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10月13日,2017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正式推出混合云存储阵列,将云存储的高性价比和可扩展性与本地数据中心架构相结合,帮助客户轻松实现数据在本地数据中心和公共云之间的无缝流动。
阿里云混合云存储阵列负责人表示,该产品适用于对本地存储有较高性能和稳定性要求,同时希望在云端扩充存储容量,或利用云端做异地灾备,并且要求无缝上云的企业级客户,帮助用户实现数字化转型。
在传统IT架构中,企业对传统存储阵列的依赖度很高,在短期内完全迁移到云端会有诸多的挑战,甚至会涉及到系统的重新构建或者应用程序的开发,对客户来说改动量很大,也会面临不小的风险,同时还有很多客户对敏感数据的物理存放地有要求,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混合云来实现面向未来的数字化转型,而阿里云混合云存储阵列是部署在客户数据中心的物理存储阵列,客户无需改变现有的IT架构,就能方便快捷地使用公共云存储空间。
阿里云混合云存储阵列作为软硬一体的存储设备,集成了阿里云存储服务,融合了公共云存储和传统存储阵列的优点,既能实现客户敏感数据本地管控,又能充分利用公共云存储易于扩展,快速灵活部署的优势,满足客户不同的应用对数据管控以及性能容量的需求。
"支持本地存储和云端存储的文件数据同步,兼顾性能与数据保护也是本次发布的混合云存储阵列的一大特色,能利用云端自带的多副本保存和跨区域的能力,轻松构建同城和异地灾备环境。" 阿里云混合云存储阵列负责人介绍,混合云存储阵列支持用户在阵列本地存储中建立多版本快照,并将各时间的快照镜像上传到预配置的云端存储作为备份,当本地需要灾备恢复的时候,可以直接从云存储阵列上获取快照版本恢复。如果本地快照丢失,再通过存储阵列从云端获取快照版本恢复。
在使用方面,混合云存储阵列也充分从用户角度出发,无需更改原有的IT架构,就可以像使用本地存储设备一样使用阿里云混合云存储阵列,同时使用本地存储空间和海量云端存储空间,无需关注本地设备存储协议同云存储协议之间的兼容性。
阿里云一直十分重视用户数据保护,这次发布的混合云存储阵列产品,采用了全冗余的硬件设计,支持端到端的数据加密,集成AD/LDAP,支持ACL,云端分布式存储提供多副本跨区域保护,10个9的数据高可靠性,全链路的日志监控和完备的数据一致性校验,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可靠。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科技亿万富翁拉里·埃里森资助的研究团队将向英国牛津大学投资1.18亿英镑,用于将AI技术应用于疫苗研究。牛津疫苗研究小组将领导这一项目,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对严重细菌感染和抗生素耐药性的反应。该项目由曾主导新冠疫苗试验的安德鲁·波拉德教授领导,计划采用人体挑战模型,让志愿者在受控条件下接触细菌,然后运用现代免疫学和AI工具来精确识别预测保护效果的免疫反应,以开发针对致命疾病的创新疫苗。
伦斯勒理工学院研究团队通过网络科学方法首次系统揭示了大语言模型的内部"认知架构"。研究发现AI模型采用类似鸟类大脑的弱定位架构,模块间通过分布式协作而非专业化分工来处理认知任务。这一发现颠覆了基于功能模块优化的传统思路,指出应充分利用网络级协作来提升AI性能。
据报道,ChatGPT开发商OpenAI计划在印度建设一座耗电量超过1吉瓦的数据中心,目前正寻找当地合作伙伴。该设施预计可容纳至少5.9万片英伟达B200芯片。这可能是OpenAI全球数据中心计划的一部分,旨在为国际用户提供更低延迟服务。OpenAI CEO奥特曼将于下月访问印度,公司还计划年底前在新德里开设办事处。
腾讯和清华研究团队首次从数学理论角度解释了为什么AI需要外部工具。研究证明纯文本AI存在"隐形枷锁",无法突破预训练的能力边界,而工具集成能打破这种限制,让AI获得全新的问题解决策略。团队还开发了ASPO算法,解决了训练AI更早使用工具的技术难题。实验显示配备工具的AI在数学问题上全面超越纯文本版本,展现出三种新奇认知模式,为构建更强大的AI系统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