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Gartner预测,2017年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收入预计将增长18.5%,达到2620亿美元,高于2016年的2196亿美元。
Gartner研究总监Sid Nag表示:“2016年的最终数据显示,软件即服务(SaaS)收入远高于预期,达到482亿美元。2017年SaaS的增长也将超出预期,促使整个公有云收入预期有显著提高。”
2017年SaaS收入预计增长21%达到5860亿美元(见表一)。SaaS采用加速主要归因于提供商几乎把所有应用功能扩展和附加都以即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这对用户来说是有吸引力的,因为SaaS解决方案更有针对性,与传统软件相比可以提供更好的业务成果。
Nag表示:“随着企业组织越来越抱有信心PaaS将成为未来他们主要的应用开发平台,战略性地采用平台即服务(PaaS)产品也将超出此前的预期。这代表了这次Gartner公有云服务收入预期其余的增长部分。”
最高的收入增长将来自于云系统基础设施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预计这部分在2017年将增长36.6%达到347亿美元。
表一:全球公有云服务收入预期(单位:十亿美元)
来源:Gartner(2017年10月)
尽管公有云收入的增长要比最初预期更为强劲,但是Gartner预计从2018年开始这个增长将有所平稳。这种稳定性反映了公有云服务将在更广泛的IT支出领域更多地步入主流和逐渐成熟。
Nag表示:“在2016年,总体市场收入中有大约17%是来自基础设施的,中间件、应用和业务流程服务已经转移到云端。到2021年,这个比例将增长到近28%。”
在厂商份额方面,Gartner预测到2021年有70%的公有云服务收入将被前10大公有云厂商所主导。“在IaaS方面,Amazon、微软和阿里巴巴已经占据强有力的市场地位。在SaaS和PaaS方面,我们看到云的影响力正在促使很多主流软件厂商例如Oracle、SAP和微软从内部部署、基于许可的软件模式转向云订阅的模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施耐德电气以“新质服务+产业向‘新’行”为主题,第六次参会,展示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围绕创新驱动、生态协同和行业赋能三大核心领域,以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助力中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甲骨文正在成为大规模基础设施供应商的可靠选择。该公司通过AI技术推动应用开发,构建GenAI模型并将智能代理集成到应用套件中。CEO萨弗拉·卡茨透露,公司剩余履约义务达4553亿美元,同比增长4.6倍,并预测OCI收入将从2026财年的180亿美元增长至2030财年的1440亿美元。甲骨文正积极布局AI推理市场,凭借其作为全球最大企业私有数据托管方的优势地位,有望在云计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