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herine Coleman Johnson是美国一位非裔女性数学家。在NASA工作的数十年里,她为美国的航空航天项目作出了诸多贡献,为水星计划、火星计划以及登月计划提供了关键计算,并以此成为了美国太空计划的核心人物。
纪念像Johnson夫人这样的灵魂人物的方式有很多。被列入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女性名单中,以Katherine G. Johnson为命名的建筑的投入使用,故事被改编成电影“隐藏人物”等等。
而在日前举办的Infor Next 2017行业峰会上,Infor公司也发布了自己的企业级人工智能平台,并命名为“Coleman”,意在纪念Katherine Coleman Johnson,同时也寓意自己在这样一个时代下不断保持创新和分析能力的决心。
人工智能是今年所有科技公司都逃不开的话题,而Infor在今年发布的最新战略中将人工智能作为重要一环,自然也在意料之中。除此之外,其完整的战略布局依次还包括了“分析”、“网络”、“云”、“行业”四个层级。
专注于细分行业
进入中国市场已有12年,分支机构遍布了北京、天津、上海、大连、深圳、广州、香港、台北等城市,拥有超过6000个客户。但似乎在每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还是有很多记者会追问“在管理软件领域中Infor的优势是什么?”
的确,在一个发展了数十年的传统IT服务领域,这里面已经聚集了大量的“掠地者”,竞争格局也已基本定型。加之近几年来国产软件的崛起,要想在中国市场发光发热,没有“两把刷子”日子确实不好过。
那么,Infor的“刷子”是什么?Infor行业及解决方案战略副总裁Andrew Kinder这样回答记者:“Infor是市场上唯一一个提供行业专用的ERP套件的服务商,可以针对每个行业去做定制化的产品。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专注于细分行业一直是Infor成立以来的初衷。在Infor看来,工业软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通用的ERP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企业需要的是能够进行个性化改造、量身定制的软件,在这过程中,云的作用将日益突显。
“在互联智能时代下,行业将驱动一切。然而,即便是在同一行业中,细分领域之间的差异化也非常明显,因此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定制化。也正因如此,Infor针对于细分行业,打造了满足不同业务环节和场景应用的软件。” Andrew Kinder在会上表示。
据他介绍,在过去的几年中,Infor每年投入超过1.5亿美金用于研发,并一直聚焦于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制造、分销、零售、工业机械与设备、食品饮料等在内的14个细分行业。为了满足这些行业客户的需求,在过去的一年里,Infor还推出了176个新产品,完成了6,431个新的集成,新增了6,259个产品特性。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了。
“云+网”打造智能闭环
更为重要的是,Infor目前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业务都来自于云,2017年在全球的云端客户就已经有超过8000家。“客户需要端到端的计算能力,是他们把Infor推向了云端。” Infor全球制造执行副总裁John Flavin这样说。
当然,Infor是不甘当配角的。Andrew Kinder 强调:“在云计算方面,我们不只是想参与,而是要引领变革。哪怕客户还不在云上,我们也希望能够让他们受益,让他们为迎接云做好准备。”
为此,两年前Infor就在中国市场推出了Infor CloudSuite,以AWS云服务为基础为细分行业提供应用套件。这些套件针对具体行业,把多个应用程序集成到一个套件中,例如医疗卫生、公共部门、分销以及各种制造业,包括航空航天、国防、汽车、食品和饮料以及工业制造业等。
两年多来,Infor CloudSuite已经帮助大批的企业用户逐步实现了云化。而结合物联网战略,作为Infor CloudSuite的下一发展阶段,Infor在今年又发布了Networked CloudSuites,内置了Infor于2015收购的GT Nexus所提供的功能,把Infor CloudSuite的功能扩展到了企业应用之外,包括:物流网络、供应商网络、金融网络、网络平台等。
据了解,Infor将于2017年下半年开始交付Networked CloudSuites。通过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并支持IoT的应用,Infor能够进行实时的传感数据采集和分析,实现IoT 和企业数据的交互和智能闭环。“以生产制造为例,借助于RFID和IoT就可以实现对上下游以及这个生产周期的可追溯性,并通过IoT和机器学习实现持续的预测性和可见性。” Andrew Kinder表示。
