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智能”旨在赋予机器阅读理解法律文本与定量分析案例的能力,完成罪名预测、法律条款推荐、刑期预测等具有实际应用需求的任务,有望辅助法官、律师等人士更加高效地进行法律判决。近年来,以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取得巨大突破,也开始在法律智能领域崭露头角,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促进法律智能相关技术的发展,在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的指导下,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中电科系统团委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共同举办的“2018中国‘法研杯’法律智能挑战赛(CAIL2018)”近日拉开帷幕。
本次挑战赛提供海量的刑事法律文书数据作为数据集,旨在为研究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推动语言理解和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在法律领域的应用,促进法律人工智能事业的发展。
据悉,本次参赛的队伍有500多支,而睿至大数据代表队“睿法智能”在任务一中脱颖而出,暂列第八名。
活动将在2018年9月初结束,届时将公布最终名次。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期待睿至大数据代表队再获佳绩!
睿至大数据现已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建立“法治大数据平台”。在这一平台中,睿至借助与高校、科研、立法机构、司法机构、法律服务机构、金融监管等各机构部门合作,结合各领域的法学专家、学者的智慧,立足实践经验,帮助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强法治大数据的体系化、理论化研究,为智慧法治建设提供全面支持。
通过完成标准化大数据库、现代化数字机房、集约化云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法制管理机构可以形成网络顺畅安全、应用全面覆盖、数据即时生成、信息高度聚合、资源共享互通、管理三级联动的大数据应用格局。睿至法制大数据平台的建成与应用,将大大提升法治质效,有力服务群众需求和法治决策。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杜克大学研究团队建立了首个专门针对Web智能体攻击检测的综合评估标准WAInjectBench。研究发现,现有攻击手段极其多样化,从图片像素篡改到隐藏弹窗无所不包。虽然检测方法对明显恶意指令有中等效果,但对隐蔽攻击几乎无能为力。研究构建了包含近千个恶意样本的测试数据库,评估了十二种检测方法,揭示了文本和图像检测的互补性。这项研究为Web智能体安全防护指明了方向,提醒我们在享受AI便利时必须保持安全意识。
生成式AI的兴起让谷歌和Meta两大科技巨头受益匪浅。谷歌母公司Alphabet第三季度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2%达742亿美元,云服务收入增长33%至151.5亿美元,季度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Meta第三季度收入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26%。两家公司都将大幅增加AI基础设施投资,Meta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提升至700亿美元,Alphabet预计达910-930亿美元。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究团队系统研究了AI智能体多回合强化学习训练方法,通过环境、策略、奖励三大支柱的协同设计,提出了完整的训练方案。研究在文本游戏、虚拟家庭和软件工程等多个场景验证了方法有效性,发现简单环境训练能迁移到复杂任务,监督学习初始化能显著减少样本需求,密集奖励能改善学习效果。这为训练能处理复杂多步骤任务的AI智能体提供了实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