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不论是传统IT架构管理者还是云架构管理者,都对容器的技术优势赞不绝口,但真正困扰着用户的难题在于,到底哪种容器方案最为出色。为了解决这一标准争议,由Docker公司和Linux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开放容器计划(Open Container Initiative,OCI)力求打造一套通用型容器标准,其中的最新成果正是OCI Image Format Spec项目。
容器标准化正在实现当中
作为OCI的首个项目,OCI Runtime Spec规范了容器的运行规则,而新项目OCI Image Format Spec则提供一整套开放容器镜像规范,其中包含运行特定软件所需要的全部构建组件,这也意味着容器技术“一次打包,随处运行”的承诺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那么其重要意义又在哪里?CoreOS公司CEO Alex Polvi的回答是:“类似于火狐与Chrome,容器领域也存在着Docker与rkt(两款高人气容器方案)。经过此次改革,二者相当于拥有了共享的HTML5,这意味着开发者的成果能够在任意浏览器当中拥有同样的运行效果。”
OCI技术监督委员会主席兼CoreOS公司CTO Brandon Philips补充称:“我们很高兴能够在OCI Image Format Spec项目当中与强大的技术社区进行合作,共同促成容器镜像的生成、验证、签署、命名与分发。”在一篇博文中,COreOS开发团队负责人Jonathan Boulle指出:“在不久的将来,Docker与rkt将支持一套共享式标准容器镜像格式,而其遵循的开放规范则来自OCI。”
据悉,这套新规范基于Docker 2.2版本,同时还将引入CoreOS公司的appc规范。正如Boulle所解释:开发者们将能够打包并签署应用程序容器,而后将其运行在一系列容器引擎当中。
而对用户而言,“拥有这样一套容器镜像规范,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并加以实现,保证容器无需修改即可运行在各类Runtime当中——包括rkt、Docker、Kubernetes以及Amazon ECS等。”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印度理工学院研究团队从大脑神经科学的戴尔定律出发,开发了基于几何布朗运动的全新AI图像生成技术。该方法使用乘性更新规则替代传统加性方法,使AI训练过程更符合生物学习原理,权重分布呈现对数正态特征。研究团队创建了乘性分数匹配理论框架,在标准数据集上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生物学启发的AI技术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英伟达和诺基亚宣布战略合作,将英伟达AI驱动的无线接入网产品集成到诺基亚RAN产品组合中,助力运营商在英伟达平台上部署AI原生5G Advanced和6G网络。双方将推出AI-RAN系统,提升网络性能和效率,为生成式AI和智能体AI应用提供无缝体验。英伟达将投资10亿美元并推出6G就绪的ARC-Pro计算平台,试验预计2026年开始。
Sony AI开发出SoundReactor框架,首次实现逐帧在线视频转音频生成,无需预知未来画面即可实时生成高质量立体声音效。该技术采用因果解码器和扩散头设计,在游戏视频测试中表现出色,延迟仅26.3毫秒,为实时内容创作、游戏世界生成和互动应用开辟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