除此之外,新推出的通用技术平台架构Infor OS,也实现了对协作、客户体验、物联网、AI、ION等各种Infor软件的支持,甚至还可以集成第三方应用。Andrew Kinder介绍,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并以数据为依据实现更精准的预测,Infor OS又新增了Mongoose PaaS、IoT。“企业完全不需要自己定制化自己的软件,只要提供可以调整的软件,通过API进行连接,就可以随时更新。”他说。
新标签:商业智能+AI
当然,不以分析为目的的数据采集都是“耍流氓”。可以看到,这一年来,Infor花了不少心思在数据方面“做文章”,为此也被打上了两个新的标签——商业智能和AI。
今年6月份,Infor收购了BI平台Birst,Birst是一个端到端的商务智能平台,其核心特征是云原生、商业智能、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定位是一个有规模、经济性、安全性的企业级应用。
其中,云原生是指Birst的应用从一开始就是以云服务的方式交付的,拥有大量的云服务订户。当然,目前Birst除了以云服务的模式提供,也可以用on-premise的模式交付。而且Birst并不是一个简单的BI报表,更能够以友好的界面呈现深度分析、发现、相关和预测分析功能。
此外,Birst还提供HTML5和本机的应用程序,包括离线支持,非常简单易用,用户通过简单操作就可以实现,是一个自助式的网络应用。
在此之上,再说回Infor的人工智能平台。作为为应用程序提供支持的普适性平台,Coleman能够帮助用户实现对数据的挖掘,并利用机器学习技术优化库存管理、运输路线和预测性维护等流程。同时,Coleman还提供AI驱动的建议,帮助用户更迅速和明智地作出业务决策。
与其它人工智能平台的不同之处,Infor强调的仍是行业专用性。目前Coleman可以使用的单元包括:医疗卫生行业的预测库存管理、酒店的价格优化管理、零售业的预测、分类规划和促销管理等。在接下来的一年里,Infor将把Coleman引入到Cloudsuite行业套件之中。
非常注重客户体验的Infor是不会忘了在用户体验上下功夫的,据Andrew Kinder在会上演示,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图像识别技术,Coleman可以非常自然地与使用者进行交互。“人类每分钟听和说的单词数量是键盘输入单词数量的三至四倍,因此,这样的交互方式将大大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而Coleman在Infor Cloudsuite中处理的海量数据、自动搜索和收集函数,甚至能够承担一个用户每周20%的工作量。”
他在接受采访时透露,Coleman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实现商业化。但需要注意的是,要使用Coleman的平台服务,前提是使用了Infor的产品。
企业级市场少有的坚持:设计思维
当然,无论Infor的战略和标签如何调整,“设计思维”仍是它所始终坚持的,通过单独设置的设计部门——Hook & Loop对所有软件操作界面的色彩搭配、字体大小等方面都细细斟酌,这在企业级市场是极为少见的。
对此,Andrew Kinder这样说:“如果你要参与竞争,就要具备核心竞争力。而Infor要做的就是凭借出色的设计理念,让一切变为现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串流技术正打破传统游戏边界,让"即点即玩"的畅快体验触手可及,不仅重塑了玩家的游戏方式,更将引领整个产业迈向云端加速迈进。
高通宣布收购越南 AI 研究公司 VinAI 的生成式 AI 部门,金额未披露。这标志着高通持续扩张 AI 工具领域。VinAI 由前 DeepMind 研究科学家 Hung Bui 创立,开发多种生成式 AI 技术。此次收购将增强高通在 AI 解决方案方面的能力,有望为多个行业和消费者带来创新。
GameForge AI 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游戏开发平台,可帮助用户轻松创建自己的游戏世界。本文介绍了 GameForge AI 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创建角色、场景和任务等。虽然 AI 生成速度较慢,但平台对游戏设计师、桌游爱好者和学生等用户都很有吸引力。与其他 AI 创作工具相比,GameForge AI 更注重构建复杂的叙事驱动型世界。
Anthropic 推出面向高等教育的 Claude for Education 计划,与 OpenAI 的 ChatGPT Edu 计划形成竞争。该计划为学生、教职员工提供 AI 聊天机器人 Claude 的访问权限,并增加了一些新功能。新功能包括"学习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Anthropic 已与多所大学达成合作,希望通过这一计划扩大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