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列车行驶中常常遇到无法预料的危险与突发状况,降低安全事故率是列车运营中长期关注的问题。
以夜间行车为例,规避行车危险需要驾驶员在意外发生前,提前预知到前方有突发状况。但是,现在常用的列车车头照明大灯,照射距离通常只有100多米,然而列车刹车的制动距离至少需要200米。这就意味着,即使驾驶员在大灯照射到100米开外障碍物的第一时间立即刹车,也已经无法避免危险的发生了。
因此,如果要减少夜间行车的安全隐患,列车的夜视设备是关键。传统列车搭载的夜视设备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是照明大灯,其二是红外激光夜视设备。
红外激光夜视设备应运而生,它利用目标反射红外源的红外光来实施观察。虽然探测距离远了,但一旦当这种夜视设备遇到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时,画面就会形成阴影、反光、反向散射甚至模糊不清,极易导致驾驶员误判。
针对这样的安全困境,FOTRIC热像科技研发了列车行驶辅助视觉系统,接收红外辐射的电磁波形成辅助视觉图像。搭载于车头上方的FOTRIC热像探头通过信号传输,将图像数据传输至驾驶室内的显示屏上。FOTRIC探头可多角度察看前方铁路状态,克服了列车转弯带来的视线缺失问题。由于热像技术完全借助于物体表面的温度进行侦测,因此对侦测环境可以说是“零需求”。无论是强光照射,还是完全无可见光的夜间路段,系统都能照常运行。不仅如此,浓雾、浓烟、雨雪等恶劣环境下,系统仍然可以准确无误地进行工作。
据了解,FOTRIC热像科技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红外热像技术领军企业,先后研发出推出全球首款智能火灾报警热像摄像头与全球首款手机热像仪,致力于通过热像技术解决各领域难题。
2013年,山东益羊铁路局将第一代列车行驶辅助视觉系统安装在了7511、5812两台机车车身上。经过为期四年,针对抗震性、镜头晃动、画面清晰度等多个方面的升级优化,目前山东益羊铁路局已于5735、7511、5812、5767、5768共五台机车安装FOTRIC列车行驶辅助视觉系统。
益羊铁路,位于山东省东北部平原,正线全长72.274公里,对原盐外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未来,相信FOTRIC列车行驶辅助视觉系统将为越来越多的列车保驾护航,FOTRIC团队也将把热像技术带去更多更需要它的领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Cloudera的“价值观”中,企业智能化的根基可以被概括为两个字:“源”与“治”——让数据有源,智能可治。
苏州大学研究团队提出"语境降噪训练"新方法,通过"综合梯度分数"识别长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在训练时强化重要内容、抑制干扰噪音。该技术让80亿参数的开源模型在长文本任务上达到GPT-4o水平,训练效率比传统方法高出40多倍。研究解决了AI处理长文档时容易被无关信息干扰的核心问题,为文档分析、法律研究等应用提供重要突破。
微软正式确认配置管理器将转为年度发布模式,并将Intune作为主要创新重点。该变化将于2026年秋季生效,在此之前还有几个版本发布。微软表示此举是为了与Windows客户端安全和稳定性节奏保持一致,优先确保安全可靠的用户体验。配置管理器将专注于安全性、稳定性和长期支持,而所有新功能创新都将在云端的Intune中进行。
清华大学团队首次揭示了困扰AI训练领域超过两年的"幽灵故障"根本原因:Flash Attention在BF16精度下训练时会因数字舍入偏差与低秩矩阵结构的交互作用导致训练崩溃。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分析发现问题源于注意力权重为1时的系统性舍入误差累积,并提出了动态最大值调整的解决方案,成功稳定了训练过程。这项研究不仅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更为分析类似数值稳定性挑战提供了重要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