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文/张晓楠):这是一场纯粹的产品发布会,青云QingCloud采用区域多活网络架构的北京3区(PEK3)正式上线运营、SDN/NFV 2.0网络技术正式发布、青存QingStor对象存储服务正式启动公测。
这也是一场令人意犹未尽的交响音乐会, 只是与大多演奏古典音乐不同,这次的音乐会选择的是雅俗共赏的电影原声交响乐。
在记者眼中,青云一直是一家具有浓郁工程师文化的公司,不过把产品发布会与音乐会开在一块儿这种有点小任性的做法,倒是提醒了我,青云本就是家情怀满满的公司,这几年“任性”的事儿的确没少做。
耳朵里先灌进参数指标、再灌进音符,这种反差有着冰与火的效果,就好似青云的性格,有时候低调得快落尽尘埃,有时候高调得快要疯魔。不过尽管如此你永远不会看不懂他,就像手工艺人几百年来将工艺传承用来打磨一件工艺品一样,青云倾其所有就是要打磨过硬的产品,匠心可敬…
这次发布会上青云公布北京3区(PEK3)正式上线运营,北京3区是继北京1区(PEK1)、广东1区(GD1)、北京2区(PEK2)以及位于香港的亚太1区(AP1)之后,青云第五个自营的公有云区域。北京3区由三个独立数据中心构成,采用多路环形BGP骨干网,能够轻松实现同城双活或多活、异地备份与容灾等实用功能。配合最新发布的QingCloud SDN/NFV 2.0技术,帮助用户实现超大规模、超高性能、功能完备的组网能力。
在定价方面,北京3区(PEK3)将与北京2区(PEK2)价格保持一致,用户可以通过工单系统申请开通。此外,随着北京3区(PEK3)的正式运营,青存QingStor对象存储服务也正式启动公测,申请流程相同。
对于北京3区拥有的SDN/NFV 2.0能力,青云QingCloud CEO黄允松颇多感慨:“了解我的人都知道,当我的账面上只有一千多万元现金的时候,我花了四百万元买了两个B段。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我就知道我要做这件事情,我们筹划这件事情很久很久了。”SDN、NV、NFV在近年来愈发进入我们的视线,但是因为初期投资太大、技术投资过于漫长,做这个事儿并不容易,青云在这个项目已经投入了两年半的精力和金钱,但是黄允松认为这事儿必须做:“环球统一一体化的、永远不会出问题而且极度廉价的网络是云计算应该追求的。”具体到北京3区,据记者了解,在2016年、2017年这两年内就能够全部完工。
青云QingCloud CEO黄允松
北京3区成为青云骨干网全球布局的第一个节点,通过多路环形BGP骨干网确保网络的高可用性,不受单一物理广域链路的绝对依赖,且云内各数据中心之间的通讯均为高速内网(暂为同地区)。此外,QingCloud骨干网还具有可编程的能力,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对黑客行为进行自动处理。
黄允松解释,从环球来看,青云不会对基础网络运营商做非常强的甄别性选择。只要价格便宜、童叟无欺,青云就会接入。对青云来说,在广域网上的开发和投资类似于在IaaS层的开发投资,IaaS层的资源是CPU、Memory、Disk(storage)、Router、Switch;广域网上的资源就变成Backbone network、IP地址,变成跨地区、跨国的traffic,而这一切都是可编程的。青云希望透过这一层的努力,能够让骨干线路成为一个非常透明化、从此不为世人所见的东西。就好像你在家里面用电器的时候不会考虑高压电的输电网是如何工作的。
具体到为什么青云要做SDN/NFV 2.0,青云QingCloud CTO甘泉表示:“目前很多用户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上的部署基本上都超过上千台VM,没准儿不久的将来就有一万台的VM部署。大规模部署的需求、组网能力的需求和功能的需求都迫使我们一定要研制下一代网络——SDN/NFV 2.0。”
SDN/NFV 2.0相对于SDN/NFV 1.0 有哪些看到的和看不到的变化
青云QingCloud CTO甘泉
超大规模部署,适应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不同部署需求:私有云用户大量依赖基础网络,要求VM直接绑定公网IP,直达物理网络,QingCloud SDN/NFV 2.0 支持可以无限水平扩展的基础网络,并保持高可用及高性能,VM任意迁移,IP地址保持不变;公有云用户依赖网络隔离,QingCloud SDN/NFV 2.0 实现超大规模的私有网络,单个私有网络容纳最多60,000台VM。
接近物理硬件的虚拟网络性能:变树状架构为网状架构,VM之间的网络通讯采用点对点直连,没有软交换机和路由器的性能损耗;通讯性能不会随规模扩大而降低。
更丰富、灵活的网络功能:VPC (Virtual Private Cloud,虚拟私有云)内部的虚拟机可以直接绑定公网IP,不再受到虚拟路由器通过端口转发形式同外网通讯的限制;从而实现VPC内的VM自由组网。推出 LB Cluster(Load Balancer Cluster,负载均衡集群),可对进入流量进行分流,出流量经由多台Virtual Gateway(虚拟网关)分担负载,单IP可承载1TB出流量。对电商类用户尤其适用。LB 的 Backend 直接连接任何VM。仍然支持GRE/IPSec/DHCP/OpenVPN/PPTP。
无专有设备依赖:青云QingCloud公有云平台和私有云项目兼容通用X86服务器,基于Linux Kernel,使用普通万兆交换机;自有技术,服务能力不受专有设备局限,保持核心竞争力;私有云方案无任何专有设备要求,保护客户资产和设备采购自由;交付标准、通用和兼容的功能。尽管底层没有采用主流方案或开源框架,但交付的功能和组件完全标准、通用和兼容,在可操控性方面类似纯物理设备的管理。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是德科技高级副总裁兼通信解决方案事业部总裁Kailash Narayanan现场指出,算力固然重要,但如果能耗过高,技术的实用性将大打折扣,因此,所有的高速、高性能计算,都必须在极低的功耗下实现,这是AI等技术能否大规模落地的核心前提。
DeepSeek-AI团队通过创新的软硬件协同设计,仅用2048张GPU训练出性能卓越的DeepSeek-V3大语言模型,挑战了AI训练需要海量资源的传统观念。该研究采用多头潜在注意力、专家混合架构、FP8低精度训练等技术,大幅提升内存效率和计算性能,为AI技术的民主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开发出首个AI"记忆操作系统"MemOS,解决了AI系统无法实现人类般持久记忆和学习的根本限制。该系统将记忆视为核心计算资源进行调度、共享和演化,在时间推理任务中相比OpenAI记忆系统性能提升159%。MemOS采用三层架构设计,通过标准化记忆单元实现跨平台记忆迁移,有望改变企业AI部署模式。
加拿大女王大学研究团队首次系统评估了大型视频语言模型的因果推理能力,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在理解视频中事件因果关系方面表现极差,大多数模型准确率甚至低于随机猜测。研究创建了全球首个视频因果推理基准VCRBench,并提出了识别-推理分解法(RRD),通过任务分解显著提升了AI性能,最高改善幅度达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