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7月20日,据阿里云方面消息,城市大脑三项技术论文同时入选国际顶级学术会议——第25届国际多媒体会议ACM Multimedia(简称ACM MM),论文研究成果将用于智能判断交通事故、人流轨迹,同时将解决研究过程中交通数据样本不足的等问题。
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指出:“城市大脑不但能造福百姓,也会像登月计划一样,成为机器智能未来10年最重要的研究平台。”
三篇论文的同时入选,证明了将城市作创新平台的城市大脑,已经成为智能研究的第一平台。
据了解,ACM MM今年共收到675篇论文,经审慎的多重评选,最具价值的论文才有机会受邀参加大会,其中仅7.5%的论文可在大会上做口述报告。城市大脑入选的其中2篇论文已获口述报告资格。
这三项研究结果均由城市大脑项目组核心团队、NASA计划的人工智能大脑——阿里巴巴iDST(Institute of Data Science and Technologies)成员得出。
城市大脑于去年杭州云栖大会公开亮相,采用阿里云的ET人工智能技术,对整个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修正城市运行中的Bug。
交通事故、人流轨迹是交通场景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城市大脑项目组成员采用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单点攻破,如通过数据建模与视频中的物体运动趋势进行比对,产生明显误差即可判定为交通事故,对相关路段的红绿灯设置、路线推荐等作出快速反应。
如果车辆数秒后的运动趋势与模型产生误差,达到一定阈值后即判断为交通异常
通过识别同一人出现的时间、位置来判断人流轨迹,进行红绿灯、公交站点等调整
ACM MM会议由世界最大的科学教育计算机组织ACM(美国计算机学会)主办,该组织历史悠久,成立于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问世的第二年,图灵奖即由该组织颁发。
同时,ACM MM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推荐的计算机图形与多媒体领域四个A类会议的第一位,为该领域的最高世界级学术会议。
城市大脑视觉智能负责人、iDST副院长华先胜也是这三篇论文的主要指导者,他向记者表示:“这三篇论文的研究起点都来自城市大脑的应用场景,其研究成果都将帮助到城市大脑的落地。”
华先胜是IEEE院士,曾获ACM2015年度杰出科学家、MIT TR35大奖(全球35位35岁以下的杰出青年创新人物)等荣誉,是视觉识别和搜索领域的国际级权威学者。
论文作者将于今年10月赴美参加大会。去年,该大会在阿姆斯特丹举办,吸引了全球知名科技公司如Google、Microsoft、IBM、Adobe、Yahoo、Flickr、Qualcomm及全球顶尖高等学府如剑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参加。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新加坡人工智能机构与阿里云发布全新大语言模型Qwen-Sea-Lion-v4,专门针对东南亚语言和文化特色进行优化。该模型结合阿里云Qwen3-32B基础模型和大量东南亚地区数据集,在东南亚语言模型评估榜单中位居开源模型首位。模型支持119种语言,能在32GB内存的消费级笔记本上运行,采用字节对编码技术更好处理非拉丁文字,并具备3.2万词元上下文长度,可执行文档级推理和摘要任务。
中科大联合快手等机构推出VR-Thinker技术,首次实现AI视频评判员的"边看边想"能力。该系统通过主动选择关键画面、智能记忆管理和三阶段训练,在视频质量评估准确率上达到75%-82%,特别擅长处理长视频场景,为AI视频生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
AI智能体是下一代业务自动化工具,不仅能对话交流,还能执行复杂任务。与ChatGPT聊天机器人不同,它们可在最少人工干预下规划并完成工作。文章介绍了五个高影响力应用:自动化客户服务解决方案、销售CRM管理、合规自动化、招聘筛选与排程、市场情报报告。这些应用都具有重复性工作流程、依赖结构化数据、遵循可预测规则等特点,能够释放员工宝贵时间用于更有价值的工作。
微软研究院发布BitDistill技术,通过三阶段优化将大型语言模型压缩至1.58位精度,在保持性能的同时实现10倍内存节省和2.65倍速度提升。该技术包括模型结构稳定化、持续预训练适应和知识蒸馏传承三个关键步骤,解决了模型量化中的性能衰减和规模化问题,为AI模型在资源受限设备上的高效部署提供了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