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欧盟正在推出一个价值67亿欧元的巨型“科学云”,旨在更好地通过大数据进行学术研究。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新闻稿显示,欧盟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科学数据生产者,但是由于基础架构的不足和分散,这些‘大数据’没有充分发挥其潜力。”
该委员会的“开放科学云”( Open Science Cloud)旨在为欧盟170万研究人员和7000万科学技术专业人员提供“一个虚拟的环境来存储、共享和重新使用他们跨学科和跨边界的数据。”
该项目的启动资金是由Horizon 2020基金提供的,大约有20亿欧元。额外的47亿欧元将在未来五年中向公共和私人投资筹集。
新闻稿表示这个云计算项目“将得益于欧洲数据基础架构、高带宽网络、大规模存储设施和超级计算能力,这些都是有效使用和处理存储在云中的大数据集所必需的。”最初,该项目的用户会涉及欧洲的科学界,然后扩大到公共部门和工业界。
今天发布的一系列举措是按照欧盟数字化一体市场战略(Digital Single Market strategy)推出的,本次行动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根据该计划,欧盟委员会还会加快开发科技领域的通用标准的制定,例如5G通信网络和计算机安全以“现代化公共服务”等。欧盟的研究、科学和创新领域的委员Carlos Moedas表示:“我们听到了科学界建立开放科学基础架构的呼声,通过这个全面的计划我们可以着手此项工作。开放数据给欧洲科学、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好处将是巨大的。”
欧盟数字经济和社会委员Günther H-dot Oettinger表示:“通过这一行动,预计到2020年成为全球最顶尖的三个高性能计算项目。我们还希望考虑量子技术的潜力,这项技术有望解决目前超级计算机面临的计算问题。”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ContextGen,这是首个能够同时精确控制多个对象位置和外观的AI图像生成系统。该系统通过情境布局锚定和身份一致性注意力两大创新机制,解决了传统AI在多对象场景中位置控制不准确和身份保持困难的问题,并创建了业界首个10万样本的专业训练数据集,在多项测试中超越现有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SR-Scientist系统实现了人工智能在科学发现领域的重大突破。该系统能够像真正的科学家一样,从实验数据中自主发现数学公式,通过工具驱动的数据分析和长期优化机制,在四个科学领域的测试中比现有方法提高了6%-35%的精确度。这标志着AI从被动工具转变为主动科学发现者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