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llel Application Challenge(简称PAC)2016,是由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CCF TCHPC)联合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协办的成为全国范围内(含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展开的最大规模并行应用挑战赛。
自2013年起,PAC经过三届赛事的成功举办,“高性能计算产业、学校、社会企业三方合作的生态系统”渐趋成型。以“问鼎巅峰、同心致远”为主题,旨在通过培养选拨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寻找最佳应用,发现顶尖优化人才,展现高性能计算的中国力量!
6月8日,挑战赛宣讲招募走进天津,并得到了天津大学专家老师的大力支持。
此外,“英特尔杯PAC全国并行应用挑战赛走进高校暨CMP代码现代化讲座”,也是Intel携手并行科技在全国举办“Intel Code Modernization partner”(简称CMP)知识系列讲座的重要延伸。CMP是在全球范围内的代码现代化知识讲座,通过与各国该领域领导企业与权威专家合作,培养和发现更多HPC领域优秀代码现代化编写和优化人才,并经过现场讲解演示,让更多技术研发人员可以充分利用包括Parallel Studio等在内的代码编译优化工具,更好的促进HPC行业发展
讲座将就关于“高性能计算机的加速利器”的使用、“高性能并行计算在流体力学中的应用“以及超级计算机发展趋势、并行编程思想及云服务体系建设等系列案例进行分享,通过立足于HPC——这一被称之为“国之重器”的领域,培养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HPC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并通过寻找行业最佳应用发现顶尖优化人才,实现超算助推的强国梦!
讲座地点: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33楼108;了解更多“PAC2016全国并行应用挑战赛”详情及报名,请关注“并行应用挑战赛”官方微信(微信号:PACChina-HPC)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ContextGen,这是首个能够同时精确控制多个对象位置和外观的AI图像生成系统。该系统通过情境布局锚定和身份一致性注意力两大创新机制,解决了传统AI在多对象场景中位置控制不准确和身份保持困难的问题,并创建了业界首个10万样本的专业训练数据集,在多项测试中超越现有技术。
谷歌推出升级版图像生成模型Nano Banana Pro,基于最新Gemini 3语言模型构建。新模型支持更高分辨率(2K/4K)、准确文本渲染、网络搜索功能,并提供专业级图像控制能力,包括摄像角度、场景光照、景深等。虽然质量更高但成本也相应增加,1080p图像费用为0.139美元。模型已集成到Gemini应用、NotebookLM等多个谷歌AI工具中,并通过API向开发者开放。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SR-Scientist系统实现了人工智能在科学发现领域的重大突破。该系统能够像真正的科学家一样,从实验数据中自主发现数学公式,通过工具驱动的数据分析和长期优化机制,在四个科学领域的测试中比现有方法提高了6%-35%的精确度。这标志着AI从被动工具转变为主动科学发现者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