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27日晚间,阿里云在西班牙巴塞罗那MWC展会上表示,中国数字化转型正在进入快车道,新零售、新制造、ET城市大脑等产业AI实践已经快世界一步。大会上,阿里云全球同步发布了8款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产品,包括图像搜索、智能客服云小蜜、大数据PaaS产品Dataphin等。
阿里巴巴集团欧洲区总经理冯必睿(Terry von Bibra)在当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正在进入数字化转型快车道,新四大发明、新零售、新制造、ET城市大脑......这些经验和技术都可以为世界提供借鉴。阿里云正在将中国技术和中国经验带向全球。
据权威研究机构Gartner数据,阿里云在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三,仅次于亚马逊和微软。全球"3A"阵营中,阿里云保持最快增速,2016年增速达到了126%。在中国市场上,阿里云市场占有率几乎是所有追随者的总和;IDC数据显示,阿里云占有率为47.6%,是市场第二位的五倍。
阿里云全球业务总裁王业明表示,目前阿里云在全球18个地域建立了42个可用区,为全球数十亿用户提供可靠的计算支持,是亚洲规模最大的云计算平台。阿里云一方面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出海中企“铺路搭桥”,建好“数字丝绸之路”,另一方面阿里云将中国在新零售、新制造、新型城市治理等领域的经验和技术带到全球市场。
当日发布的8款产品中,超级计算集群可以为科学家、工程师快速提供“云端超算中心”,运行模拟客观世界的并行应用。借助运算结果,他们可以预测天气、勘探油气,并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云端高性能计算服务开展数值仿真科研。
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图像搜索”和“云小蜜”普通消费者感受更深。一天时间,接待4000万客户咨询,完成1.2亿次对话——2017年11月11日,创下这个惊人记录的就是智能会话客服机器人“云小蜜”。而以机器视觉为基础的图像搜索技术在电商领域的典型应用便是“拍立淘”——由阿里巴巴技术团队利用深度学习开发出来的拍照购物神器。
发布会上,澳大利亚电商ICONIC已经提前用上了“图像搜索”技术,实现了和淘宝一样的“拍照购物”功能。此次阿里云在全球同步开放图像识别产品公测,用户通过API和简单配置就能实现自己的“以图搜图”能力。此外,图像识别技术还可以广泛应用于新零售、制造、媒体、旅游等多个行业。
“可以看到一个趋势,亚马逊AWS依旧聚焦在基础设施服务,而阿里云已经开始提供全面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王业明表示,当日发布的8款产品将为全球企业提供更完善的技术和服务。
王业明在演讲中提到,资生堂、雀巢、施耐德、飞利浦等企业正在使用阿里云提供的技术服务,在中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500强企业是阿里云用户。
记者在展区也发现,欧洲访客对阿里云展示的城市大脑、工业大脑等解决方案表现出最多好奇。其中,一位来自德国的制造类企业技术人员表示,亚马逊AWS大部分依赖于开发者手动搭建,而在阿里云能看到更完整的解决方案。
在全球市场上,亚马逊AWS依旧保持领先优势,但微软Azure和阿里云已经开始缩小差距。不久前,《经济学人》就暗示云计算将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长城,阿里云作为增长最快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已经与亚马逊AWS全面开始交火了,而不同的是,中国的“一带一路”所蕴含的巨大机会将给阿里云带来无限的潜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保护关键系统越来越依赖AI、自动化和行为分析。数据显示,2024年95%的数据泄露源于人为错误,64%的网络事件由员工失误造成。虽然先进的网络防御技术不断发展,但人类判断仍是最薄弱环节。网络韧性不仅是技术挑战,更是人员和战略需求。建立真正的韧性需要机器精确性与人类判断力的结合,将信任视为战略基础设施的关键要素,并将网络韧性提升为国家安全的核心组成部分。
南洋理工大学团队开发了Uni-MMMU基准测试,专门评估AI模型的理解与生成协同能力。该基准包含八个精心设计的任务,要求AI像人类一样"边看边想边画"来解决复杂问题。研究发现当前AI模型在这种协同任务上表现不平衡,生成能力是主要瓶颈,但协同工作确实能提升问题解决效果,为开发更智能的AI助手指明了方向。
自计算机诞生以来,人们就担心机器会背叛创造者。近期AI事件包括数据泄露、自主破坏行为和系统追求错误目标,暴露了当前安全控制的弱点。然而这种结果并非不可避免。AI由人类构建,用我们的数据训练,在我们设计的硬件上运行。人类主导权仍是决定因素,责任仍在我们。
360 AI Research团队发布的FG-CLIP 2是一个突破性的双语精细视觉语言对齐模型,能够同时处理中英文并进行精细的图像理解。该模型通过两阶段训练策略和多目标联合优化,在29个数据集的8类任务中均达到最先进性能,特别创新了文本内模态对比损失机制。团队还构建了首个中文多模态评测基准,填补了该领域空白,为智能商务、安防监控、医疗影像等应用开辟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