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1995年,吴晓波花了自己半年的工资买了一台IBM thinkpad,这个举动被同事们嘲笑了。当时,他所服务的机构福利极好,从房子、煤气灶到过年的大米和东海带鱼,样样都有的分,写稿用的圆珠笔、笔记本和墨水更是随要随取。
“他们说,你怎么能用这么多钱去买个写作的工具呢?但是,有了这台电脑以后,我开始用中文输入写作。另外,当时我们都有简报的习惯,后来我不作简报了,我把看的东西直接存在电脑里,我现在还有这个习惯,我每个月里会有一天时间躲在家里把各种材料输入到电脑里面去。”
著名财经作家 自媒体人 吴晓波
两三年后,吴晓波又惦记上了互联网,他对自己的这些选择有些沾沾自喜:“我们是第一批拨号上网的人,这个世界就打开了一扇窗口。我们这一代人大概在30多岁的时候,很快地就能领先于前辈们了。现在想来,我们并不比他们更聪明、更勤奋,但是通过这些工具,我们开始了解全球化和互联网,所以我觉得是电脑这些工具,让一代一代的人走在了他们前辈的前面。”
最近,吴晓波对IBM Watson产生了很大兴趣,他甚至给自己幻想了一个名叫“吴晓波”的宠物:“我每天上网搜资料、写作、跟人交流,我所有的知识储备会跟他同步,无论是在智力上,对事件的判断上,甚至他在情绪上。他能告诉我最近哪部电影最好看,最近哪篇文章最好看,最近应该到哪儿去玩。”
吴晓波表示,如同汽车淘汰马车,不是因为马匹不够健美强壮,而是因为工具的革命性迭代。“一个新工具的出现,也就意味着一个行业的转折点时刻到来了。就如同汽车对马车的替代,计算机对笔和墨水的替代,其实都是意味着行业转折点的到来。在马车时代的时候,可能这个城市里面的交通、制造业、服务业都是围绕那匹马车进行的,伦敦100多年前一个重大的课题是怎么处理那些马粪。而当汽车出现以后,所有跟马车有关的产业链彻底瓦解掉了,而且速度比我们想象得快很多。因此,每一次产业的升级都是工具迭代的结果。”
现在,工具的冲击已经体现在我国的经济体。中国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全世界都在计算中国的经济总量什么时候超过美国,大家都知道医疗治疗行业未来最大的市场会在中国。但这些变化不是线性发生的,是在一次又一次工具革命的推动下所带来的结果。
“我最近在广东、江苏、浙江等中国沿海城市实地走访,看到很多大规模的企业、中小企业的破产倒逼、歇业转移,有很多这些行业的老朋友看着我问,我该怎么办?其实他们所面临的问题都是在一个新的工具革命发生的时候所产生的恐慌,而且这一次的淘汰,我认为很可能是一个革命性的,因为信息化革命已经发展到认知技术,人工智能进化到这个地步的时候,原有的很多核心能力和原有很多技术已经完全不适应了。”
吴晓波在自己的微信中说,在这个意义上,21世纪的工具衰老速度一定快于人的年龄的衰老。每一次工具革命发生的时候,原有生态中的既得利益者往往无法适应,他们的思维和运作体系已在原有的工具系统中形成惯性,那太让人舒服了,改变则意味着砸烂一切,在犹豫和恐惧中,新的竞争者已经刀逼颈部。所以,转型升级的成功率十分低,非有大勇气者,不能背叛自己过去的成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腾讯微信AI团队开发的ComoRAG系统通过模仿人脑认知机制,让AI具备了动态记忆和循环推理能力,在长文本理解任务上相比传统方法准确率提升高达11%。该系统采用三层知识组织结构和五步认知循环过程,能够像侦探破案一样主动探索线索、整合信息、构建完整推理链条,特别在处理复杂叙事推理问题时表现优异,标志着AI从信息检索工具向智能推理伙伴的重要转变。
人工智能代表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它不仅是机械化工具,更是全球范围内增强、合作和颠覆的催化剂。AI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在医疗、国防、金融和公共治理等领域发挥变革作用。与以往技术不同,AI能够增强人类决策能力,提升效率和创新。然而,算法偏见、网络安全威胁和隐私问题等风险不容忽视。未来AI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协调合作,建立伦理、法律框架,确保AI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积极力量。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团队开发的4DNeX系统实现了从单张照片生成完整4D动态场景的突破。该技术采用6D视频表示法融合RGB颜色和XYZ空间信息,构建了包含920万帧数据的4DNeX-10M大规模数据集,通过改进视频扩散模型实现15分钟内的高效生成,在动态程度和一致性指标上显著优于现有方法,为虚拟现实、影视制作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