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8月28日消息,以“相信·相信的力量”为主题的“2018慧聪集团产业互联网峰会”,在北京北辰洲际酒店召开。慧聪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刘军,慧聪集团联席总裁张永红,慧聪集团独立董事、小米集团高级副总裁祁燕等在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指出慧聪集团将依托互联网技术、大数据、金融服务赋能传统产业,打造产业互联网全产业链生态,提高协同效率,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峰会的高端对话环节,来自媒体、金融资本、互联网科技公司等行业的7位大咖,还以“中国产业互联网的未来”为题展开了讨论。
慧聪集团创始人郭凡生以及成都市青白江区副区长周健、北京金蝶管理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振坤、东银发展(东方资产)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隋兆辉等多位金融投资界、企业界、媒体界代表等,近500多人参加了本次峰会。
慧聪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刘军在以“相信·相信产业互联网的力量”为题进行了演讲,他介绍,过去的十年,互联网加速了信息的流转,使得消费互联网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改变了社会流通和交易环节,但是现在消费互联网竞争已处于白热化阶段,互联网用户增长红利已经消失,因此一个企业要想成功,就必须顺势而为,当前的大势就是发展产业互联网。
刘军指出:“上半年慧聪集团能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很大是源于管理层共同制定了一个明确的策略,就是发展做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不仅是产业电商,而且是要依托互联网技术、大数据、金融服务等赋能传统产业,提高协同效率,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
“面对产业互联网这个巨大风口,慧聪集团要做的就是坚决加大研发投入,坚决以产品和技术驱动,同时还要具备服务产业大客户的综合能力。”刘军说。
抓住风口仅仅是开始,更重的要的是深耕产业互联网,发挥其价值。通过服务客户,深耕行业,建立起产业互联网全链生态,这将是慧聪今后五年内的目标。刘军说,五年后慧聪应该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数据公司,成为中国200强企业。
新任慧聪集团联席总裁张永红以《慧聪集团产业互联网实践、创新、务实、价值》为主题,阐述了产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发展大趋势,移动通讯、物联网、大数据和AI等技术将会带来产业革命。他分析了如何在行业大趋势下,将慧聪集团打造为一个受大家尊重、向往的企业。
慧聪集团独立董事、小米集团高级副总裁祁燕在以《相信·团队的力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慧聪集团》的演讲中表示,慧聪集团董事会完全信任目前慧聪集团的管理团队。
她同时表示,现在做企业跟过去不一样,过去可以一家独秀,一家通吃,但现在做企业要有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是个技术,更是个方法论,能不能平等、开放、共享的心态做企业,将决定企业能否做大做强。产业互联网是风口不假,但是只有抓住了才是机会,慧聪集团要善于抓住机会。
在由铂诺董事长简毅主持的高端对话环节,亿邦动力董事长兼CEO郑敏, 托比网CEO申飞,人民网创投合伙人候黎明,金砖资本董事总经理王湛,国信证券互联网首席分析师王学恒,青蓝资本创始人任刚共7位大咖,共同探讨了“中国产业互联网的未来”。
他们分别从产业互联网赋能传统行业所产生的商业机会,金融、电商等多个维度看产业互联网,解读中国产业互联网的现状及发展机遇。
他们一致认为,产业互联网将赋能传统产业。诸多传统领域,都将被产业互联网所改变和重构,并通过产业互联网提高跨行业协同的效率,实现跨越式发展。慧聪集团的产业互联网战略迎合了国家的经济转型升级战略,将助力中国传统产业的发展。
慧聪集团积极助力传统产业升级、价值重塑,加快拓展产业互联网万亿市场的步伐,将引领了中国产业互联网达到全新高度,未来慧聪集团必将成为全球领先的产业互联网集团和数据公司。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瑞典央行与金融机构及国家安全部门深化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威胁。今年5月,瑞典遭遇大规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政府和金融机构受到严重冲击。总理克里斯特松承诺增加资金支持,建立更强大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央行将举办第二届在线网络安全挑战峰会,鼓励金融机构提升网络安全能力。瑞典金融协会敦促建立危机管理机制,与国家网络安全中心等机构协调配合。
红帽公司研究团队提出危险感知系统卡(HASC)框架,为AI系统建立类似"体检报告"的透明度文档,记录安全风险、防护措施和问题修复历史。同时引入ASH识别码系统,为AI安全问题建立统一标识。该框架支持自动生成和持续更新,与ISO/IEC 42001标准兼容,旨在平衡透明度与商业竞争,建立更可信的AI生态系统,推动行业协作和标准化。
工作压力源于大脑储存混乱而非系统。本文介绍5个ChatGPT提示词,帮你将工作压力转化为结构化行动:优先级排序任务清单、快速撰写专业邮件回复、从冗长文档中提取关键信息、生成问题解决方案、高效准备会议内容。通过系统化处理工作事务,将分散的精力转为专注执行,让大脑专注于决策而非重复劳动。
腾讯Hunyuan3D-Omni通过统一框架整合点云、体素、边界框和骨架四种控制信号,实现精准可控的3D物体生成。采用渐进式训练策略和统一控制编码器,解决了传统单一输入源导致的几何失真问题,为3D内容创作提供了更高的精度和灵活性,在动画制作、游戏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