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数据库在全球的排名一直都是第一,可以说独孤求败多年,等第二位等了几十年了也没有等到。” 在日前北京举办的2017甲骨文数据库云技术大会上,甲骨文公司副总裁及云平台事业部总经理吴承杨幽默地表示。
这样的底气和自信从何而来?先贴几个大会现场版的“买家评价”大家随意感受一下:
“当讲到云战略的时候,Oracle云带给我的感觉是飞天遁地、来去自如。所谓‘天’指的就是云,‘地’就是本地部署。而来去自如就是因为甲骨文有Oracle GoldenGate。“侨鑫集团执行总裁助理兼信息中心总监张志杰这样说。
“云的选型有两个维度,一是能够为企业提供协同能力,二是能够提供数据能力,因为数据能力的背后代表的是智慧、是智能商业。而甲骨文的独到之处就在数据部分,这方面他确实具有绝对的领导力。”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先荣这样说。
“我们选择甲骨文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选了甲骨文财务系统、HR系统、中间件等一系列产品,所以自然而然就选择了甲骨文的云。这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我爱我家首席技术官谷静雨这样说。
从1989年进入中国市场到现在这20多年来,甲骨文的确“圈粉无数”,其中还有不少都是“铁粉”。据IDC报告显示,目前甲骨文在中国的数据库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50%。在中国这样庞大并且复杂的市场中,能够占到50%的市场份额,显然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这也是甲骨文能够 “傲视群雄”的资本。
哪里来的自信?技术硬、服务好、肯花钱
当然,甲骨文能得到中国客户如此的青睐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单从数据库领域来看,数据库技术需要长期的积累,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甲骨文在该领域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布局,新兴的初创IT企业想要赶超并非一朝一夕。
与此同时,通过40年对企业客户的服务,甲骨文已经对企业业务有了非常深刻的认知,并且极为重视服务。特别是在针对中国市场时,还专门设立了客户顾问委员会(Customer Advisory Board),以了解中国客户的需求。
总结来说,就是技术底子够硬,服务够贴心。
不仅如此,长期以来,甲骨文始终非常看重产品的研发和创新。看几组数据,在过去的12年中,甲骨文在研发上的总投入共450亿美元,并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加,仅在2016财年就多达58亿美元。除此之外,过去12年中甲骨文还花了超过700亿美元并购了120家公司,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产品线和解决方案,最近一次收购的是云ERP厂商NetSuite。
通过大量的研发创新和并购,甲骨文如今能够为客户提供包括SaaS、PaaS、、IaaS在内的完整的解决方案服务,加上在DaaS领域的固有优势,甲骨文实现了从底层技术实施到上层应用的全覆盖。在全球范围内很少有公司可以提供如此完整的云服务。
提供完整的云服务,焦点放在混合云上
“但同时我要明确的是,甲骨文要做的远不止于此。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去继续引领整个潮流的改变,特别是在云服务领域。” 甲骨文公司高级副总裁及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李翰璋在大会上表示,“在刚刚过去的2017财年,甲骨文在全球的云收入是48亿美元。其中14亿来自于PaaS、IaaS,这是我们过去2年中才开始发力的两个领域。”
在甲骨文看来,在未来的几年中,整体的云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将会有一个飞跃的发展,而混合云则是云计算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接下来,甲骨文将把焦点放在混合云上,交付给客户更为合适的产品方案。
“2017是云之年,中国数据中心今年一定落地。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三大业务都在增加人员。我们相信,甲骨文将在云领域以及客户业务转型的过程中扮演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以帮助企业数据中心非常快的落地,也可以更有效、更敏捷的帮助用户走向云端。”李翰璋表示。
最新发布的Oracle 12c R2有何过人之处?
基于云端技术,甲骨文通过一体机搭建起了多租户的数据库,从而实现产品的全面优化。甲骨文数据库“一代宗师”Andrew Mendelsohn(甲骨文数据库全球执行副总裁)在大会上表示:“这也是甲骨文的数据库和服务器能够在云端业务中提供稳定服务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他介绍,对于数据库客户最大的需求是最先进的技术,所以创新非常重要。而在转向云服务的过程中,甲骨文数据库的架构和技术领先了对手10-20年。
今年3月初,甲骨文正式发布了Oracle 12c的第二个版本,即12c R2。该版本支持数据库分片功能,用以提升Oracle旗舰数据库在云架构环境中的性能,从数据库水平扩展框架中获益。
具体而言,Oracle 12c R2从三方面创新了用户的数据管理方式。首先从基于磁盘到基于内存的数据库,大大增强了数据库的性能,提供3倍更快的连接、满足10倍更快的复杂查询以及60倍更快的JSON查询;此外,从数据仓库到大数据,能够带来更准确的服务;其三,从本地部署到数据库优化的云服务,能够以更低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更加敏捷、更具弹性扩展的服务,满足云时代的新需求。
“我们希望能够在数据库方面实现不断地创新,克服更多的挑战来实现下一代的发展,所以现在我们要做的是云端的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而Oracle 12c R2恰恰给了用户在云时代更好的选择。”
Andrew Mendelsohn表示,“总的来说,甲骨文不是单一的一家技术开发公司,我们是通过重新改进新一代的数据库技术,从而形成我们的内存数据库以及DRAM和大数据的分析能力。而未来,我们还将会继续维持在数据库领域的先进技术能力和领导地位,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好地服务。”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特尔携手戴尔以及零克云,通过打造“工作站-AI PC-云端”的协同生态,大幅缩短AI部署流程,助力企业快速实现从想法验证到规模化落地。
意大利ISTI研究院推出Patch-ioner零样本图像描述框架,突破传统局限实现任意区域精确描述。系统将图像拆分为小块,通过智能组合生成从单块到整图的统一描述,无需区域标注数据。创新引入轨迹描述任务,用户可用鼠标画线获得对应区域描述。在四大评测任务中全面超越现有方法,为人机交互开辟新模式。
阿联酋阿布扎比人工智能大学发布全新PAN世界模型,超越传统大语言模型局限。该模型具备通用性、交互性和长期一致性,能深度理解几何和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推理"学习真实世界材料行为。PAN采用生成潜在预测架构,可模拟数千个因果一致步骤,支持分支操作模拟多种可能未来。预计12月初公开发布,有望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低成本合成数据生成。
MIT研究团队发现,AI系统无需严格配对的多模态数据也能显著提升性能。他们开发的UML框架通过参数共享让AI从图像、文本、音频等不同类型数据中学习,即使这些数据间没有直接对应关系。实验显示这种方法在图像分类、音频识别等任务上都超越了单模态系统,并能自发发展出跨模态理解能力,为未来AI应用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