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阿里云的人工智能在制造第一大省江苏也干出了名堂。4月26日,在云栖大会·南京峰会上,阿里云联手江苏省经信委启动了江苏首批“1+30+300”工程,这是ET工业大脑又一次以省为单位的大规模落地。同日,阿里巴巴的“NASA“新科技之一也做了公开展示------全球首个商用服务的全浸没液冷数据中心“麒麟”。
“我们期待让阿里云的技术服务更多的江苏企业。”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在会上表示。
此次云栖大会以“飞天·智能”为主题,除主论坛外还开设了江苏新制造、大数据、教育、政务、云生态等多个分论坛。
中国智造1%威力的江苏范本
江苏“1+30+300”工程,是指推进江苏省内30家“信息化、工业化”融合服务机构、300家制造企业高效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帮助企业重构信息系统,打通企业经营全渠道链,实现数据驱动企业发展,最终推进企业的智能制造转型。
作为全国制造业第一大省,江苏制造业始终将转型“智造”放于首位。阿里云ET工业大脑在流程制造的数据化控制、生产线的升级换代、工艺改良、设备故障预测等环节所能发挥的效益吸引了敢为人先的江苏制造企业,ET工业大脑正在江苏不少企业的车间中产生源源不断的效益。
在苏州,ET工业大脑入驻协鑫光伏的生产车间,帮助协鑫光伏成功提升良品率1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年可增加上亿利润;在镇江,全国最大的品牌羽绒服生产商波司登借助ET工业大脑疏通了零售IT系统,有能力承载更高并发量,实现全面智慧互联。
徐工集团、悦达集团、波司登、科沃斯、苏盐集团、兆伏爱索等江苏标杆企业都在积极投入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我们希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发挥‘中国智造1%’的威力,即帮助中国制造业提升1%的良品率。”在江苏省,这意味着ET工业大脑能为当地制造业带来数百亿的利润。
NASA黑科技麒麟液冷服务器 为未来20年提供计算能力
作为阿里巴巴NASA计划的重要基础,“麒麟”服务器集群在南京云栖上的展示是其首次公开露面。
利用热交换的原理,阿里巴巴工程师将服务器完全浸没在一种特殊的冷却液里,极速运算的服务器产生大量热量可被冷却液直接吸收进入外循环冷却,全程用于散热的能耗几乎为零,能源能耗比(PUE)接近理论极限1.0。在传统数据中心里,几乎有一半的电能消耗在了散热上。
在业内,这是首次将液体降温方式运用到商用服务器集群上,实现了零噪音、零污染、绿色节能,支持超过200kW功耗的服务器集群,可为未来20年提供计算能力。
得益于浸没式液冷高效的散热效率,“麒麟”无需风扇、空调等大型制冷设备,可在任何地方部署,节省空间75%以上,单位体积内的计算能力比过去提升了10倍;高密封性也使得元器件远离湿度、灰尘、振动的影响,受干扰情况几乎为0;同时,这种特殊液体完全绝缘且无腐蚀性,即使浸没元器件20年以上,成分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也不会对电子元器件产生任何影响。 “麒麟”将通过阿里云对外提供计算服务。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发布新的AI学术搜索工具Scholar Labs,旨在回答详细研究问题。该工具使用AI识别查询中的主要话题和关系,目前仅对部分登录用户开放。与传统学术搜索不同,Scholar Labs不依赖引用次数或期刊影响因子等传统指标来筛选研究质量,而是通过分析文档全文、发表位置、作者信息及引用频次来排序。科学界对这种忽略传统质量评估方式的新方法持谨慎态度,认为研究者仍需保持对文献质量的最终判断权。
武汉大学研究团队提出DITING网络小说翻译评估框架,首次系统评估大型语言模型在网络小说翻译方面的表现。该研究构建了六维评估体系和AgentEval多智能体评估方法,发现中国训练的模型在文化理解方面具有优势,DeepSeek-V3表现最佳。研究揭示了AI翻译在文化适应和创意表达方面的挑战,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Meta发布第三代SAM(分割一切模型)系列AI模型,专注于视觉智能而非语言处理。该模型擅长物体检测,能够精确识别图像和视频中的特定对象。SAM 3在海量图像视频数据集上训练,可通过点击或文本描述准确标识目标物体。Meta将其应用于Instagram编辑工具和Facebook市场功能改进。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SAM 3与保护组织合作分析超万台摄像头捕获的动物视频,成功识别百余种物种,为生态研究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参数实验室等机构联合发布的Dr.LLM技术,通过为大型语言模型配备智能路由器,让AI能根据问题复杂度动态选择计算路径。该系统仅用4000个训练样本和极少参数,就实现了准确率提升3.4%同时节省计算资源的突破,在多个任务上表现出色且具有强泛化能力,为AI效率优化开辟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