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自从共享单车模式诞生以来,“两大巨头”摩拜和ofo的对决就从未停止过,如果再算上新入场的玩家们,这个领域可以称的上是好戏连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不过,就在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摩拜ofo们如何对决时,单车背后的大数据生意已经被人盯上了。
近日,百度云就宣布即将利用“天工”智能物联网平台技术,为摩拜单车提供精准定位的服务,首项合作测试已经在北京百度大厦园区展开。
按照百度云官方的说法,两者的合作是为了推动“文明停车、绿色出行”。事实上,你只需要在网络上随便一搜,就会发现伴随着共享单车的增多,随处停车、恶意破坏车辆的案例不在少数。
比如,你会耳濡目染看到这样的报道:《谁在恶意破坏共享单车?》、《被破坏、被私占、甚至被偷,可怜的公共单车》;但同时你也会看到:《不能让破坏共享单车现象蔓延下去 》、《成都一男子盗窃破坏一辆共享单车,被判拘役三个月处罚金一千》的新闻。
如此看来,破坏单车的情况确实存在,百度云和摩拜试图去引导文明用车着实也是一个切入点。
但问题是,如何解决?
百度云和摩拜造了一个新词汇:Mobike Preferred Location,即摩拜推荐停车区,简称MPL。简单来说,就是建立一个方便大家取车,还车的站点。
对于摩拜来说,百度云可以为其提供包括对MPL附近区域自行车的定位功能、MPL的在线监视和管理、MPL显示、消息推送、充电减负等功能,可为摩拜单车的高效精准运营提供支持。
对于用户来说,有了这样的站点,可以提升骑行的体验,让用车变的简单快捷,同时也期望通过MPL可以规范并且呼吁用户有序地停放车辆。
总而言之,两者合作是为了实现三个目的:方便取车、规范停车、有序管理。
在具体操作层面,百度云号称利用自身智能物联网平台“天工”的技术,会实时更新智能推荐停车点附近可用单车的定位及数据情况,通过车辆信息管理“基站”上传至百度云。
这就实现了车辆的实时动态,都以大数据的形式被百度存储在云端,用户随取随用。
与此同时,“天工”平台提供的“物管理”、“物可视”等物联网功能提供对智能停车系统中各设备的在线管理,将MPL改造成车辆定位、车辆信息管理的”基站”。这些数据也会有助于摩拜掌握停车区域内单车的数量、位置、状态、各区间的流量状况等信息,为基于数据的高效运行提供有效补充。
事实上,百度云与摩拜所要实现的智能停车、规范停车,也符合政策的发展方向。以深圳为例,市交通运输委于去年发布了《关于鼓励规范互联网自行车服务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和《深圳市自行车停放区(路侧带)设置指引(试行)》,深圳交警部门还宣布严罚违停共享单车,乱停将被罚20元。
交警部门同时将共享单车纳入重点车辆监管平台,并接入共享单车企业后台用户数据,引导企业严格控制小学校园周边共享单车的投放规模。
除此之外,包括北京和上海也都在考虑共享单车停放管理等方面规范,研究制定规范租赁自行车停车秩序试点区域及措施办法。
不过,即便有政策的推动,百度云的野心可不仅仅是让你停好车如此简单,它瞄准的更像是大数据支撑的智慧城市,以及未来的物联网世界。
百度云和摩拜合作过程中还涉及到的一项技术:iBeacon室内定位技术。事实上,iBeacon是苹果早在2013年9月就发布iOS 7时带的新功能。其工作方式是,配备有低功耗蓝牙(BLE)通信功能的设备使用BLE技术向周围发送自己特有的ID,接收到该ID的应用软件会根据该ID采取一些行动。
比如,在店铺里设置iBeacon通信模块的话,便可让iPhone和iPad上运行一资讯告知服务器,或者由服务器向顾客发送折扣券及进店积分。此外,还可以在家电发生故障或停止工作时使用iBeacon向应用软件发送资讯。
百度云看中的正是定位技术的未来,它要做的是结合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把iBeacon精准定位技术扩展到地铁、商场、医院、机场多个场景落地应用。
也就是说在iBeacon基站的信息区域内,用户通过手中的智能手机便能够获取个性化的微型位置信息以及通知。
正如李彦宏所说,在过去几年物联网一度被炒得很热,现在离它真正发展起来已经不远了。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印度理工学院研究团队从大脑神经科学的戴尔定律出发,开发了基于几何布朗运动的全新AI图像生成技术。该方法使用乘性更新规则替代传统加性方法,使AI训练过程更符合生物学习原理,权重分布呈现对数正态特征。研究团队创建了乘性分数匹配理论框架,在标准数据集上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生物学启发的AI技术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英伟达和诺基亚宣布战略合作,将英伟达AI驱动的无线接入网产品集成到诺基亚RAN产品组合中,助力运营商在英伟达平台上部署AI原生5G Advanced和6G网络。双方将推出AI-RAN系统,提升网络性能和效率,为生成式AI和智能体AI应用提供无缝体验。英伟达将投资10亿美元并推出6G就绪的ARC-Pro计算平台,试验预计2026年开始。
Sony AI开发出SoundReactor框架,首次实现逐帧在线视频转音频生成,无需预知未来画面即可实时生成高质量立体声音效。该技术采用因果解码器和扩散头设计,在游戏视频测试中表现出色,延迟仅26.3毫秒,为实时内容创作、游戏世界生成和互动应用开辟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