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阿里云发布的ET工业大脑在浙江有了新的探索方向:盾安新能源引入工业大脑,基于历史数据的积累、建模和运算,对布局全国乃至全球的风力发电机组实现故障预判,预计可以降低30%运维成本。
据《浙江日报》报道,国内大型风力发电企业盾安新能源正在拥抱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新技术,寻找发展新机遇。
盾安新能源拥有一条完善的产业生态链,在全国拥有500多台风力发电机组,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宁夏等风能资源丰富的偏远地区。发电机组自动化程度高、操作复杂、成本昂贵,在运维方面也很难找到理想的高技能人才驻留。
盾安新能源总工程师顾毅向记者介绍,设备运维成本是企业的痛点。目前,风机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正常运行状态下,机组运行寿命为20年,但一般在七年后故障率就会升高,一个5万千瓦的风电场平均每年维护费用300万元,还会以平均3%的速率逐年递增。
顾毅透露,在前期测试中,盾安新能源安排了两个机组进行局部验证,工业大脑基本能够实现对数据的异常判断。以温度参数为例,当风机长期高速运转时,部件容易老化导致摩擦碰撞,产生不必要的热能,但部件发热并不一定由机械故障引起。目前工业大脑已经具备分辨部件发热的原因,在不放过故障的同时,做到不误报、减少风场工程师工作量。
现在,盾安新能源已将风机的传感器、状态数据、运行与维护的数据全部上云,基于阿里云的云计算和大数据能力,未来三个月,双方将不断验证、完善该模型。“到明年3月底前,我们将完成对各类数据资源的实时调配,通过对风机历史数据的运算,预计运维成本将下降30%以上。”
“可以生老,但不能病死”,机组大多在八九十米的高空,如果在小故障阶段就能发现问题,只需要攀爬替换部件,如果发展到大故障,就需要动用费用昂贵的吊车到现场,同时还会造成发电的电量损失。
“未来AI要深入各行各业,去解决生活、生产和社会环境中遇到的棘手问题,这样才能引领真正的产业革命。”12月20日,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在云栖大会·北京峰会上表示。
工业大脑是产业AI的有力佐证。自今年4月正式推出以来,阿里云ET工业大脑的落地速度不断加快,从最初的8个月出成绩到后来的21天,先后帮助协鑫光伏、中策橡胶、天合光能、盾安新能源等大型工业企业找到了“智造”契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前软件工程团队正在试验基于AI代理的编码工具和大语言模型,以提高开发速度和质量。然而,AI编码工具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方式。开发者需要提供结构化的问题描述、明确的执行要求和相关上下文,同时建立适当的防护机制。AI不仅能处理重复性任务,还能识别和评估替代方案,从被动助手演进为工作流程推进器。成功的关键在于将AI视为合作伙伴而非快捷工具,并将其整合到软件交付的全生命周期中。
NVIDIA研究团队开发出名为Lyra的AI系统,能够仅凭单张照片生成完整3D场景,用户可自由切换观察角度。该技术采用创新的"自蒸馏"学习方法,让视频生成模型指导3D重建模块工作。系统还支持动态4D场景生成,在多项测试中表现优异。这项技术将大大降低3D内容创作门槛,为游戏开发、电影制作、VR/AR应用等领域带来重大突破。
Salesforce发布企业级AI智能体平台Agentforce 360,将AI智能体融入几乎所有应用中。该平台采用混合推理引擎Atlas,结合大语言模型的概率思维和业务规则的精确性,支持语音交互和深度集成。以Slack为主要界面,提供Agentforce Builder开发环境,能将非结构化文档转换为可查询记录。Salesforce内部已部署该系统,每周处理180万次对话,主动服务活动增长40%。
谷歌DeepMind团队创新性地让Gemini 2.5模型在无需训练的情况下学会理解卫星多光谱图像。他们将复杂的12波段卫星数据转换为6张可理解的伪彩色图像,配以详细文字说明,使通用AI模型能够准确分析遥感数据。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超越现有模型,为遥感领域AI应用开辟了全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