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云栖大会是阿里云全面对外展示其实力的大舞台,生态体系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在2017云栖大会期间,阿里云宣布与红帽达成合作,无疑是众多与生态有关的发布中的一个重头戏。借由此次合作,阿里云客户可以在阿里云购买按使用付费的红帽企业级Linux产品,可以充分应用红帽的云解决方案组合;已使用红帽云的客户可以在阿里云上平滑使用已有服务,持续享受红帽的企业服务和阿里云强大的基础设施。除此之外,双方还宣布将通过在内核以及虚拟化等领域的技术合作来进一步提升用户云计算的体验。
很显然,此次的合作无论对阿里云还是对红帽而言都是非常利好的,有利于阿里云和红帽进一步扩展市场,而对用户而言,未来使用云上的Linux应用也将更为方便,甚至在私有云和公有云的许可也将统一,这也有利于云服务的进一步普及。
阿里云是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的领头羊,近几年在中国云服务市场做得风声水起,一路领先。在阿里云的用户群体中,相当部分是Linux用户,其中不少对Linux有着高质量的要求,这种高质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需要得到认可的Linux原厂服务,来给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其二,在对外业务扩展或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得到Linux原厂的背书。与此同时,阿里云在提供云服务的过程中,也存在需要得到Linux认证服务的需求,特别是在走出国门的时候这一点更为明显。在这些Linux用户中大量的是采用红帽公司的产品,所以阿里与红帽的合作存在必然性。
“阿里云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收到了越来越多成熟企业的需求,包括不少国际客户以及国内的顶尖用户,理所当然地,红帽应该成为我们一个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其实,这一刻应该更早一点到来。”阿里云国际合作伙伴业务总经理韩大江谈到双方的合作时表示。
而就红帽公司而言,云计算已经成为主流,其越来越多的用户正在向公有云服务迁移,因此其服务和支持也在积极响应这个变化,与阿里云的合作就是红帽拥抱云计算的具体动作之一。而鉴于阿里云所拥有的庞大的用户群,这种合作也能让红帽可进一步扩大全球云计算领域的服务范围。实际上,红帽正在和众多云服务上建立合作关系,比如红帽就与AWS就着非常紧密的合作,在红帽的产品中甚至可以直接调用AWS云的API。
对于这次合作,红帽业务架构与业务发展部副总裁Michael Ferris也告诉至顶网记者:“在双方建立合作之后,我们的用户在阿里云平台上运行红帽Linux企业版的产品,我们保证这个平台是经过认证的,可以获得我们的技术支持。同时,我们正在和阿里云密切合作,能保证用户使用的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有保证。”
谈到阿里云与红帽牵手,不得不提及“红帽云计算和服务供应商认证(即CCSP)”计划。红帽云计算及服务供应商认证计划于2009年推出,旨在整合云供应商为其客户所规划、构建、管理和提供的结合云端及红帽技术的解决方案。
据Michael Ferris介绍,要得到红帽的这个认证需要对服务商的云服务进行一些测试,各供应商均需要符合测试与认证要求,证明他们可以在部署企业云的过程中提供一个安全、可扩展、有技术支持且一致的环境。同时,还要看服务商是否有比较好的机制能够优化或者帮助客户进行配置,来把他们订阅的产品和服务迁移到云上面。
阿里云正是红帽的认证云服务提供商之一,而得到这个认证就意味着双方会合作,来保证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个安全、有技术支持的可靠环境。同时,Michael Ferris强调说,针对阿里云未来的一些产品路线图,比如说阿里云未来要发布什么技术,红帽事先告诉客户红帽会提供相应的支持,让客户有充分的信心来使用这些技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受益于“红帽认证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一项独特的“自带订阅”功能——红帽云访问,未来几个月内红帽的客户将可利用红帽云访问(Red Hat Cloud Access)把符合条件,且未使用的红帽订阅从自己的数据中心移至阿里云上。此举将让客户无缝地在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实现负载迁移,这有利于推动客户混合云计划的顺利实施。
红帽云访问是少数红帽认证云计算及服务供应商提供独有的“自带订阅入云”操作优势,使客户能够将符合条件的红帽订阅从用户端移至公共云。此外,红帽云访问还能够让客户在公共云与红帽保持直接关系:包括获得红帽屡获殊荣的全球支持服务,使客户能够在认证的混合基础架构上获得一致的服务水平。
“客户不仅希望其云计算可以有更强大的性能、灵活性、安全性和便利性,而且还希望可以自由选择其异构基础架构。这就是红帽的愿景以及红帽云计算及服务供应商认证计划的重点。通过与阿里云合作,我们将为部署红帽开源解决方案的客户带来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 红帽全球技术业务扩展部副总裁Mike Ferris表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AI智能体的发展中,记忆能力成为区分不同类型的关键因素。专家将AI智能体分为七类:简单反射、基于模型反射、目标导向、效用导向、学习型、多智能体系统和层次化智能体。有状态的智能体具备数据记忆能力,能提供持续上下文,而无状态系统每次都重新开始。未来AI需要实现实时记忆访问,将存储与计算集成在同一位置,从而创造出具备人类般记忆能力的数字孪生系统。
中国人民大学和字节跳动联合提出Pass@k训练方法,通过给AI模型多次答题机会来平衡探索与利用。该方法不仅提升了模型的多样性表现,还意外改善了单次答题准确率。实验显示,经过训练的7B参数模型在某些任务上超越了GPT-4o等大型商业模型,为AI训练方法论贡献了重要洞察。
OpenAI首席执行官阿尔特曼表示,公司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投入数万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数据中心建设等。他正在设计新型金融工具来筹集资金。阿尔特曼认为当前AI投资存在过度兴奋现象,类似于90年代互联网泡沫,但AI技术本身是真实且重要的。他承认GPT-5发布存在问题,并表示OpenAI未来可能会上市。
南加州大学等机构研究团队开发出突破性的"N-gram覆盖攻击"方法,仅通过分析AI模型生成的文本内容就能检测其是否记住了训练数据,无需访问模型内部信息。该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超越传统方法,效率提升2.6倍。研究还发现新一代AI模型如GPT-4o展现出更强隐私保护能力,为AI隐私审计和版权保护提供了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