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文/张晓楠):近日,IBM宣布其基于SaaS的营销云解决方案——IBM Marketing Cloud正式在大中华区落地。这一产品紧密贴合了中国市场的特点和需求——针对微信营销在中国的火热,IBM营销云推出了微信营销组件——IBM WeChat Audiences,通过这一微信营销组件,营销人员可以更容易地选择目标顾客,规划信息推送时间,从而让营销人员向客户提供更具有针对性和竞争力的营销组合。
IBM营销云的前身,是两年半前IBM收购的一家云营销公司——Silverpop。基于Silverpop多租户的SaaS特性以及万级的用户群,IBM打造了其SaaS模式的营销云解决方案。
据IBM认知商务事业部市场解决方案副总裁Christopher K.Wong介绍,Silverpop中有一个非常强的技术——Universal behaviors(普遍行为分析),可以把每个个体的行为与身份进行匹配,利用这一行为分析结果对每个人提供定制化的、有针对性的服务。而且鉴于Silverpop多租户的特性,这一行为分析和身份匹配工作可以实时进行。
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IBM营销云解决方案对来自不同渠道信息的捕捉和分析、并实现对消费者身份和相关数据进行管理的能力。对此Christopher K.Wong强调:“我们更关注不同渠道之间的协作和消费者的体验,而不是单一渠道的互动结果。”其实这句话的提出是有背景的,当前市场上给用户提供单一营销工具的解决方案并不少见,无论是传统软件厂商还是互联网公司,都在介入营销云的市场。但是在Christopher K.Wong看来,市面上很多营销云产品只解决用户某一个需求痛点,是一个碎片化的应用,缺乏整合的跨渠道管理能力,而这正是IBM营销云的强项所在。
在IBM营销云的产品特色方面,在记者看来其协作性也是另外一大亮点。协作不仅仅是指IBM营销云解决方案可以收集和分析来自不同渠道、不同工具之上的数据,还在于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毕竟在当今移动和社交的时代,企业内部各个部门都多少会与客户打交道,这也就有着多方获取客户数据的途径和可能。这时候在数据之上,如何让团队实现紧密合作变得尤为重要。这时候IBM营销活动设计工具——IBM Journey Designer就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了。IBM Journey Designer为用户提供一个虚拟白板,营销团队共享“用户画像”,同步了解顾客购买过程,进而做出更明智决策。只需拖放鼠标,营销人员就可轻松设计一个数字营销活动,这个工具使得组织内部不同的人可以在一起进行协作。
除此之外,IBM营销云还包括IBM营销过程分析工具(IBM Journey Analytics)、IBM用户行为分析工具(IBM Customer Experience Analytics)、IBM商务洞察分析工具(IBM Commerce Insights)等,为营销人员提供市场营销活动从策划、执行到回顾全过程营销工具。
就当前来看,IBM营销云所面向的行业包括零售、电商、媒体、体育等等营销策略对企业经营带来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另外通过IBM营销云产品与其他解决方案的组合,也面向银行、电信、航空公司等行业提供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在解决方案的提供过程中,IBM认知技术也会从中发挥巨大威力,对此IBM认知商务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Patricia Cheong表示:“通过IBM认知技术的运用,市场营销者可以获知如何更好地利用数据,如何面对数据规则提供定制化服务。”在记者看来,认知技术可能会让IBM营销云更好地获取业绩洞察能力,也就是说对营销行为有具体行动、目标和结果的考量,更多地做到事前监控而不是事后分析。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uminary Cloud宣布完成7200万美元B轮融资,专注开发"物理AI"技术。该公司云原生平台可将仿真速度提升100倍,利用物理信息模型实时预测汽车、飞机等产品性能。公司推出针对特定行业的预训练模型,包括与本田合作的汽车设计模型和与Otto航空合作的飞机开发模型。融资由西门子风投领投,将用于扩大研发团队和市场销售。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通过MotionBench发现,当前最先进的AI视频理解模型在精细动作理解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准确率不足60%。他们提出的通过编码器融合技术TE Fusion有效改进了这一问题。这项研究揭示了视频AI理解的基础能力缺陷,为该领域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伦敦量子动态科技公司宣布交付业界首台采用传统半导体制造工艺的量子计算机。该系统已安装在英国国家量子计算中心,使用标准化300毫米硅晶圆,是首台自旋量子比特计算机。系统采用CMOS技术,占地约三个19英寸服务器机架,具备数据中心友好特性。公司开发的可扩展瓦片架构支持大规模生产,未来可扩展至每个量子处理单元数百万量子比特,为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多家机构推出OVO-Bench评测体系,首次系统评估视频AI的在线理解能力。研究发现当前最先进的模型如GPT-4o在实时视频理解任务中表现远不如人类,缺乏时间感知、实时记忆和主动响应能力。该研究为智能家居、在线教育、医疗监护等实际应用场景的AI升级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