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Adobe回来了,并且带着涵盖了15款核心产品的Adobe Creative Cloud,结合现有的文档云和营销云(Marketing Cloud),实现了从内容的制作、管理、优化,以及货币化的企业数字化内容的全链路支持。
11月10日, Adobe宣布在中国大陆市场推出本地化的Adobe Creative Cloud(Adobe CC)创意应用软件,包括 Adobe Photoshop、Illustrator、Dreamweaver、InDesign、Lightroom、Premiere Pro 和After Effects等15个适用于Windows和Mac设备的旗舰创意应用,以及数千项新功能。
Adobe大中华区高级董事总经理黄耀辉将这一天称为Adobe在中国新的开始。
低谷后再出发
Adobe可以称得上是创意领域的王者,并且曾经成为仅次于微软的全球第二大软件企业。这家成立于1985年的软件公司,不仅用数字化重新定义了出版行业,同时更给图像、视频、动画、摄影、互联网等各个传播领域都带来了深远的变革。即使到今天,其旗下的Photoshop软件被视为图像编辑软件的代名词,PDF格式更是成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的文件标准之一。
千禧年后,出版电子化、软件网络化细分化和移动平台化等浪潮给Adobe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冲击,Adobe多年来在出版行业、图像编辑领域所积累的优势被一步步消化、取代。2010年,甚至差点被微软收购。步入低谷期的Adobe,在2014年对中国市场进行了战略调整,中国市场的研发部门合并到其他市场。
不过,Adobe并没有倒下,在Adobe全球总裁、CEO Shantanu Narayen的带领下,全面向云端转型。通过收购了一系列企业,Adobe建立了数字营销事业部,向企业首席市场官、广告公司、出版公司和数字营销人员等提供完整的数字营销解决方案。同时,于2012年推出Creative Cloud,整合现有软件应用转型到云端。至此,Adobe完成了其自身数字化的转型,更为此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厚积薄发 Adobe CC打造云时代创意体验
蛰伏一年多,Adobe在中国市场要怎么做?
事实上,中国创意市场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开始重视用户体验,中国市场诞生了巨大的创意设计需求。一项针对创意和设计行业的调查显示,85%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创意思维对商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企业对创意设计的投资能够为用户带来更丰富的用户体验,并提升客户的忠诚度。
Adobe亚太区总裁Paul Robson表示,中国的创意市场份额达到4340亿元,并且每年保持11%的增长率,大约有350万专业从业人员遍布各行各业。
中国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不可能忽视的存在。此次,Adobe推出中国本地化的Creative Cloud,从产品结构上看,Adobe形成了以文档云、创意云和营销云为核心的云端产品解决方案。
Adobe大中华区解决方案总监聂双艺介绍道,Adobe的愿景是通过数字体验去改变世界,帮助用户实现个性化、实时的、跨平台的数字化体验。三种核心云端解决方案,不仅为企业实现了从内容的制作、管理、优化,以及货币化的企业数字化内容的全链路支持,同时在企业内部形成了部门间的协同和增益效应。
Adobe Creative Cloud中国用户可以即时享受数千项新功能
据了解,Adobe Creative Cloud共有两个版本,分别面向中小企业和团队、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版采用预付年度合同的订阅方式,大企业版还可以与Marketing Cloud进行集成。
Adobe数字媒体执行副总裁兼总经理Bryan Lamkin表示,从2012年在美国上线至今,Creative Cloud积累了1000余种新功能,这些新的功能将服务于中国企业用户。通过使用Creative Cloud,企业用户可以随时保证Creative Cloud包含的Photoshop、Illustrator、Dreamweaver等软件都处于最新版,同时还能够在为它们建立适合于企业的软件布局,最大化地利用这些软件。
值得一提的是,Creative Cloud将Adobe原有的许可证收费模式改为付费订阅制,用户可以离线使用程序,而只需每月通过Adobe服务器认证就可以继续使用正版软件。聂双艺表示:“采用订阅的收费方式,对于用户来说更加灵活。”而从长远看,这种方式可以帮助Adobe更好的对抗盗版。
目前,Adobe Creative Cloud的汉化工作已经完成,企业用户已经可以通过Adobe的合作伙伴或经销商购买本地化的Adobe Creative Cloud的服务。除此之外,聂双艺还承诺,Adobe和合作伙伴将为企业用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支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