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10月10日,在2018华为全联接大会的云网融合Session论坛上,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云计算分公司产品部总经理汪鑫发表了《云网融合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题演讲。
充足准备,天翼云实力提供云服务
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智能时代等已经变成了我们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在我们进入智能信息的新时代过程中,“万物互联”是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也是可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云计算作为万物互联时代的重要基石,市场空间巨大。
“说起云服务商,大家可能最先想到互联网公司,但其实中国电信做云服务已经有了很长时间”,汪鑫在演讲中提到,2012年,中国电信以天翼云品牌正式推出了云服务,面向客户提供IaaS、PaaS、SaaS服务,并且天翼云在近几年一直呈现高速发展状态,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天翼云营收同比增长145%。并且在IDC发布的2017年国内IaaS份额市场报告中,天翼云市场份额稳居中国公有云第三。
汪鑫将中国电信做云服务比作暖男,形象生动的解释到,“天翼云不会有特别多的甜言蜜语,但是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你身边,而天翼云也会在客户需要的时候为客户提供完美的服务”。
云网融合,天翼云打造差异化优势
正所谓上云必先上网,“云+网”才能为客户提供最终解决方案。汪鑫也在演讲中对天翼云的云网融合能力进行了阐述。他表示,目前天翼云已经具备了2+31的云网基础格局。首先,天翼云在内蒙和贵州建立的两个超大型资源池足以面向全国客户,提供全系列云产品;其次,为了满足政企客户属地资源部署要求,天翼云依托中国电信广泛的IDC及网络资源,成为了国内第一家实现“一省一池”的云服务商,全面支撑政企客户属地部署,属地服务的要求。
汪鑫还强调到,虽然云资源池分散各地,但天翼云凭借其DCI云数据中心互联,成功将一盘散沙凝聚为全网一朵云;同时天翼云还开通了北上广江浙互联网直达路由,保证全网访问低延迟。再结合内蒙资源池支持北部地区访问,贵州资源池支持南部地区访问,最终网络延迟会进一步降低,从而完美的解决云网融合和“2+31”资源布局的问题。
另外,入云专线也是云网融合需要注意的一个部分,毕竟客户的需求很多时候是出乎意料的。汪鑫提到,政企客户的IT架构大部分依旧是属于传统架构,天翼云通过优化客户入云专线网络,支持多种接入专线方式的同时保证入云专线延迟更低,让用户体验到了“局域网”访问的感知。
专享定制,天翼云服务能力一流
在具体实践方面,汪鑫主要列举了天翼云的三个经典客户案例。他介绍到,天翼云帮助百年央企招商局实现了业内首个异构云平台间的双活灾备实践;天翼云利用其海量存储服务为中国第一高楼、世界第二高楼的上海中心大厦实现了7*24小时无死角、高安全的视频监控;天翼云还为国家天文台搭建了拥有“超级计算大脑”的超计算中心服务,使得高并发量的太空数据和计算单元得到充分整合,海量的价值数据得到了充分应用。
当然,这仅仅是天翼云客户服务的冰山一角。截至目前,天翼云已经为全国范围内百万家客户提供高度专业化的云服务,并协助政企大客户成功实施了超过20万个大型上云项目。
携手华为,共同助力数字化转型
2016年,中国电信天翼云启动了华为联合运营业务,充分发挥了中国电信在资源和平台运营方面、华为在硬件制造和软件研发方面的优势;2018年2月28日,中国电信与华为共同宣布成立商业联合创新中心BJIC,合力打造差异化的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为用户带来更加极致的服务体验。汪鑫也表示,华为在天翼云的发展过程中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在数字中国的背景下,依托智能连接、数据资源、智能信息技术的融合,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逐步成为建设数字中国的新的“基础设施”。云计算作为中国电信最重要的创新型业务和战略性业务,必将携手华为等合作伙伴共同助力数字化转型,为更好的数字中国建设保驾护航。
在演讲最后,汪鑫还提到,中国电信天翼云将联手华为商业联合创新中心BJIC发布业界第一份云网融合白皮书,共同展望未来云网融合新愿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ibreOffice 25.8版本以"更智能、更快速、更可靠"为特色正式发布。新版本在多个方面实现性能优化,包括启动速度、文档滚动和文件打开速度的显著提升。该版本增强了对微软Office文档格式的兼容性,改进了连字符处理和字体兼容性,Calc表格组件新增十多个函数以更好支持Excel文件导入。值得注意的是,LibreOffice 25.8首次支持PDF 2.0格式导出,并具备PDF数字加密和签名功能。新版本提高了系统要求,不再支持Windows 7/8系列和32位系统。
谷歌DeepMind团队开发出ViNT视觉导航系统,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仅通过"看"就能在陌生环境中导航。该系统模仿ChatGPT的学习方式,通过分析600万个导航轨迹掌握通用导航能力,在未知环境中的成功率达87%。这一突破将推动物流配送、家庭服务、搜救等领域的机器人应用发展。
微软AI首席执行官苏莱曼发文称,研究AI福利和意识"既不成熟又危险",认为这会加剧人类对AI的不健康依赖。而Anthropic、OpenAI等公司正积极研究AI意识问题,招聘相关研究人员。业界对AI是否会产生主观体验及其权利问题分歧严重。前OpenAI员工认为可以同时关注多个问题,善待AI模型成本低且有益。随着AI系统改进,关于AI权利和意识的辩论预计将升温。
谷歌DeepMind推出AlphaFold3,革命性提升分子结构预测能力。该AI模型采用创新扩散网络架构,能够精确预测蛋白质与DNA、RNA、药物等分子的相互作用,准确率比传统方法提高50%以上。这一突破将显著加速新药开发,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并通过免费开放服务促进全球科研合作,标志着生命科学研究进入AI驱动的新时代。