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文/邹大斌): 日前,Parallels对外发布了最新版应用和桌面交付套件——Parallels Remote Application Server V15。它将为IT组织提供最便捷和最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从而便于员工在任何设备上操作Windows应用程序和桌面。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和BYOD的兴起,用户对移动办公的需求被激发出来,尤其是涉及产品安全(比如研发)或者需要在公司以外演示的应用场景(比如保险销售),桌面和应用交付市场就是为满足这类应用需求而产生并快速成长的。当然,竞争也比较激烈。在中国市场除了Parallels Remote Application Server之外,还有VMware和Ctrix,不少中国本土企业也提供这类解决方案。另外,随着超融合的兴起,不少超融合厂商也与桌面及应用交付供应商联合推出了整体的解决方案。
“面对这一市场,简单易用以及高性价比将是Parallels Remote Application Server参与市场竞争的最大优势。”Parallels 亚太区跨平台解决方案业务总经理Eugenio Ferrante表示。
他说,与同类产品相比,Parallels Remote Application Server学习曲线短、部署速度快、轻松从竞争平台迁移、集成式负载均衡解决方案和最低的授权成本等优势,以确保 IT组织将宝贵的IT预算重新调配给其他项目。
比如,Parallels Remote Application Server有一个邮件邀请功能,在IT管理人员为用户配置好桌面和应用之后,只要给用户发一封包含访问路径链接的邀请邮件,用户只要点击这个链接就可以马上打开应用和桌面,而无需进行任何配置。
据悉,Parallels Remote Application Server的设计充分考虑了IT管理便捷性和终端用户体验,因此具有优化的用户界面,这大大减少了最常见的任务管理耗费的时间,包括通过直观的配置向导支持应用维护和新服务器设置来流程化用户注册。
Parallels总裁Jack Zubarev表示:“Parallels Remote Application Server V15为企业的IT部门、系统集成商和管理服务提供商提供了最简单的桌面和应用交付解决方案。显著降低向员工的任何设备交付任一应用程序的复杂度和成本是我们发布V15的主要目标。”
Parallels Remote Application Server 可让IT管理员非常灵活地向员工的自带设备或选择程序提供Windows和Windows应用程序。该解决方案整合了所有适用于远程桌面和应用程序交付的主要功能——包括报表、高可用性、双因子认证和Windows客户端管理——而其它同类产品往往单独出售此类功能。Parallels Remote Application Server从一开始就功能齐备,无需安装额外模块,因而成为各类企业的理想之选。
具体而言,Parallels Remote Application Server V15的主要亮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1.更加完善的用户体验:
2. 更强大的IT管理功能:
3. 发布多样性:
4.更高安全性:
5. 集成式支持:
目前,用户可登录Parallels官网,下载Parallels Remote Application Server V15的30天免费试用版,其中包括50个并发用户许可。而在产品定价方面,Parallels Remote Application Server V15提供售价每年698元的单用户许可,包括支持服务在内的全部功能,并显著降低了购置成本、支持成本和培训成本。
Parallels Remote Application Server于2016年2月3日正式上市,通过在线和授权经销商销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ocker公司发布重大新功能,旨在简化智能体AI应用的构建、运行和部署。公司扩展了Docker Compose工具以支持AI智能体和模型的大规模部署,并推出Docker Offload服务,允许开发者将AI工作负载转移到云端。新功能还支持模型上下文协议网关的安全连接,并与谷歌云、微软Azure等合作伙伴集成。
这项研究首次将在线强化学习成功应用于流匹配模型,通过巧妙的ODE到SDE转换和去噪减少策略,显著提升了AI图像生成的精确度和可控性。在复合场景生成、文字渲染等任务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AI生成领域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
欧盟发布AI法案实施细则,要求谷歌、Meta、OpenAI等公司承诺不使用盗版材料训练AI,详细披露训练数据来源和模型设计理念。新规还要求公司尊重付费墙和网站爬虫限制,公开训练和推理的总能耗,并在5-10天内向欧盟AI办公室报告安全事件。违规企业可能面临年销售额7%或3%的罚款。
这篇由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多所知名高校发表的综述论文,系统梳理了统一多模态理解与生成模型的最新发展。研究将现有模型分为扩散、自回归和混合三大类型,详细分析了不同图像编码策略的特点,整理了相关数据集和评估基准,并深入探讨了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