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如果说大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顶梁柱,那么中小企业就是中国经济的螺丝钉。但是,做为中国经济重要基础的中小企业,在过去的十多年间,除了受到经济发展、国家政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信息化水平低下导致的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低下也制约着自身的发展。值得庆幸的是,这一切正在慢慢改变。
5月23日,云栖大会成都峰会上,阿里云联合思科、SAP、Informatica、NetApp、中标软件、用友畅捷通、泛微、Fortinet、联想云等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共同开启云市场软件品牌馆,希望带动100万中小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
阿里云运营总经理杨名表示,企业级市场的云计算需求被激活,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希望“触云”。阿里云市场的目标是成为这些企业与优质软件商的链接平台,让商业软件能从应用层帮助用户解决更多场景化、业务化的需求。
一笔包赚不赔的“生意”
作为此次软件品牌馆的合作伙伴,用友畅捷通总经理杨雨春给中小企业算了一笔账,从结果看中小企业选择上云实在是一笔包赚不赔的“生意”。
按照传统的软件部署方式,一个进销存软件需要投入一台服务器、一个专业运维人员,以及软件本身,其中服务器除了设备本身的投入外,每年的电费也是笔不小的开支;软件方面,传统部署方式的软件需要一次性购买许可证,软件的启动资金投入也不小;再加上长时间支付给运维人员的工资也不是个小数目。
“更可况,有些企业配备的运维人员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为了保证公司业务的持续性,企业可能还需要购买额外的服务。”杨雨春如是说。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传统部署方式的IT投入对于平均寿命只有两三年的中小企业来说,都是一笔非常重的负担。
而从传统渠道服务商的角度看,不具备资金、技术以及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中小企业也不是一个完美的客户。与中大型企业用户不同,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用户,可以说是典型的没钱、没人、没技术的“三无”用户。
杨雨春表示,对于服务商来说,小微企业的需求可能很简单,但是却很麻烦,比如,一个简单的软件包升级,由于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往往需要服务商派专人上门服务,这种情况就会将人力成本转嫁到服务商身上,再加上客单价小,服务商就不愿意为这些企业服务,因此,传统部署方式条件下,中小企业很难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技术红利。
这些问题在云计算时代都得到了很好解决。云计算随取随用的特点天然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一方面,云应用不仅不需要企业购买硬件设备,软件的初期投入成本也大大降低,另外,如果企业应用并不复杂,甚至人员的成本也可以节省下来。
从传统部署模式到云计算模式,杨雨春算出的结果是,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至少可以节省50%。
云合计划升级,区域打法再做加成
事实上,中小企业上云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杨雨春表示,截止2016年底,畅捷通的传统软件用户数达到160万,云上用户数则达到230万,而且云上用户种大部分是新增的客户。
虽然中小企业上云确实明显,但是新的问题也来了。云计算的发展日新月异,投身其中的云计算服务商更是车载斗量,如何选择适合自身业务发展需要的服务也并非易事。
为此,阿里云在开启云市场软件品牌馆的同时,还推出商业软件15天免费试用计划。针对部分商业软件,企业可在购买前先行免费试用15天,产生的软件费用和云资源消耗由软件商和阿里云共同承担,这也规避了企业订阅服务后,发现“不适用”所造成的损失。
据了解,在“品牌馆”中,包括SAP Business ByDesign、NetApp混合云私有存储服务、Informatica云数据集成等知名商业软件和解决方案已正式上架,Cisco、富通天下、Check Point等近百家与阿里云达成合作的品牌知名企业也将在近期陆续入驻。中小企业用户可在阿里云市场“品牌馆”进行在线咨询、购买、部署、续费企业所需的全部软件,这将整体降低企业使用国内外商业软件的门槛。
此外,除了“品牌馆”提供的商业软件外,云市场还细分为基础软件、企业应用、建站推广、服务&培训、云安全、数据及API、解决方案七大类目,就如同云计算领域的苹果应用商店AppStore,中小企业可以在上面找到所需的各类企业应用和服务,并通过线上的方式实现快速的交易与交付。
目前,超过1200家海内外知名软件商的逾4000款软件已实现在线服务。2016年阿里云市场上有10家软件企业季度交易额过100万,3家合作伙伴的季度交易额过千万。
当然,仅仅这些举措还不足以支撑全国超过8000万家的中小企业步入云端,除了云市场外,阿里云不断升级云合计划,以构建更为完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通过开放合作的方式,扩大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力度。
杨名表示,阿里云的生态发展从2011年开始,已经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以代理商销售阿里云产品为主,第二个阶段,合作伙伴会在阿里云的产品基础上进行产品叠加,开发自己的新产品和服务,第三个阶段,阿里云通过开放客户资源给授权服务中心,以实现与合作伙伴共同客户的深度合作。
据了解,目前阿里云在全国拥有50多家授权服务中心,就如同阿里云在区域的“4S店”。这种模式的合作伙伴相比5000家普通合作伙伴来讲,合作更为深入。
此外,阿里云的区域打法也为推动中小企业上云做了加成。在云栖大会成都峰会上,阿里云还联合四川省旅游信息化与应用促进会宣布启动一项名为“1+1+3+300”的项目,推动包括四川4A及3A级景区、智慧城市、特色小镇、酒店在内的300家旅游企业用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全面优化游客体验。
四川省并不是第一个推行区域打法的地区。此前,阿里云联合生态合作伙伴组建专门服务团队,推动浙江省“十万企业上云”。随后,阿里云还联合江苏省启动实施首批江苏“1+30+300”工程,与江苏省30家两化融合服务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推动3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互联网化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销售经营、供应链等各个环节的互联网化和智能化水平。
杨名表示,阿里云生态系统的构建,最重要的就是开放,从开放产品到开放技术,再到开放客户资源,通过与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让百万企业享用到云计算这一普惠科技。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Instabase 公司完成 1 亿美元 D 轮融资,估值 12.4 亿美元。该公司提供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平台,可从多种文件中提取信息并标准化。新资金将用于增强数据提取、分析和搜索功能,以满足企业 AI 需求。
人工智能在建筑设计领域正展现出惊人潜力。从生成令人赏心悦目的建筑效果图,到创造无限游戏世界,AI 正逐步改变设计流程。尽管人类仍是核心创作者,但 AI 辅助工具正迅速普及,未来可能会大幅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这一趋势引发了对 AI 取代人类建筑师的担忧,也带来了硬件革命和地缘政治影响。
研究显示,高收入公司的CEO正将人工智能置于业务战略的核心地位。欧美企业声称已具备AI项目的基础条件。专家建议避免过度乐观,关注投资回报,构建稳健的数据基础,并优先考虑循序渐进的推广策略。研究还发现,最成功的公司往往是那些高层领导有意识地不直接参与AI战略制定的公司。
微软研究团队开发了名为 MatterGen 的扩散模型系统,用于高效发现新材料。该系统可从大量候选材料中筛选出具有特定性质的新材料,比传统方法快速高效得多。这项技术有望加速电池等关键领域的创新,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