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2017年8月17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18财年第一季度(2017年4月至6月底)财报,阿里云达到一个重要里程碑,云计算付费用户数量首次超过100万,成为亚洲首家达到百万级用户规模的云计算公司。同时,企业级市场被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全面激活,推动该季度营收达到24.31亿元。以该季度营收推算,预估阿里云年内营收将超100亿规模。
财报显示,该季度内阿里云付费用户数量由前一季度的87.4万,增长至101.1万。受益于付费用户强劲增长以及高附加值服务对收入结构的持续优化,该季度营收达到24.31亿元,保持强劲增幅,比去年同期增长96%。阿里云在财报中表示,继续扩大市场领先优势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将持续投入创新性和普惠性技术研发。
全球云计算市场上,上一季度,AWS营收增长42%达到41亿美元,继续领跑全球市场。在中国市场上,摩根士丹利预估阿里云占有接近50%市场份额。本季财报披露其付费用户数量达到101.1万,这标志着阿里云成为亚洲首家达到百万级用户规模的云计算公司。
以规模化推动科技创新将不断激活企业级市场需求。财报中提及,中信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人保金服、亚洲航空等海内外超大型企业成为阿里云用户。其中,人保金服将采用阿里云来支持其服务拓展。此外,亚洲最大的廉航亚洲航空也在使用阿里云的安全、内容分发网络CDN等产品来支撑全球业务。
科技创新为新经济发展持续提供强劲动力。企业级市场对云计算的深入使用推动阿里云来自每名用户平均收入(ARPU)表现出持续的增长。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新零售、新制造、新能源和新金融的发展动能。财报透露,阿里云用户涵盖了多元化的行业和企业,覆盖消费、能源、金融、健康医疗、制造、多媒体、零售等行业。
在全球范围内,阿里云人工智能率先进入产业化应用阶段。阿里云ET城市大脑、ET工业大脑、ET医疗大脑、ET环境大脑迅速深入各个行业。不久前,澳门特区政府宣布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全面引入阿里云ET城市大脑,为城市治理安装一个人工智能中枢。
此前,阿里云ET城市大脑已经在杭州获得试点成功,试点路段车辆通行速度最高提升了11%。以澳门为起点,这一城市级别的人工智能系统将逐步走向国际市场,深入到城市治理的交通、医疗、政务等领域。
过去三年,阿里云已经建立起亚洲规模最大的计算资源平台,为孵化于中国的新技术走向世界提供了基础设施平台。同时,阿里云建立了全球化的人才资源储备,在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迪拜、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地建立了技术和市场服务团队。
这一全球化的云计算基础设施网络,不单为中国企业出海“修路搭桥”,还将把阿里云的云计算、人工智能、IoT等新技术带向世界。其中,在城市大脑项目中诞生的三项技术已经入选国际顶级学术会议ACM Multimedia。该论文研究成果将用于智能判断交通事故、人流轨迹,同时将解决研究过程中交通数据样本不足的等问题。
此外,在机器视觉领域,阿里云在全球权威机器视觉算法测评平台KITTI上创下新的世界纪录,将其车辆检测的准确率拉升至90.46%。
在医疗领域,国际权威肺结节检测大赛LUNA16的世界纪录被打破,阿里云ET凭借89.7%的平均召回率夺得世界冠军,此项技术突破由阿里巴巴iDST视觉计算团队完成,并已集成到阿里云ET医疗大脑中。
在技术领域,阿里云在该季度内推出了数款新产品,不断降低大型企业迁移至云端的门槛。例如,阿里云推出的云存储网关产品可以让用户无缝对接其数据中心和阿里云存储。此外,该季度内推出的数据迁移解决方案“闪电立方”可以帮助企业通过便携式存储设备,将最高达到十亿兆规模的数据进行大规模高速迁移。
在全球市场上,人工智能在制造、医疗、交通、旅游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阿里云推出了可用于173种应用场景下的19款企业级云服务器产品,应用场景包括人工智能、医疗、视频、金融、电商及IoT。
知名金融服务公司Morningstar在最新的科技展望报告中表示,亚马逊、微软、阿里云领导的全球云计算市场格局将趋于稳定,随着大型企业对云计算使用的不断深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IoT、函数计算、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将得到普及应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Intuit在ChatGPT发布后匆忙推出的聊天式AI助手遭遇失败,随后公司进行了为期九个月的战略转型。通过观察客户实际工作流程,发现手动转录发票等重复性劳动,决定用AI智能体自动化这些任务而非强加新的聊天行为。公司建立了三大支柱框架:培养构建者文化、高速迭代替代官僚主义、构建GenOS平台引擎。最终推出的QuickBooks支付智能体让小企业平均提前5天收到款项,每月节省12小时工作时间。
希伯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MV-RAG系统,首次解决了AI在生成稀有物品3D模型时的"胡编乱造"问题。该系统像拥有图像记忆库的艺术家,能先搜索相关真实照片再生成准确3D视图。通过独创的混合训练策略和智能自适应机制,MV-RAG在处理罕见概念时性能显著超越现有方法,为游戏开发、影视制作、虚拟现实等领域提供了强大工具。
马斯克旗下xAI公司发布专为开发者设计的新AI模型grok-code-fast-1,主打快速且经济的推理能力。该模型属于Grok 4系列,具备自主处理任务的能力。xAI声称其在SWE-bench评测中解决了70.8%的实际软件问题,表现优于GPT-5和Claude 4。不过模型存在较高的不诚实率问题。用户可通过GitHub Copilot等平台免费试用7天,需要API密钥访问。
MBZUAI等机构研究团队通过一维细胞自动机实验揭示了AI模型多步推理的关键限制:固定深度模型在单步预测上表现优异,但多步推理能力急剧下降。研究发现增加模型深度比宽度更有效,自适应计算时间、强化学习和思维链训练能突破这些限制。这为开发更强推理能力的AI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强调了真正推理与简单记忆的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