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8秒钟可以决定一笔交易的生死,甚至是一家企业的未来,这并非危言耸听。近日,CA Technologies 中国区总监何金沛告诉记者,用户在打开一个页面时,应用的响应速度如果超过3秒,那么这笔交易就危险了,如果超过8秒,那么交易百分百玩儿完。
CA Technologies 中国区总监何金沛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市场也正在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形态。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企业不仅需要保证前端应用的用户体验,同时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也需要不断追逐着迅速变化的用户需求,产品迭代越来越快,开发、测试和运维逐渐融合,向DevOps方式靠拢。对于企业来说,打赢这场用户体验保卫战意义重大。
主动出击
用户需求变化莫测,主动出击才是上策。快速获取用户体验数据,以及用户在不同渠道的活动状况,对其行为进行分析,为企业迅速满足用户需求赢得先机。
当然,对于企业来说,首先要解决用户体验前置带来的挑战,最明显的就是难以衡量。一般来讲,体验的好与坏更多的是一种感觉,将这种感觉数字化是企业分析用户体验效果的必经之路。除此之外,前端的设备种类纷繁多样,用户在多个渠道中互动,并且在不同平台间的切换也越来越频繁,保证所有数字平台的数据和选项一致,为用户提供无缝的用户体验也是企业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何金沛表示:“消费者期待的不仅是高质量的服务,还有数据的安全保护和完美的产品体验,这也对IT和业务系统带来巨大压力。为了满足数字时代日益增长的需求,企业必须利用技术,尤其是运用软件的力量运营业务,从而持续将客户需求转化为交付体验。”
近日,CA Technologies宣布推出全新的SaaS解决方案──CA应用体验分析工具,协助组织为客户提供贯穿多种数字渠道的优质用户体验。CA应用体验分析工具基于一个开放、灵活、大规模的分析平台,以独特的方式将用户行为与运营表现结合,协助组织通过简单易用的单一控制面板,提供解决方案的热点图、应用流以及宕机分析,有助于组织快速区分表现较差的用户体验是否由应用的设计、代码或基础设施因素所导致。
CA Technologies中国区高级架构师王励杰介绍道,衡量一款应用的用户体验做得好不好,要从功能和性能两方面入手。举例来讲,通过应用体验分析工具追踪一款应用的使用情况,分析结果发现,使用1天的用户占21%,持续一周的用户占1%,持续一月的用户几乎没有。这款应用的使用效果并不好,但是到此企业并不清楚到底是应用的功能问题,还是性能问题。
工具针对这款应用的性能进行分析,从结果看,“崩溃514,响应时间214ms”,其性能表现尚可,因此,推断可能是功能上的问题。接着,工具通过产品页的跳转数据得知,止步于第一页的人非常多,可以推断是产品页第一页的问题。然后,再根据第一页上数据显示推断到底是功能还是性能,如果是性能还需要通过APM追根溯源。
不难看出,CA应用体验分析工具为数字用户提供直观的视觉体验,为决策者提供实时购买趋势、留存率及转化率的可操作洞察,使其识别需要对应用作出的调整,从而协助其维持并吸引新客户。
协同对敌
主动出击为企业赢得先机,而协同对敌则保证最终的效果。王励杰表示,企业能否改善应用体验,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业务转型,取决于企业内部部门间的协同。
具体来说,对于业务部门来说,获得用户的地域分布,用户使用习惯、操作流程等数据对产品规划非常重要;对于运维部门来说,应用体验分析工具与CA APM(应用性能分析)形成组合拳,APM在后端,体验分析工具运行在app、网页等前端,实现端到端的透视和分析;同时,工具还可以将应用的耗时、崩溃现场等信息留存下来,故障重现提供给开发团队,实现问题深入的解析,加速应用的迭代,并确保迭代的正确性。三个部门进行协同,才能确保从开发、运维到运营的全部环节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业务转型。
此外,这款工具所提供的关键使用分析功能,可协助组织对用户行为获得更深入的洞悉,其中,工具中的数据工作室可以通过灵活且动态的仪表板,轻松地观察用户体验和性能数据,获悉不同渠道用户活动的状况,从而更好地理解并优化购买者的决策历程。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用户体验监测工具和CA APM的组合,可以实现针对具体每一笔交易的追踪,确保在出现问题时,企业可以清晰地知道每一笔问题交易的原因,不仅能够快速分清责任,同时还将真实的故障现场数据反馈给开发团队和运维团队,快速解决问题,优化应用。
而从更深层次讲,企业在用这些技术工具追踪用户数据,描绘用户画像,并将这些数据用于业务创新和应用迭代的过程,也是企业在构建新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架构的过程,更是企业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亚马逊发布Lens Live AI功能,用户可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任何物品进行实时购物。该技术利用人工智能识别用户拍摄的物品,并在亚马逊平台上匹配相关商品,提供即时购买选项。这一创新功能将大幅简化购物流程,用户只需"看到即可购买",为在线购物体验带来革命性改变。
巴黎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了比传统深度伪造更隐蔽的"局部伪造"技术威胁。这种只修改视频局部区域的新型AI造假技术让人类检测准确率下降30%以上,AI检测系统性能下降高达43%。研究团队构建了包含25000个样本的全球首个局部伪造检测数据库FakePartsBench,揭示了现有防御体系面对精细化伪造攻击的脆弱性,为未来开发更强大的检测技术奠定重要基础。
谷歌AI研究助手NotebookLM宣布推出三种全新音频摘要格式:简要、评论和辩论模式。这一更新将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让已经备受欢迎的音频概览功能更加丰富多样。简要模式提供1-2分钟的精简概述,评论模式对材料进行建设性反馈,辩论模式则让两个AI主持人就内容展开深入讨论。这些新格式有助于用户从不同角度理解学习材料,使NotebookLM成为更加细致入微的学习工具。
Meta等机构研究发现,让大语言模型学会使用外部工具比死记硬背所有知识更高效。研究通过数学证明和实验验证,传统的参数记忆存在严格容量限制,而工具学习能实现无限扩展且不损害原有能力。这为AI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从堆叠参数转向构建智能工具协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