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2018年9月26-29日,“2018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其间,汇聚SDN/NFV产业核心力量的“网络功能虚拟化高峰论坛”于9月28日召开。本次论坛由人民邮电报社主办,以“SDN/NFV”为主题围绕网络虚拟化、未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SDN/NFV软件应用、云数据中心等热点话题展开集中讨论。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三大电信运营商及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相关领导和嘉宾出席了会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陈立东在致辞中表示,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推进,各行各业在拥抱互联网、推出各种创新业务的同时,对业务开通的时效性、业务办理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SDN/NFV技术的网络架构强调控制与转发分离、软件与硬件分离的技术思路,与网络软件化、虚拟化、智能化、开放化的发展理念契合,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网络技术发展重要的方向。
陈立东副司长还就我国未来SDN/NFV产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一、加快推进以SDN/NFV、网络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技术发展,促进我国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二、加大网络核心基础技术的创新力度,加快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快速推动未来网络产业化的进程。三、顺应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树立开放发展的理念,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四、把握产业格局,调整重构的机遇。最后,他希望各界携手,为推动未来网络重构、建设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而共同努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韵洁对我国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他认为,互联网的发展,需要从架构上进行改变。目前,我国已正式启动了关于未来网络的试验设施项目,将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为网络的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
刘韵洁院士还谈到了业界关注的安全问题。他透露,目前正在进行相关的技术研究,从最初的被动找漏洞、堵漏洞变成主动的安全策略,依靠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软件定义,通过分布式软件监测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他表示,该研究已经通过技术验证,优于现有的安全措施。
本次论坛还邀请了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研究院、中国联通研究院、中国联通云数据有限公司、广东联通、华为、中兴通讯等单位的专家,共同分享了我国SDN/NFV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是亚洲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信息通信盛会之一,已成功举办26届。做为中国乃至全球ICT市场的“创新基地和风向标”,展会将为国内外运营商、系统集成商、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商、软件开发商、互联网企业、云计算、大数据、应急通信、指挥调度、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联网、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等企业打造ICT交流及展示平台,共享转型发展成果,务实推动产业创新与合作。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这项由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完成的研究,首次从数据压缩理论角度揭示了大型语言模型存在"弹性"现象——即使经过精心安全对齐,模型仍倾向于保持预训练时的行为分布。
卢森堡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RLDP框架首次将强化学习应用于差分隐私优化,创造性地解决了AI训练中隐私保护与模型效果的矛盾。该方法如同智能教练,能动态调整隐私保护策略,在四种语言模型上实现平均5.6%的性能提升和71%的训练时间缩短,同时增强了抗隐私攻击能力,为敏感数据的AI应用开辟了新路径。
过去七年中,基于机器学习的AI工具几乎完全自动化了地震学的基础任务——地震检测。AI模型能够检测到比人工分析师更小的地震,特别是在城市等嘈杂环境中。斯坦福团队开发的地震变换器等模型使用一维卷积和注意力机制,在包含120万个人工标记样本的数据集上训练。这些工具通常能发现比传统方法多10倍以上的地震,为火山结构成像和地质研究提供了更全面的地震目录。
腾讯混元团队联合北京大学提出MixGRPO技术,通过混合ODE-SDE采样策略和滑动窗口机制,将AI图像生成训练效率提升50%-71%,同时在多项人类偏好评估指标上超越现有方法。该技术采用"从难到易"的渐进优化策略,专注于图像生成早期阶段的重点优化,并引入高阶求解器进一步加速训练过程,为AI图像生成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更高效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