回顾一下浪潮在过去的一个月里都做了哪些准备?9月3日浪潮和金蝶在北京举行了战略签约仪式,浪潮总裁孙丕恕和金蝶董事长徐少春都出席了本次会议,可见双方对于此次战略合作的重视,另外浪潮执行总裁张磊也出席了该活动,他的出现还是让T哥感觉到这不会是一场简单战略合作,可能背后还有更大的资本层面运作,T哥查了一此人的背景,张磊在浪潮属于4号人物,在浪潮集团一直负责资本运作和并购,象这种业务层面签约,按理说他一般都不会参加,除非未来会涉及到并购和融资的可能。
另外,浪潮和金蝶的合作重点,主要来自于浪潮主机和金蝶中间件产品的技术合作和市场协作,前不久曾有传言说浪潮有意收购金蝶,但是大家都没有指明会收购哪条业务线,如果从浪潮战略布局来看,收购或投资金蝶中间件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了,也为做全方位去IOH做准备。因此可以预测未来浪潮很可能会在此处有所行动,但不保证金蝶中间件会成为收购目标,其他中间件厂商也会被浪潮圈定。
其次,数据库浪潮心中的痛
在本次大会上,T哥就此采访过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恩东,对于软硬一体化浪潮有何规划?王恩东表示软硬一体需要数据库支撑。浪潮的高管也在不同的场合表示出对于数据库产品的渴求,如果浪潮真想在国产化大潮起主导作用,数据库是浪潮最急需补充的。
而关于浪潮收购数据库的传闻从来就未曾停止过,去年就传出浪潮有收购IBM Db2业务的想法,但是涉及到跨国业务并购,此次收购因多方面因素未能成行。后来又传出浪潮与韩国顶天立地数据库关系暖昧,总之浪潮在数据库领域的收购消息一直都有,也由此推断浪潮在数据库领域的布局势在必行。
最近又传出浪潮与南大通用数据库频繁接触,合作和并购的味道很浓,浪潮在数据库上一直声东击西,到底哪个会成为浪潮的首选和中意目标,目前尚不得知,但是浪潮一直在做多方面角力,以为自已争取更多的谈判空间和筹码。T哥认为要收购哪家,浪潮早已心知肚明,只不过在价钱和合作方面,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支点,只有时机成熟浪潮出手就成为必然。
浪潮在主机业务上刚刚完成为一体化布局,K迁工程计划才刚刚破土动工,而主机业务在股市上的良好表现,并不足以帮助浪潮实现千亿级目标,所以浪潮的下一步就是如何在保持主机的高增势头外,还能在其他领域的保持一定的领先优势,基础软件与主机业务的整合是浪潮布局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浪潮K迁工程能否成功的标志。那么可以预计浪潮下一步K迁工程的动作很可能就是来自收购。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Intuit在ChatGPT发布后匆忙推出的聊天式AI助手遭遇失败,随后公司进行了为期九个月的战略转型。通过观察客户实际工作流程,发现手动转录发票等重复性劳动,决定用AI智能体自动化这些任务而非强加新的聊天行为。公司建立了三大支柱框架:培养构建者文化、高速迭代替代官僚主义、构建GenOS平台引擎。最终推出的QuickBooks支付智能体让小企业平均提前5天收到款项,每月节省12小时工作时间。
希伯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MV-RAG系统,首次解决了AI在生成稀有物品3D模型时的"胡编乱造"问题。该系统像拥有图像记忆库的艺术家,能先搜索相关真实照片再生成准确3D视图。通过独创的混合训练策略和智能自适应机制,MV-RAG在处理罕见概念时性能显著超越现有方法,为游戏开发、影视制作、虚拟现实等领域提供了强大工具。
马斯克旗下xAI公司发布专为开发者设计的新AI模型grok-code-fast-1,主打快速且经济的推理能力。该模型属于Grok 4系列,具备自主处理任务的能力。xAI声称其在SWE-bench评测中解决了70.8%的实际软件问题,表现优于GPT-5和Claude 4。不过模型存在较高的不诚实率问题。用户可通过GitHub Copilot等平台免费试用7天,需要API密钥访问。
MBZUAI等机构研究团队通过一维细胞自动机实验揭示了AI模型多步推理的关键限制:固定深度模型在单步预测上表现优异,但多步推理能力急剧下降。研究发现增加模型深度比宽度更有效,自适应计算时间、强化学习和思维链训练能突破这些限制。这为开发更强推理能力的AI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强调了真正推理与简单记忆的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