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昌冬奥会的闭幕式上,备受期待的“北京8分钟”上演。作为奥运会闭幕式的亮点,奥运会旗交接仪式和下届举办地形象展示表演吸引了全球目光。北京8分钟以现代手法展现新时代的中国形象,以“2022相约北京”向全世界发出邀请,将冬奥带入“北京时间”。
和2004年雅典奥运的“北京8分钟”不同,这次平昌冬奥上的北京8分钟,高科技成为主旋律,24块人工智能操控的“冰屏”与演员一起表演,向外界展现了完全不一样的奥运畅想,表达出的 “科技元素”和“文化自信”备受网友称赞。
图说:人工智能与演员,一起绘出“中国龙”
这样一个科技的奥运如何实现?阿里巴巴作为奥运全球顶级合作伙伴,带来了“云上奥运”的理念,希望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推动奥运进入新一轮变革。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奥运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世界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中国。这一届北京冬奥,要让世界看到中国在高科技领域里面、在文化里面、在创新里面不亚于世界任何国家。同时,马云认为,北京冬奥会要融合技术阐述我们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很强大,用技术、用全世界能理解的语言去解读中国文化。
图说:巴赫和马云参观阿里巴巴“云上奥运”冬奥展馆
在平昌冬奥期间,阿里巴巴带来了“云上奥运”理念,并发布基于阿里云的ET奥运大脑,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IoT、大数据等技术与体育赛事相结合,推动奥运的升级进化。
未来的奥运村,科技将为运动员提供细致到气候差异的指引,让运动员们发挥出最好的自己,奥运村能数字化服务他们的行程、起居,哪怕是最小的天气变化。
从奥运村扩大到整个赛事甚至主办城市的运营,人工智能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人工智能将调控举办地的交通情况,最大限度提高车辆通行速度。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人工智能还能调控红绿灯,为救护车等应急车辆开辟绿色通道。
对远在万里之外的观众来说,以往中心化的赛事内容分发系统,将基于云计算平台分布到距离每一个观众最近的资源点,协助每个观众、每个体育粉丝能无缝衔接观看奥运比赛,并得到最大化的参与体验。
对运动员来说,人工智能将成为他们的“助理教练”,机器将识别其训练和比赛视频的运动动作,给出智能化建议,此外对于训练量和身体体征也将进行智能化分析,最大程度减少伤病的可能性。
据悉,阿里巴巴将帮助改善2020年东京奥运会,特别是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阿里巴巴将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云计算基础设施,同时正在向有关方面申请成立奥运创新中心,批准后将实时把阿里云的前沿科技带入奥运。
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有望实现真正意义的“云上奥运”:观众只要刷下脸就能在奥运场馆“无感通行”,还可以获得场馆路线导航、比赛信息、运动员信息推荐。人工智能智能调度交通、帮助运动员训练减少伤病……这些科技奥运的畅想,都有机会在2022年变成现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韩国芯片初创公司FuriosaAI推出NXT RNGD服务器,搭载该公司自研的AI推理神经处理芯片。该服务器在本地数据中心和私有云环境中相比GPU解决方案具有更高效率和更低成本。公司瞄准银行、金融、教育和电商等企业客户,希望通过开源和自研软件的组合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挑战英伟达在AI推理市场的主导地位。
这项由谷歌DeepMind研究团队完成的开创性研究首次系统阐述了AI智能体经济的概念框架。研究提出"沙盒经济"模型,从起源性质和边界渗透性两个维度分析AI智能体经济形态,预测未来将出现自然涌现且高度透水的AI经济网络。研究详细探讨了科学加速、机器人协调、个人助手等应用场景,提出基于拍卖机制的公平资源分配方案和使命经济概念,并深入分析了技术基础设施需求、社区货币应用以及相关风险防范措施。
Neos Networks与云服务提供商Brightsolid签署多年协议,为其提供苏格兰至伦敦间的多样化100Gbps光纤连接。该部署将Brightsolid在邓迪和阿伯丁的数据中心直接连接到Neos Networks全国骨干网,实现超高速低延迟连接,支持AI工作负载和数据密集型应用需求,并提供更快的数据复制和灾难恢复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团队提出LoFT方法,通过参数高效微调基础模型解决长尾半监督学习中的数据不平衡问题。该方法利用预训练模型的良好校准特性改进伪标签质量,并扩展出LoFT-OW版本处理开放世界场景。实验显示,仅使用传统方法1%的数据量就能取得更优性能,为AI公平性和实用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