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国家高度重视医疗大数据技术产业发展,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互联网+医疗”等,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目前,我国医疗行业政府机构、科研院所、高校、医院和企业正在展开深度合作,医疗领域大数据逐渐“跑起来”,相关研究与应用进入蓬勃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
2018年1月2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价中心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以下简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与重庆医科大学签署了“药械安全大数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就“药械安全大数据为基础的学科建设、相关研究、平台建设、应用发展等事宜”全面展开战略合作,将结合重庆医科大学二级学院即“重庆医科大学医渡云医学数据研究院”的技术实践能力共同编撰教材、设置课程,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革新药械警戒为学科特色,培养相关高水平人才,为中国建立药械警戒的梯队人才储备。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办公室主任李馨龄、宋海波博士,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杨竹、雷寒教授,重庆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唐晓红等出席签约仪式】
李馨龄主任高度肯定了此次合作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与重庆医科大学的合作是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第一次尝试和医科大学的深度合作,是一次强强联合,必将充分发挥双方优势,有力推进药械安全大数据相关研究和应用。他表示,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将依托于医科大学区域医疗数据平台及医学大数据研究院的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支撑,将针对特定区域、特定药品、特殊人群的药械安全、药械评价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合作,有效推动中国药品上市后的风险监控相关研究。
杨竹副校长在主持签约仪式时表示,非常感谢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重庆医科大学的信任,将举全校之力配合做好工作,确保取得预期成效。
未来,双方将继续发挥各自优势,紧紧依靠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这一平台,充分借助医学大数据研究院的技术支持,开展更多药品不良反应的深入研究。同时,将进一步推动药械安全大数据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以药械全生命周期的真实世界临床数据为核心,努力构建全球领先的药械安全大数据平台,为药械安全性评价及临床安全用药用械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为切实有效提升医药主管部门监管能力、维护国民用药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推动医药安全大数据技术真正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大有作为”,实现我们的“健康中国梦”。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与Anthropic达成合作协议,为Microsoft 365 Copilot用户提供Claude AI引擎选项。商业版Frontier Copilot用户可选择Claude Opus 4.1和Sonnet 4等模型,但需管理员权限。这标志着微软正在超越OpenAI,采用更开放的AI代理方式。微软已在Visual Studio中集成Claude,并在Azure中加入Grok AI。微软AI CEO表示,公司将基于他人最佳技术构建应用,而非追求AI领导地位。
哥本哈根大学等机构研究发现,主流视觉语言模型在将图像转换为文字描述时会丢失40%-90%的视觉信息。研究开发了两种创新方法来量化这种信息丢失:邻居关系分析和嵌入重建技术。实验表明信息丢失直接影响AI的检索和问答性能,研究还实现了丢失区域的精确可视化,为优化AI视觉系统提供了重要工具。
OpenAI发布ChatGPT脉冲功能,这一推送特性可根据用户聊天历史自动生成个性化每日更新。该功能目前向Pro订阅用户开放,通过分析用户聊天记录、偏好设置以及Gmail和谷歌日历连接,AI模型在夜间进行研究,次日清晨以卡片形式推送相关信息。用户可通过点赞或踩的方式提供反馈。这标志着OpenAI向主动式AI助手转变的重要一步。
阿联酋研究团队创建了PersonaX数据库,包含超过1.3万人的多模态性格分析数据。通过整合面部照片、背景信息和AI生成的行为特征描述,研究首次实现了大规模的跨模态性格分析。团队开发的双层分析框架不仅能发现统计关联,还能揭示深层因果关系,为理解人类性格特征提供了全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