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全球经济依次经历了金融高速增长和互联网高速增长的催生。如今,全世界的各个大国都开始重新关注制造业,振兴发展制造业。因为大家最终发现:原来制造业才是国家的经济之本。基于此,各个国家都提出了新一轮制造业发展蓝图,包括我国在内。我国在工业4.0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包括:最新的国家政策指向。而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也都提出了关于新一轮制造业发展的各自方向。
在总结各国的工业发展方向时,有三个非常突出的共性:数字化、智能化和服务化。针对数字化和智能化,已经有很多的业界专家提出并解读过很多类似的概念和想法,大家比较容易理解。而今天,我想重点强调的是关于制造业的服务化。这个概念,之前很少有人提及。作为一名在IBM为服务业提供服务超过10年的工作者,我觉得制造业的服务化与数字化和智能化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所以,我今天的演讲主题就从服务化开始。”以下是IBM全球技术服务部市场拓展总监江涛,就这个主题展开的精彩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今天分享的主题是:服务化。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什么是服务化,我引入一家全球著名的第三方独立调研公司的报告来说明下。他们的调研报告是从2012年到2015年,历时三年完成。报告涉及了全球的10个工业制造国家,包括:美国、中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其中,该调查在中国选取的调研样本占比较大,占比仅次于美国。在这10个制造强国中,总计调查了300位公司的负责人,包括:CEO或COO等其他类似级别的负责人。调研内容主要征集他们对制造业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未来的发展方向及他们对制造业的观点和看法。
这个报告里中,有几个比较重要的观点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第一个观点是增加产品差异化。无论是做哪个行业的生产,我们要让产品具有差异化。比如:在行业红海的血拼中,我们就要生产更具附加值的产品。差异服务化是产品差异的重要的来源,是产品脱颖而出的重要突破点,它能让我们的产品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里所说的服务化不仅仅是指对我们的产品进行售后服务,保证产品坏了可以进行维修。我们今天讲的服务化概念不仅是关注产品本身的设计、研发、制造,还要关注产品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及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
这里面有一个数字:71%。从2012年这个调研开始进行的那一刻起,到2015年现在这个报告出来,已有71%的被调查企业已经在向产品的服务化、战略的服务化转型。
服务化的终极目标是:让我们的产品更好,让我们做更好的产品。这个产品不光是一个产品,还要关注于接口,我们要连接。
针对服务化的生产平台,我们生产研发一款产品不仅仅是关注产品本身的功能以及卖出了多少台,而是我们这款产品是不是以用户为中心,我们关注的是用户体验。我们能不能打通上下游,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更多的价值?如果可以做到这些,这将是一款成功的产品,甚至这款产品可以成就一个企业,使企业最终走向成功。
这个报告,实际上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服务化内在的动力问题,强调了在服务化过程当中我们可能面临的挑战。服务化的动力是什么?这里用了一个词:Ecosystem——强制的命令的意味,所以可见,在全球做制造业转型的过程中,服务化已是大势所趋。
我们除了关注产品本身之外,如果能够更多的关注服务与我们的客户,那么这款产品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另外,服务化究竟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到我们呢?举一个IBM的例子说明。IBM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卓越的IT产品的制造商。我们制造了从大机到PC,到各种不同层次的硬件产品,还包括一些集成的行业解决方案。在这些解决方案中,除了关注自己的产品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产品就是芯片,IBM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开发和制造商。
15年前,IBM开始做服务的转型,这个理念一直贯彻至今天。数据显示:IBM全球服务部已经和产品服务同起同坐。作为制造厂商,我相信如果你们可以从今天起就开始关注产品服务化,我相信未来你们一定能够成为像IBM一样成功的服务商。
