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文/张晓楠):无论创业之初就把目标瞄向海外,还是伴随业务拓展的需要而要进军海外市场,对于这些企业用户来说,在海外不同地方搭建IT基础架构既需要大量投资,也给运维带来较大压力,因此云计算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对于这些拓展海外业务的企业来说,既要业务求稳,也要IT能够支撑企业扩张的速度和规模,他们要选择这样一家云计算供应商:既懂得企业业务,又有稳定可靠的质量保障,而且还有过硬的品牌影响力和雄厚的技术实力, IBM SoftLayer是企业业务出海的坚实后盾。
SoftLayer 成立于 2005 年,通过标准化、模块式基础设施以及三重网络架构和强大的自动化能力提供全球范围内的服务,在全球范围内拥有13个数据中心,拥有超过 10 万台服务器。应该说收购SoftLayer是IBM在云计算战略布局的重中之重的一步。2013年,SoftLayer带着Born on the Cloud的基因被IBM以20亿美元收购,从此,SoftLayer被放在IBM云计算战略的最高位置,被IBM称为其云计算业务的基石。
对于拓展海外业务的用户来说,选择一家云计算供应商的时候有这样几个重要考量:
首先是部署的便利性,海外业务拓展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大到合作伙伴和政府关系,小到办公室装修和招聘员工,这时候IT的事儿最好以一种最便利、最高效的方式来解决。SoftLayer可以在几分钟内在全球进行应用的部署,快速满足业务扩展的需要。
其次海外业务拓展可谓摸着石头过河,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云服务的使用,最好是灵活扩展和可伸缩的,以适应企业海外业务的随时变化。SoftLayer以小时为单位的计量方式,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实现对业务变化的实时响应,不论是业务的扩展还是收缩。
另外,对于很多扩张海外业务的公司来说,节约成本还是硬道理,毕竟要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而SoftLayer不用一次性的大投入,只以很小的投入就可以拥有包括服务器、存储、全球高速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监控、备份和IT运维服务等全套IT系统。
最后,SoftLayer承诺以最低的价格提供独享的金属物理服务器,这点对用户来说吸引力巨大。
我们在采访几家SoftLayer用户的时候,他们都提到了这么一个特点:对于很多有着境外业务需求的SoftLayer用户来说,在使用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的数据中心的时候,其上的数据如果需要跨数据中心传输是需要支付费用的,对此SoftLayer提供了其全球数据中心间数据传输的免费服务,极大节约用户的使用成本。
除了这一重要特点之外,SoftLayer所提供的公网、私网、管理网三层网络切换的方案优于友商所提供的两层网络架构;其次,SoftLayer的API开放接口多达3000多个,无论从丰富度还是从细节度,都为开发者和创业公司提供了非常好的开发和部署应用环境;这里还要特别提一提SoftLayer灵活的定价策略,也是IBM针对客户需求做出的调整,为了帮助客户节约成本,包括考虑客户的实际需求,SoftLayer的定价也从按天细化到按小时计费。
在云计算市场,IBM的SoftLayer云服务有其鲜明特色,所面向的用户仍以企业级客户、企业级业务为主。虽然很多人愿意拿IBM的云去与AWS、微软Azure...等去比较,但是IBM对于其云战略有着非常清晰的定位和非常清醒的认识,绝对不会一味去迎合用户和市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科技亿万富翁拉里·埃里森资助的研究团队将向英国牛津大学投资1.18亿英镑,用于将AI技术应用于疫苗研究。牛津疫苗研究小组将领导这一项目,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对严重细菌感染和抗生素耐药性的反应。该项目由曾主导新冠疫苗试验的安德鲁·波拉德教授领导,计划采用人体挑战模型,让志愿者在受控条件下接触细菌,然后运用现代免疫学和AI工具来精确识别预测保护效果的免疫反应,以开发针对致命疾病的创新疫苗。
伦斯勒理工学院研究团队通过网络科学方法首次系统揭示了大语言模型的内部"认知架构"。研究发现AI模型采用类似鸟类大脑的弱定位架构,模块间通过分布式协作而非专业化分工来处理认知任务。这一发现颠覆了基于功能模块优化的传统思路,指出应充分利用网络级协作来提升AI性能。
据报道,ChatGPT开发商OpenAI计划在印度建设一座耗电量超过1吉瓦的数据中心,目前正寻找当地合作伙伴。该设施预计可容纳至少5.9万片英伟达B200芯片。这可能是OpenAI全球数据中心计划的一部分,旨在为国际用户提供更低延迟服务。OpenAI CEO奥特曼将于下月访问印度,公司还计划年底前在新德里开设办事处。
腾讯和清华研究团队首次从数学理论角度解释了为什么AI需要外部工具。研究证明纯文本AI存在"隐形枷锁",无法突破预训练的能力边界,而工具集成能打破这种限制,让AI获得全新的问题解决策略。团队还开发了ASPO算法,解决了训练AI更早使用工具的技术难题。实验显示配备工具的AI在数学问题上全面超越纯文本版本,展现出三种新奇认知模式,为构建更强大的AI系统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