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文/张晓楠):在企业级SaaS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超乎想象。而在其中,移动CRM市场的竞争又要加一个“最”。所以当坐在企客云CEO李奎昌面前时,我的脑中是有着一连串疑问的。对于企客云所介入的移动CRM市场,要想成功真的非常不容易,要付出的代价非常大。
提起创业迄今这两年来的辛酸和收获、面对记者的疑问,李奎昌的回答就像他的外表一样:淡定从容。他坦言公司创业一路走来的不易,甚至讲了很多令人眼眶湿润的细节。不过就记者的观察,企客云从未想过拿情怀去博市场,相反却有着唐吉坷德式悲情背后的精明,这家公司在移动CRM市场曲转迂回,在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又走得通的路。
在过去两年间,企客云瞄向的目标市场,是二、三线城市的中小企业市场,至今已经覆盖了20多个城市,拥有了上百万家企业客户。到明年,公司希望把触角覆盖到所有二、三线城市。
这是记者认为企客云第一个精明之处。很多SaaS企业都认为SaaS模式可以全国一盘棋,那么首先要攻占一线大城市,这些城市客户接受SaaS快、业务特征明显、利润也高。但是尽管是SaaS模式,其实企业实际情况还是有很浓郁的地域特色的。因为企客云的团队踏下心来去服务于这部分用户,使得其产品的续约率接近100%。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成绩,也是SaaS产品衡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当市面上很多同类产品大打免费牌的时候,一家用户可能会同时采用好几家公司的产品,这时候能达成续约非常难得。而面对友商们用产品“免费”来竞争,李奎昌坦言企客云的产品绝不会这么做,目前采取28元/人/月和68元/人/月的两档收费模式,企业用户选择产品还是要看质量,而不仅仅是免费。
从提供给用户的服务来说,企客云也选择了代理商的模式,貌似与SaaS模式背道而驰,但是李奎昌却认为很有必要:“移动CRM这类工具型的产品是需要服务的,所以代理商模式可以保证给用户更好的服务体验。”据了解,“工具+服务”也是企客云产品的特点,公司的云实施顾问会给用户提供上门的辅导。
企客云另外一个精明之处,则是其对自身的定位:不是一家软件公司,而是要成为一家大数据公司。对此李奎昌表示:“跟用友等传统软件公司转型做SaaS不同,他们还是软件公司,而我们时刻传递给客户:我们是做数据化管理的公司。”目前企客云提供了30多种数据纬度的再生价值,这些数据可以协助企业进行生产决策,帮助他们进行分析。而企客云也正在持续研发企业后台的数据生产系统,提供给企业实时的过程数据,帮助企业实时看到每个部门的情况,实时看到合同和金额的增长情况,以及每个部门的考勤情况。
对于企客云来说,将自身定位为帮助用户解决数字化管理问题的云实施顾问,一方面帮助用户通过大数据进行决策,另外也会搭建数据商店,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去拓展数据的更多想象空间。
针对行业市场,企客云也在推出面向医疗、法律等行业的行业垂直移动CRM产品。看上去做行业定制化产品费时费力,不如通用产品效率高,但是行业产品也是积累数据资源、拓展大数据业务的一个捷径,垂直行业越深挖,积累的行业有价值数据和经验越丰富。
近日企客云推出“云+MCRM”解决方案,将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与移动互联网时代SMB、甚至nanoMB的用户管理需求融合在一起,利用销售管理、客户管理、社交办公、即时通讯等功能帮助企业打通销售流程,提升管理客户效率,争取更多订单。MCRM概念,更强调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行为习惯的CRM,特别加入企业微信、移动审批,等模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宣布未来四年将在阿联酋投资152亿美元,包括首次向该国运输最先进的英伟达GPU芯片。美国已授权微软向阿联酋出口英伟达芯片,使该国成为美国出口管制外交的试验场和地区AI影响力锚点。这笔投资包括2023年以来的73亿美元支出和2026-2029年的79亿美元计划投入,涵盖数据中心建设、人才培训和AI基础设施扩展,目标到2027年培训100万当地居民。
德国于利希超级计算中心研究团队通过两千多次实验发现了AI模型训练的神奇规律:无论模型大小和数据量如何变化,最优训练配置总是对应同一个特定数值——输出层算子范数约为128。这一"范数传递"现象为AI训练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指导,并揭示了具体的缩放法则,能够显著提高训练效率、降低成本。研究还发现分层学习率优化可带来6%性能提升,为AI训练的民主化做出重要贡献。
OpenAI与亚马逊云服务签署七年380亿美元协议,在微软Azure之外增加另一个超大规模云服务商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AI计算需求。该协议将让OpenAI立即获得AWS EC2 UltraServers访问权限,计算能力将在未来七年内扩展至数千万个CPU。AWS还将为OpenAI构建基于英伟达Blackwell芯片的定制基础设施。尽管签署了这一大额协议,OpenAI仍将继续依赖微软Azure作为其主要云计算合作伙伴。
帝国理工学院团队开发的MoME系统将稀疏专家混合机制与多粒度表示学习相结合,创造出能够动态调整处理精度的音视频语音识别框架。该系统如同智能变速箱,可根据资源情况在同一模型中灵活切换不同性能模式,在保持高准确性的同时大幅减少计算开销,特别适合移动设备等资源受限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