另外,我想举两个例子。现在国内最大的一家电信解决方案提供商是IBM在国内非常成功的合作伙伴和客户。IBM对这家企业做了很多年的知识的灌输,包括:研发能力的培养、组织架构的转型、业务方向或技术方向的变革。我们帮助这家企业成为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我希望大家不要认为这个服务化本身只是去关注产品服务,而是说在整个体系,包括:企业的运作方式、人才的培养、企业的组织架构,这些东西都在提供服务化里面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服务化的过程当中,对中小型或新型的创业企业来说,他们面临了非常大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成本的投入。在创业初期,你可能没有办法在关注产品本身的研发和制造的同时建造很完整的很完善很庞大的服务体系或者是你的服务能力有限使你这个时候不得不面对这个挑战。另外,初创企业的专注度有限,这是必须面临的另外一个挑战。不可能同时做两件都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我们只能专注其中之一。
另外,还有一个是中国的很多企业都面临的普遍的问题,就是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的业务日新月异,企业从很小的量做到很大的量,只是用了短短的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时间。这时候,你的服务体系是否能支持企业的快速的增长以及能否让你的企业走的更远?这是普遍存在的困惑。在这个时候,我们必然会寻求一些外部的资源,去利用、借用其它现有的资源,让我们平稳的发展。
刚刚我接受了一个媒体的采访,问:IBM可以在中国制造2025发展过程当中,做些什么或者对中国能贡献一些什么?IBM已经有一个非常成熟的服务体系,已经经过了15年的服务转型,做好准备了。这张图中展现的都是看的到摸的着的部件,包括:呼叫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等等。但其中我最想跟大家传递的一个信息是:这样摆出来很容易,但其实每一部件都是一个课题。比如:呼叫中心。呼叫中心已经很普遍了,但实际上想做好,要怎么做?怎么做才能符合你行业,怎么做才能效率最高?这些都很难。另外,企业的产品服务体系怎么备件才能够最经济?这里面其实有着很精密的算法。再举个例子。我们有一个合资企业叫蓝色快车,他们和铁道部合作,他们的配体备件从来不落地就在火车上,这个配体备件的管理模式就是在火车上不同于在备件中心。
在这里,我想传递的一个信息是:如果我们现在国内的这些企业,如果你们在这些能力打造的过程中,如果碰上瓶颈的话,我们可以一起探讨,找一个最合适的方法,满足你最基本的转型的需求。
IBM中国研发中心和全球的服务中心,在中国设立的各种机构总计将近4万人。在中国,这些资源已经可以被大家所利用,这就是我们的价值。
IBM在美国医疗数据的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Watson是一个在线的利用IBM超强的计算能力进行的医疗数据分析的平台。Merge是关于医疗影像的处理平台。在这个案例中,我想说的是:第一,它需要有强大的计算能力,这是IBM一贯的强项。另外,这是IBM进入特定医疗领域做的一个系统,包括:数据分析、数据的处理、人工智能。这个系统里面储存了大量数据,Watson可以提供医疗大数据的处理分析,帮助医生进行医疗诊断、确立医疗方案,减轻医生的压力,这套系统非常了不起。
IBM最近在芯片制造和研发过程中,在内脑思维芯片开发领域又成功研发了一个新的Watson。所以不久的将来,计算机智能离替代人脑智能又近了一步。
这种创新思维就是服务化。我们提供一种服务,建立一个生态系统,提供一种行业里面的服务,这就是服务化。不光是产品,这里面有网络设备、有计算设备、有存储设备、有传输设备,这里面什么都有这就是服务化。在中国,我们还要考虑到,我们可以提供什么样的解决方案,能够影响上下游什么样的价值链。如果某一产品在某一价值链中形成了一个特有独有的价值的话,我们就是一个成功的产品和企业。
最后,这就是我们现在正在运行的产品,目前它已经实现了本土制造、本土设计及本土服务,未来我们的愿景是再提供具有大数据、医疗和云的服务支撑。富士胶片为中国定制了一款产品,生产、研发和销售都是由富士胶片完成。IBM负责这款产品在整个中国的产品生命周期服务。整个产品销售出去之后,所有的服务细节,包括:整个产品管理、数据,都是IBM负责完成的。
另外,这个产品后续有一个很好的愿景,它可以集中所有的病例数据,医疗影像数据到一个平台上,平台上形成数据堆积。富士胶片本身是有着医疗设备制造的厂商,他可以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最后在云端实现互联网医疗,实现医生在线诊断,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将来会有云,会有大数据,会有整个的产业的一个颠覆。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串流技术正打破传统游戏边界,让"即点即玩"的畅快体验触手可及,不仅重塑了玩家的游戏方式,更将引领整个产业迈向云端加速迈进。
高通宣布收购越南 AI 研究公司 VinAI 的生成式 AI 部门,金额未披露。这标志着高通持续扩张 AI 工具领域。VinAI 由前 DeepMind 研究科学家 Hung Bui 创立,开发多种生成式 AI 技术。此次收购将增强高通在 AI 解决方案方面的能力,有望为多个行业和消费者带来创新。
GameForge AI 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游戏开发平台,可帮助用户轻松创建自己的游戏世界。本文介绍了 GameForge AI 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创建角色、场景和任务等。虽然 AI 生成速度较慢,但平台对游戏设计师、桌游爱好者和学生等用户都很有吸引力。与其他 AI 创作工具相比,GameForge AI 更注重构建复杂的叙事驱动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