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复制AWS成功的部分,为什么还要向市场推出自己的云计算方案?参与企业级云计算的竞争对手们(如微软Azure和Google Cloud平台)必须向客户回答这个问题。
谷歌的答案很简单:自己的云服务是即时可用的,相比之下AWS可配置的服务可能需要下些功夫。
亚马逊和谷歌是完全不同的。亚马逊拥有更大的客户群,在企业级领域让谷歌相形见绌。此外,谷歌正在利用TensorFlow开源机器学习平台以及Kubernetes容器编排等技术。
另一方面,亚马逊把高可组合性作为一种创新手段。这两种方式有利有弊,客户会根据他们的预算来决定怎样折中更平衡。
谷歌认为,与核心保持一致会让云服务变得简单易用,这是客户无法拒绝的。而这与AWS的做法完全不同。AWS的服务(例如DynamoDB NoSQL数据库)往往缺乏通用方法。
不同场上有不同的应用界面,你必须了解这一点。谷歌正在做的是用一套通用做法来简化这个问题。这意味着至少在谷歌内部,用户可以使用本地或云端启动和运行云服务,学习曲线要短得多。
但是谷歌以外的环境呢? 即使谷歌内部是通用的,但如果你去Azure或AWS,彼此之间仍然不是通用的。所以使用多个云的客户仍然需要学习所需的相应技能。Google Cloud平台首席执行官Diane Greene承认,需要对通用性进行权衡。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山东大学等高校联合研究揭示智能手机AI助手隐私保护能力严重不足。研究团队构建了首个隐私意识评估基准SAPA-Bench,包含7138个真实场景。测试结果显示,即使最佳模型的隐私风险感知能力也仅达67%,多数开源模型仅30%左右。研究发现闭源模型表现优于开源模型,明确提示可显著提升隐私感知能力。
英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项名为Fastball的三分钟检测技术,通过脑电图头戴设备分析大脑对图像的识别能力,能够在认知衰退早期发现记忆问题。研究涉及107名参与者,发现该技术可有效识别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记忆缺陷,比现有诊断工具提前10-20年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征象。该技术可在家中使用,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可能。
香港理工大学等机构研究团队发现扩散语言模型存在"早期答案收敛"现象:高达99%的问题在推理中途就已得出正确答案,却仍继续无效推理。基于此发现,团队开发了Prophet方法,通过监控AI推理信心动态决定提前停止时机,实现3.4倍推理加速且几乎不损失准确性,为AI文本生成效率优化开辟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