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红帽(Red Hat)2013年推出OpenShift 平台即服务 (PaaS) 云,主题保持不变,重点是为了方便开发人员。但红帽明确表示,今时今日在云上开发就意味着使用容器。红帽发布的平台名字也说明了一切:红帽 OpenShift 容器平台 3.3。
新版本建于红帽企业 Linux (RHEL) 7上,其容器及用于容器管理和 DevOps的 Kubernetes 1.3用的都是Docker。
红帽OpenShift 容器平台 3.3 的新功能包括:
Jenkins管道:可提供改进的持续开发过程和改进的 A/B 测试自动化。
云规模部署:OpenShift 现在支持每计算群集最多1000节点,因此可进行较大规模的部署,可在混合云环境中支持新的应用程序和现有的传统应用程序。内置的 Kubernetes 功能现在可以进行主动系统监视,防止资源出现不足和计划外的宕机时间。
改进的安全性:红帽将容器整合到用于多租户安全的安全增强 Linux (SELinux)里,并将容器内置于OpenShift 的综合容器注册表里。管理员因此能够管理自己的Docker格式容器镜像,并可以控制访问权限和镜像的更新。
红帽表示,“OpenShift添加了附加的注册表增强功能,包括查看容器镜像细节和管理对镜像的访问。而且,OpenShift还提供了整合用户授权和Kubernetes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这些访问控制整合了企业轻量级目录访问协议 (LDAP)。OpenShift也包括整合容器执行的综合安全策略。管理员因此可以在一个界面上控制用户访问、 权限、 配额及容器镜像的下载及运行。”
和过去一样,用户可以在公有云、 混合云和私有云上使用OpenShift。新 的OpenShift 于9 月 27 日起提供下载。OpenShift 在线网站和 OpenShift 专用平台也将在不久后进行计划更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数字孪生技术正在改变网络安全防御模式,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测。这种实时学习演进的虚拟副本让安全团队能够在威胁发生前预见攻击。组织可以在数字孪生环境中预演明日的攻击,将防御从事后反应转变为事前排演。通过动态更新的IT生态系统副本,团队可在真实条件下压力测试防御体系,模拟零日漏洞攻击并制定应对策略,从根本上重塑网络安全实践方式。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Linux内核开发面临动荡时期,Rust语言引入引发摩擦,多名核心开发者相继离职。文章介绍了三个有趣的替代方案:Managarm是基于微内核的操作系统,支持运行Linux软件;Asterinas采用Rust语言开发,使用新型framekernel架构实现内核隔离;Xous同样基于Rust和微内核设计,已有实际硬件产品Precursor发布。这些项目证明了除Linux之外,还有许多令人兴奋的操作系统研发工作正在进行。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