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大多数企业正在探索使用容器技术。有一些组织特别是政府一直不愿意采取行动,等待着容器的标准化。现在他们可以结束等待了,Open Container Initiative(OCI)已经发布了容器运行时间和映像规范的1.0版本。
Docker是最受关注的容器,同时也有很多小的、但很重要的、各种容器规范之间的差别。为了让容器更有序,Linux基金会创建了Open Container Project,也就是现在的Open Container Initiative。.
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常,开源项目开放了旧的、标准流程,让代码决定标准,而不是先设定标准,然后写入标准。说到容器规范,两者都有一些。
无论是从Docker还是CoreOS的角度来看,开源容器代码都已经是可行的了。让这些细微的、但是重要的差别常规化则是需要时间的。
OCI执行总监Chris Aniszczyk在采访中解释说,开源标准这个过程需要一些时间,因为“树立标准与构建一个开源项目是一种不同的协作。与任何技术开源项目一样,企业以独有的方式赚钱,总是会有一些不同的意见。”
不过他说,最终结果是“一套通用的、小的、开放的标准和规范,围绕着容器技术变成现实,包含映像格式规范以及运行时间规范用于管理容器的生命周期。规范的开放性会带来一系列真正共享的行业标准,减少互操作问题并加速创新。”
Docker的代码是这些规范的基础,并且对这个结果感到满意。Docker负责人Michael Crosby表示:“我很高兴看到过去几年容器社区和容器维护人员的心血最终正式发布。从容器早期到OCI 1.0发布,很多早期的维护人员,以及很多OCI的贡献者,多年来一直坚持这个项目,才能让我们走到今天这一步。”
除了容器领导者Docker和CoreOS之外,Red Hat和华为是主要的贡献者。富士通、微软、Google、Oracle、思科和腾讯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oreOS首席技术官Brandon Phillips在博客中这样写道:“作为OCI Technical Oversight Board主席,我们感谢开源社区所做的工作才能实现这一里程碑。用户可以期待OCI继续帮助互操作性和可插拔工具市场的成长,让他们对容器技术继续发展下去抱有信心。”
最后这一部分很重要。虽然大多数公司都已经转向容器,但也有一些没有。Aniszczyk表示,特别是政府机构一直对迁移到容器很担心。随着容器技术的标准化落地,他认为围绕着容器的疑问将逐渐消散。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亚马逊在生成式AI爆发初期便敏锐意识到了人工智能培训的重要性,2023年宣布启动“AI就绪(AI Ready)”计划,通过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架构,不仅着眼解决当下企业AI应用的人才缺口,更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构建了AI人才储备体系。
Nvidia 最新更新的 G-Assist AI 助手不仅优化游戏及系统设置,还新增插件扩展功能,可实现音乐播放、直播查询、股票与天气信息获取,同时支持开发者定制插件。
这次更新为Microsoft 365 Copilot加入了AI搜索、推理机器人、Agent Store、新的图像生成及文件管理功能,全方位提升企业办公体验。
Airflow 3.0 全新架构支持跨云环境、多语言编程及事件驱动调度,实现实时数据处理与复合 AI 流程,助力企业关键数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