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5月22日,一项新的调查数据显示,73%的企业IT决策者认为,如果企业在今后5年内不积极采用IT自动化,打造更大的数字业务战略,那么10年后该企业将不复存在。92%的调查对象认为,开辟新收入来源、获得独特竞争优势和实现卓越运营,是企业面临的痛点,而只有借助数字化手段参与竞争,才能赢得客户、合作伙伴和员工的信任。
这项调查来自BMC公司对分布于12个国家的650多名IT决策者,结果还发现:94%的IT决策者预计,到2020年自动化会从IT部门扩大到企业的所有部门,以便跟上当前席卷全球各个行业和地区的数字业务创新步伐。在今后两年,三大优先投资的领域是容器化、工作负载自动化/调度和开发运维一体化(DevOps)。
BMC认为,上述调查结果表明,新的IT自动化自适应方案将助力企业数字业务自动化(Digital Business Automation),该方案可简化管理混合多云环境的工作。
在中国,利用新兴技术实现数字化转型几乎成为基本国策,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制造2025”,都把云计算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原力,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与此同时,国内企业的云计算环境复杂度也大幅提升,有数据显示,85%的企业制定了多云策略,企业用户平均使用8个不同的云。如何高效管理这些云计算基础设施和平台,将成为企业下一个阶段必须面临的问题。
BMC大中华区总经理陈明华表示:“由于许多公司在打造数字化企业过程中采用混合云,它们面临的难题是:管理跨本地、公有云和私有云上的工作负载非常复杂。在面临云服务分散使用的现实情况下,只有IT自动化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才能应对日益多样化的基础设施、分散的数据以及加速的应用(这些都是数字业务的关键部分)带来的挑战。”
本次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观点。有89%的全球IT决策者认为,要实现数字业务的预期目标,必须以新的方式来使用IT自动化。而在中国,这一比例也达到86%。
针对调查中企业架构师提到的阻碍公司实现数字业务预期目标的因素,包括缺乏预算(67%)、技能(44%)和时间(51%)。陈明华补充道:“BMC认为,要是不采用新的IT自动化方案,许多公司将无力克服调查对象所提到的预算、技能和时间不足带来的挑战。只有借助新的数字化优先技术以及支持混合多云的自动化解决方案,CIO们才能够让所在公司积极推进使自己有别于竞争对手的数字化进程,从而实现创新、转型和加快发展。”
在中国,92%的IT决策者认同他们需要进行IT创新。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8%的中国IT决策者表示有能力实现推动数字业务转型所需的IT创新,意味着数字业务自动化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在接受调查的CIO当中,有42%认为各业务部门的目标存在相互冲突,有32%表示需要加强内部组织的一致性。
不过在全球,有88%的IT决策者表示有能力实现推动数字业务转型所需的IT创新,对于IT自动化和数字业务自动化的落地所需要的创新,他们更有信心。77%的被访者认为,公司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并且积极训练员工队伍,以提高自动化技能。美国(97%)、墨西哥(98%)和西班牙的调查对象(94%)认为自己最有能力实现IT创新。
全球调查对象中有76%(北美88%,南美80%,欧洲75%,亚太区64%)认为,自己在利用数据提升实际业务效果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方面,做得很出色。
调查方法
2017年4月3日至4月12日,共654名调查对象在网上接受了调查。调查样本取自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墨西哥、新加坡、西班牙、英国和美国。美国有100名调查对象,其他市场至少有50名调查对象。数据进行了加权处理,全球600名调查对象纳入统计,确保数据对于每个市场的贡献一致。调查对象需满足的条件是:受雇于一家至少拥有250名员工的公司(专职或兼职均可),拥有下列其中一个职位(括号中是该职位的人数):CIO(237人)、IT运营副总裁或更高职位(214人)、应用软件开发副总裁或更高职位(131人)以及企业架构师(98人)。调查对象是由战略性洞察和咨询公司Delineate旗下的opinion.life通过预先招募的网上B2B研究小组筛选出来的。
opinion.life简介
opinion.life是一家国际性的市场研究公司,长期恪守“所有人的观点都很重要”理念,运用研究和技术专长,调研从个人、社区到工作场所,以洞察世界的行为、态度和观念为己任。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数字孪生技术正在改变网络安全防御模式,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测。这种实时学习演进的虚拟副本让安全团队能够在威胁发生前预见攻击。组织可以在数字孪生环境中预演明日的攻击,将防御从事后反应转变为事前排演。通过动态更新的IT生态系统副本,团队可在真实条件下压力测试防御体系,模拟零日漏洞攻击并制定应对策略,从根本上重塑网络安全实践方式。
NVIDIA联合多所大学开发的Omni-RGPT实现了AI视觉理解的重要突破,首次让AI能同时精准理解图像和视频中用户指定的任何区域。通过独创的Token Mark机制,该系统解决了传统方法在视频中容易"跟丢"目标的问题,在视觉问答、区域描述等多项任务上达到最先进水平,为教育、安防、内容创作等领域的AI应用奠定了基础。
Linux内核开发面临动荡时期,Rust语言引入引发摩擦,多名核心开发者相继离职。文章介绍了三个有趣的替代方案:Managarm是基于微内核的操作系统,支持运行Linux软件;Asterinas采用Rust语言开发,使用新型framekernel架构实现内核隔离;Xous同样基于Rust和微内核设计,已有实际硬件产品Precursor发布。这些项目证明了除Linux之外,还有许多令人兴奋的操作系统研发工作正在进行。
这项由中国人民大学等机构合作完成的研究提出了Virgo系统,发现仅用5000个纯文本推理案例训练就能让AI在视觉推理任务上达到顶级商业系统水平。研究证实推理能力具有跨模态通用性,为更经济高效地开发多模态AI系统指明了新方向,同时也揭示了AI感知反思能力不足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