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企业互联网…大潮下,每个人、每个团体,无论是第一、二、三产业都涉足其中,无人能够例外。在青云CEO黄允松看来,云的手段,可以把不同技术框架捏合。当技术不断变得复杂以应对商业的要求时,我们就非常需要从底层角度来解决技术的复杂度,青云的目标就是满足用户对云计算的“由繁化简”期待。
于7月28日在北京召开的青云QingCloud Insight 2016大会现场,也有很多的用户“现身说法”,分享云计算技术的应用经验。在会议间隙,ZD至顶网的专访间邀请到了大学生社交平台,TaTaUFO的CTO曹洪伟,向他了解了目前云计算在社交应用平台上起到的作用。曹洪伟表示,作为一个针对高校学生的社交平台,TaTaUFO创立于2012年4月,从校园里走出来的TaTaUFO以提供高效、真实和高信赖度的交友服务为目标。在云计算的应用方面,作为一款社交类软件,云计算为其稳定运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时,平台所接触的庞大数据量,以及对用户的画像要求云计算有一定的能力帮助其成为一个后端重、前端轻的社交平台。
以下为访谈实录:
ZD至顶网:各位网友,大家好!又回到青云大会的直播专访间,下面请到的嘉宾是大学生社交平台Tataufo的CTO曹宏伟(谐音)先生,您跟大家简单打个招呼。
曹宏伟:大家好,我是来自Tataufo的曹宏伟。
ZD至顶网:Tataufo主要侧重的业务领域是怎样的,请介绍大概的发展方向。
曹宏伟:Tataufo是一个面向95后大学生的泛社交平台或者轻社交平台,主要提供社交——发现式社交,更多的是通过系统推荐、用户行为、用户数据分析处理,为用户提供将陌生人变成熟人的社交机会。它的诞生跟Facebook类似,Facebook诞生于哈佛,Tataufo诞生于北大,他们的成长比较类似。主要目的是希望为现在的大学生。现在95后大学生跟我们念书的时候有很大区别,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让他们志同道合相同的人,让你发现有趣的人和事。
ZD至顶网:Tataufo是把陌生人变成熟人的过程,伴随很多数据的传输、云计算的应用。
曹宏伟:对,同时Tataufo跟随了互联网发展的大势,分为三方面,一是所谓的物联网,无所不在;二是可信;三是安全。我们的应用跟其他社交产品的区别是安全可信,我们的用户都是真实的95后大学生。
ZD至顶网:简单听说我们这是大学生社交平台,现在云计算应用非常广泛,我们社交平台如何运用云计算?
曹宏伟:云是一个很泛的概念,有混合云,原来是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混合,现在各种的,IaaS、PaaS、SaaS、DAS,任何组合都可以作为混合云服务。Tataufo建立在青云的基础上,底层用青云服务,很多用第三方的服务,实现面向95后大学生的轻社交平台。
ZD至顶网:它是面向大学生的轻社交平台,在社交方面,我们对云服务厂商有哪些能力的需求,要求它有什么样的特性支持我们平台的运营?
曹宏伟:大学生社交平台有很多技术支撑都跟需求相关,比如Tataufo在10点钟有一个匹配推荐,每天10点的时候,系统通过Push、IM、市场运营宣传,从系统侧给你推荐新好友,导致晚上10点钟信息量非常大,用户爆增,曲线立马陡峭起来。这涉及到一个传统IT的概念叫做容量微化,或者不够用或者冗余,资源利用率很低,这时候我们需要用云平台的弹性。
ZD至顶网:目前我们这个平台跟青云的合作到哪一步?
曹宏伟:我们从去年开始青云搭开发环境、测试环境,最终把业务系统放在青云上。现在Tataufo基本上有300多万用户,活跃的比较多。最主要的是用了青云的大数据平台,3点多还有一个关于这个平台,大数据如何在Tataufo上的应用,主要基于大数据的推荐系统。
ZD至顶网:您稍微剧透了下午的演讲。可以看到我们现在平台的建设都是基于青云的,您觉得青云在建设的过程中给我们提供怎样的便利?您对青云有哪些肯定的想法要表达?
曹宏伟:我们的推荐系统在很多时候用到日志数据,开始的时候青云并没有提供,因为我们用LEK做基础架构,就是 logstash、elasticsearch还有kibana,从业务系统中提取出来,存储到NoSQL服务器上去,通过kibana做可视化呈现,这是没有的。我们提出需求后,尽管我们自己先实现了,现在青云上也实现了一套,青云已经开始提供elasticsearch,我们相信他的kibana和logstash也会很快就出来,这时候我们会把它放在青云上,说明青云对用户的关注比较及时,至少把我们的需求放在日程上的。
ZD至顶网:可以看到青云是想跟客户一起成长。通过一天的参会,您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曹宏伟:主要关注技术平台的方式,以及跟青云的高手们探讨,我们还有一些特殊的需求,因为社交不是一般的APP,不是简单的Application,涉及到很多元素,比如批处理等,可能需要更多的大数据技术层面的支撑,因为我们所有都推荐,不论是闪来室、个性化内容推荐,都会涉及到大量的计算,一是批处理计算,二是流处理计算,还可能有一些特殊需求跟青云的高手们讨教一下。
ZD至顶网:非常感谢您来到青云的大会,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希望您能得到您想要的信息。谢谢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前软件工程团队正在试验基于AI代理的编码工具和大语言模型,以提高开发速度和质量。然而,AI编码工具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方式。开发者需要提供结构化的问题描述、明确的执行要求和相关上下文,同时建立适当的防护机制。AI不仅能处理重复性任务,还能识别和评估替代方案,从被动助手演进为工作流程推进器。成功的关键在于将AI视为合作伙伴而非快捷工具,并将其整合到软件交付的全生命周期中。
NVIDIA研究团队开发出名为Lyra的AI系统,能够仅凭单张照片生成完整3D场景,用户可自由切换观察角度。该技术采用创新的"自蒸馏"学习方法,让视频生成模型指导3D重建模块工作。系统还支持动态4D场景生成,在多项测试中表现优异。这项技术将大大降低3D内容创作门槛,为游戏开发、电影制作、VR/AR应用等领域带来重大突破。
Salesforce发布企业级AI智能体平台Agentforce 360,将AI智能体融入几乎所有应用中。该平台采用混合推理引擎Atlas,结合大语言模型的概率思维和业务规则的精确性,支持语音交互和深度集成。以Slack为主要界面,提供Agentforce Builder开发环境,能将非结构化文档转换为可查询记录。Salesforce内部已部署该系统,每周处理180万次对话,主动服务活动增长40%。
谷歌DeepMind团队创新性地让Gemini 2.5模型在无需训练的情况下学会理解卫星多光谱图像。他们将复杂的12波段卫星数据转换为6张可理解的伪彩色图像,配以详细文字说明,使通用AI模型能够准确分析遥感数据。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超越现有模型,为遥感领域AI应用开辟了全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