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因输入错误而导致的大规模技术宕机及严重损失。
Amazon Web Services在经历严重的S3服务宕机之后进行了全面检查,而原因则被归结为一点:输入错误。输入错误?!很多朋友一定对如此低级的肇事原因感到意外。但事实上,输入错误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技术行业,且曾经造成多次严重事故以及数十亿美元损失。
云巨头在对服务宕机事件进行解释时,作出了以下说明。
Amazon简单存储服务(简称S3)团队当时正在对一项导致S3计费系统运行速度低于预期的问题进行调试。当天上午9:37(太平洋时间),一位获得授权的S3团队成员根据一份已经确认的playbook执行一项命令,旨在移除某S3子系统内的少部分负责实现S3计费流程的服务器。遗憾的是,此命令中的一项输入结果存在输入错误,并因此导致大量服务器被意外移除。
不过对于AWS来说,好消息是因输入错误导致问题的厂商绝不仅他们一家。下面来看其它一些因输入错误而遭受重大损失的其它一些实例:
ZCoin公司,其在私人金融交易许可代码当中不慎引发一项“输入错误,导致代码内多了一个字符,其允许攻击者在不具备相应货币的前提下创建Zerocoin支付交易。”攻击者共借此创造了约37万个Zcoin,总价值高达40万美元。Zcoin与比特币类似,皆属于一种基于加密算法的数字化货币。
2014年,OpenSSL Heartbleed bug给众多用户造成影响,而其原因竟是4个字节——约等于4个字符。这项输入错误导致广泛网络陷入安全危机。
2013年,《财富》杂志回顾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几次Excel输入错误灾难。作为其中的共性因素,人们往往错误地添加条目、变更模型并造成数十亿美元损失。其中的代表包括J.P.摩根公司于2012年因数笔错误交易而损失62亿美元——其原因是该公司员工添加了一条本应进行平均求值的指标。
只要存在代码,其中就基本离不开输入错误。数据垃圾网站Priceonomics对美国宇航局于1962年发射但遭遇爆炸的金星火箭进行了审查,并发现这场灾难是由于代码当中多了一个额外的连字符。
可以肯定的是,输入错误的历史如同代码存在的历史一样久远。尽管我们能够不断开发出新的技术方案,但输入错误这类问题恐怕还将在很长时间内困扰着每一位技术从业者。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科技泡沫并非世界末日,从经济角度看,泡沫是押注过大导致供过于求。AI泡沫问题复杂在于AI软件开发节奏与数据中心建设周期的时间错配。甲骨文关联数据中心获180亿美元信贷,Meta承诺三年内投入6000亿美元基础设施。麦肯锡调查显示企业虽广泛使用AI但规模有限,多数仍持观望态度。微软CEO表示更担心数据中心空间不足而非芯片短缺,电力需求成为新瓶颈。
Salesforce AI研究团队构建了首个大规模多模态文档RAG评测基准UniDoc-Bench,包含7万页真实PDF文档和1600个问答对,覆盖8个领域。研究发现文本图像融合检索策略显著优于单一模态和联合多模态方法,为未来AI文档理解系统提供了"分工合作"的设计思路。
Goodfire.ai研究人员首次发现AI语言模型中记忆和推理功能通过完全独立的神经通路运作。研究显示,移除记忆通路后,模型丧失97%的训练数据复述能力,但逻辑推理能力几乎完全保留。令人意外的是,算术运算与记忆共享神经通路而非推理通路,这可能解释了AI模型在数学方面的困难。该技术未来有望用于移除版权内容或敏感信息而不损害模型核心功能。
腾讯研究团队发现AI训练中"推理火花"现象,揭示低概率词汇如"等等"、"不过"等在维持AI探索能力中的关键作用。团队开发的低概率正则化方法通过精准保护有价值的低概率词汇,在数学推理任务中实现60.17%准确率,比传统方法提升2.66%,为AI创造性思维研究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